很多新媽媽在生下寶寶後,為寶寶準備充足的口糧就成了媽媽們的必備功課。
但是有一部分媽媽們,由於工作或身體等原因無法親喂,只能擠出母乳進行儲存。母乳該如何保存?重新加熱如何才能不讓營養流失?
現在很多媽媽都有一個疑惑:在上班期間,寶寶能吃我提前儲存的母乳嗎?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
當需要間接哺乳時,建議乳母用吸奶泵定時將母乳吸出並儲存於冰箱或冰盒內,一定時間內再用奶瓶喂給嬰兒。
說明:寶寶能吃提前儲存的母乳,不過要用正確的儲存方式以及在規定的儲存時間內。
一、母乳的收集
儲存容器
目前儲奶的容器有兩種:
一種是奶瓶,用於短時間儲存乳汁,一般放在冰箱的冷藏區,便於寶寶喝;
另一種是儲奶袋,用於長時間儲存乳汁,一般放在冰箱的冷凍區。
媽媽們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做不同的選擇。
收集母乳
媽媽在擠奶前,要將雙手洗凈,吸奶器洗凈消毒,如果用奶瓶,也要將奶瓶消毒洗凈;如果用儲奶袋,確保袋子是全新的。總之保證接觸乳汁的器具乾淨衛生。
清潔步驟:
步驟1:先用清水(常溫)涮洗吸奶器、貯奶瓶;
步驟2:再用熱水(80℃)燙洗一遍;
步驟3:最後組裝一起,並用干毛巾將器具外部水擦拭乾凈。
注意事項:
貯奶的容器不要裝過滿,留一些空間,因為乳汁遇冷會膨脹。
每個容器按照寶寶的食量需要貯奶,以免寶寶吃不完浪費
使用儲奶袋的時候,為了避免膨脹,每個儲奶袋應預留1/4左右的空間,並且注意一定要儘量排乾淨袋裡的空氣,並且密封好。
每袋/瓶母乳貯存前一定要標註擠奶的日期和具體時間,還可以加一些其實寶寶相關備註。
二、母乳的儲存
母乳的儲存一般有常溫保存、冷藏或冷凍這幾個選擇。具體儲存方式還有要取決於寶寶吃奶的時間。如果是深度冷凍室,溫度保持在0℃以下,並不經常開門,母乳保存期長達6個月以上(如果不是特殊情況,建議不要保存這麼長時間)。
4小時內飲用
通常常溫條件下(25℃左右),母乳可以保存約4小時,如果能確定寶寶在4小時內能喝上奶,就可以選擇常溫保存。
12小時之內飲用
如果寶寶在12小時之內飲用,可以將母乳放在冷藏室中保存。
研究表明在4℃左右冷藏狀態下,母乳可以保存48-72小時。但家用冰箱很難維持4℃恆溫,而且如果反覆開關冰箱會導致溫度不穩定,建議最好不要超過12小時。
※溫馨提醒:
不要放在冰箱門上或冰箱門附近,頻繁開關冰箱門會使溫度不穩定,影響儲存。
注意要與其它食物分開存放,避免污染。
短期內不飲用
如果母乳儲存較多,部分母乳短期內不飲用,可以進行冷凍儲存。一般來講,在零下18℃的冷凍條件下,母乳可以儲存3-6個月。
注意:母乳只能解凍一次,因此,每個儲奶袋最好保存寶寶一次的飲用量(建議一個包裝單位在150ml左右)。
※ 優先選擇最「新鮮」的母乳
給寶寶喂奶時,儘量先選擇最先擠出的母乳,為拿取方便的起見,媽媽們在放置母乳時可以從外往裡放,把擠出時間比較早的奶放在冷藏室里靠近冰箱門的位置,最新擠出的母乳順次往後放,這樣喂奶時能保證奶水新鮮不浪費哦~
乳汁儲存的常見疑惑
1. 儲存乳汁有氣味?
由於母乳中有脂肪酶的存在,儲存一定時間的乳汁中的脂肪會被分解成脂肪酸,脂肪酸易被氧化,出現「酸味」。
這些「氣味」並不影響乳汁口味,而且脂肪在分解過程中,還有抑菌作用。
2. 如果容器還有空間,可以混合儲存不同時間收集的母乳嗎?
放入冰箱冷藏降溫的新鮮母乳,在24小時內可以在同一容器內裝入新收集的乳汁,但儲存時間要以首次擠出的時間為起始時間。但是不建議將新鮮的乳汁加入長時間冷藏或者冷凍的乳汁中哦。
3.如何分辨母乳是否變質?
除了根據時間推算,一般來講,寶媽可以通過自己品嘗的方式分辨母乳是否變質。對於冷藏的母乳,如果解凍加溫後母乳顏色加深,裡面有一些漂浮物,則說明已經變質,不可再讓寶寶食用。另外,當寶媽也拿不準時,儘量不要讓寶寶食用,防止意外發生。
三、儲存的母乳如何加熱
通常情況下,儲存過的母乳,可能會形成乳水和乳脂兩層,這種情況是正常的,給寶寶喂奶前,輕輕搖勻即可。
寶媽們可以不打開儲奶袋就直接加熱,熱好後再倒進奶瓶,這樣也能緩解這種分層析出的現象。
常溫或冷藏的母乳
將儲奶袋放在40℃左右的溫水中,泡的同時輕輕晃蕩,這樣可以使乳汁均勻地受熱,從而變熱,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就可以給寶寶飲用了。
由於溫水加熱時需要根據水溫需要繼續添加溫水,建議寶媽們也可以選擇使用溫奶器,或者恆溫器,這樣比盯著溫度計、向溫奶的水裡加水要方便哦。
冷凍儲存的母乳
如果是冷凍母乳,要先放在冷藏室幾小時,解凍後再加熱。
一般情況下,解凍或加熱過後不可二次冷凍。若是儲存母乳時遭遇停電,應及時把冰箱裡存儲的母乳喂給寶寶或者處理掉。
加熱儲存母乳的禁忌:
不要放在室溫下解凍!
不要用火直接煮沸或用微波爐加熱!
不要用很燙的水溫奶!
加熱過的母乳,不能二次加熱再給寶寶喝!
寶寶沒吃完的乳汁,不能再給重複寶寶吃!
不管是冷藏的還是冷凍的母乳,只要拿出來恢復到室溫了,就不要重複冷凍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