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叫李如燕,老闆呼我如燕,同事客戶都喜歡稱呼我為燕子。2010年,我從北京一所三本院校畢業後,求職無門,只得進一家當鋪工作。雖美其名曰大堂經理,但在銷售行業,經理多如牛毛。
現代的當鋪,是以抵押融資為目的的一種邊緣性貸款機構。主要靠賺取手續費和出售那些無人贖取的典當物盈利。
我所在的當鋪,主要經營民用品及房產車輛抵押。從最常見的珠寶字畫、有價證券,到古玩、奢侈品、數碼產品……無所不有。不過,我們最喜歡的是房產、車輛這類手續相對簡單、也最容易盈利的物品。
當鋪的前廳是絕當品(即質押在典當行、到期未贖回的物件)銷售櫃,後堂擺了桌子沙發談業務,樓上是老總和鑑定師的辦公所在。
有人來典當,我們的鑑定師就會給客戶的質押品進行估值,根據估值的60%給予抵押貸款,並約定一個還款期限。
如果在這個還款期限內,客戶按合同規定及時還款,我們就收取一點點服務費。這時候,客戶就可以把自己的典當物拿走。
若在約定時間內,客戶沒有還款,那麼抵押物就成了我們的絕當品。我們會把這些抵押物進行拍賣或者銷售,以獲得更高的利益。
來當鋪當東西的自然都是急於籌錢的人。因此,被拿來抵押的物品也是千奇百怪。我們也常遇到那些難以估值甚至讓人哭笑不得的抵押品。
記得我剛入行的時候,有個抱著塊看不出顏色的石頭來我們這裡典當,聲稱是他祖傳的寶貝,要當5萬。我趕忙從樓上請下鑑定師老潘,老潘看了那物件一眼,當面說:「燕子,往後再有拿刷漆水泥來訛詐的,直接報警!」
頓時,那人面如土色,灰溜溜跑了。
還有一次,一個近70歲的老人家抱著條狗來典當。她說這條高級名犬,是以前老伴做生意時花30萬買來給她作伴的。他們老兩口一直把這狗當兒子一樣看待。現在,她想當10萬元。
我告訴她:「大娘,寄養小狗,你應該找寵物醫院呀,我們是不收活物的。」大娘不高興了,瞪著眼睛問我為什麼?我說:「您的狗要吃東西,要洗澡,萬一在我們這『仙逝』,我們怎麼給您交代?」
老太太失望地抱著狗在那兒哭了起來。原來,他老伴做生意掙了不少錢,上了年紀後,拿出所有的積蓄幫兒子在上海買了房。但現在,老頭得了腎病,兒子媳婦卻說老人家躺在醫院裡就是浪費錢,不如回家養著。
老太太便想把這條狗當掉,拿來支付老頭在醫院的醫藥費。
我在心裡罵著那個不孝的兒子,看老人家實在讓人同情,便幫她的名犬拍了照,掛在網上售賣。不久,一位愛狗人士買了老人家的狗,他們雙方還商議,如果老人家手頭寬裕了,可以隨時贖回。
在當鋪,通過這些形形色色的客戶,讓我看到了世間的冷暖。
2012年秋,我們當鋪舉行了一次絕當品拍賣會。有一位老先生和一個中年人同時看上了一隻玉鐲,兩人相持不下。雖然是價高者得,但是我們總想調和一下,不讓客戶傷了和氣。
於是,我跑去委婉地問了下中年人,是否可以將鐲子禮讓給老先生?中年人十分為難,他告訴我,他是單親家庭出身,母親一生很苦,她最珍貴的東西就是父親留給她的兩隻手鐲。可是,他小時候卻把其中一隻給弄丟了。
現在母親老了,患了阿爾茲海默症,她把所有的事情都忘了,唯獨念念不忘的就是祖傳的手鐲讓兒子弄丟了。
為這事,母親經常在家發脾氣。中年人到處物色,發現我們當鋪這隻玉鐲和他家弄丟的那隻挺相似,便想買下來送給母親。那位老先生聽聞後,為中年人的孝心所感動,主動放棄了這隻玉鐲。
當鋪里人來人往,不少前來典當的人與典當之物背後,都有著一段動人的故事。我也與這些陌生人結下了緣分。記憶里,最讓我動容的是我的兩位客戶,他們的故事也間接改變了我後來的職業走向。
2
那是2014年的一個冬日,外面已是天寒地凍。我背靠著暖氣正無聊時,店門一推,進來個人。來人40齣頭,個頭有180cm,身材魁梧,但這麼冷的天卻衣衫單薄,我幾乎懷疑他是個小偷。
我一邊假裝翻看手機,一邊留心他的動靜。只見,他看了看那些絕當品,朝我走了過來。像是鼓足了勇氣,他弱弱地問:「這個可以當一萬元嗎?」
果真是當東西的?我精神一振,帶他來到後廳,讓他在我的大班椅對面坐下。
對方遲疑地打開文件袋。我一看,竟是北大的畢業證書!持證人叫馬海濤,紅紅的印章映襯著照片上的年輕人,英氣勃發。證上的馬海濤正是我面前的中年人!
北大赫赫有名,可是畢業證自然不能收。為了讓尷尬的氣氛變得輕鬆點,我半開玩笑地說:「不好意思,現在外面的本科生,一抓一大把,文憑不值錢啊!你這要是個博士畢業證,那估計還可以考慮下。」
我的話顯然讓他有些吃驚,馬海濤想說什麼,最後什麼都沒說,轉身走了。沒有想到,第二天,馬海濤又來了。這一次他直接走到了我的面前,從夾克衫里又掏出本畢業證。我一看,呆住了——北大,博士畢業證!
被打臉?還是我碰上了假證集團?我非常後悔自己嘴賤。博士證到底能不能當?值多少錢?我完全沒譜。我只能告訴他,老總不在,讓他把畢業證先留下,如有消息,再通知他。
馬博士有些驚喜,一再感謝,一副溺水者抓到救命稻草的模樣,說:「不是山窮水盡了,我也不會來當這個。」此話勾起了我的憐憫。可是,一個40多歲的博士,無家無業,窮得連最後的招牌也想抵押?還是他純粹是個騙子?
我讓他登記聯繫方式和住址,包括工作單位,他全部寫的是一個小區的樓棟和門牌號。難道他是在家裡辦公嗎?
馬海濤走後,我在學籍網上查了一下馬海濤的底細,並找人打聽了一番,一切都是真的。我向老闆彙報了此事。老闆看了我幾眼,嘆了口氣:「北大博士來典當畢業證,是不是奇怪的事情?是不是很容易成為這個社會的熱點?」
老闆的兩個反問,讓我不解。他接著教育我:「咱們這行業,說白了是悶聲發大財,怎麼可以和這樣的燙手山芋結緣呢?」我茅塞頓開。看來,對於馬博士我是愛莫能助了。
趕巧,這天下午,老客戶徐小姐來了。我安排她在後堂坐定,給她端水上茶。徐小姐38歲,在潘家園做生意,是個白富美。她不但常代銷我們的絕當品,還來倒些頭寸。因為經濟上有大宗來往,我們自然不敢怠慢。
徐小姐為人大方,雖然掙了不少錢,但特別隨和,還熱心慈善。時間長了,我倆也成了好姐妹。她翻看著馬海濤的博士證,問:「招了個這麼牛的新員工嗎?」
見徐小姐興致這麼高,我便把事情始末講了一遍,並和她八卦道:「你說,這人到底為什麼要來當證書啊?」
徐小姐沉默了一會兒,微微嘆口氣,說:「人到中年,如舟至江心。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他不會來典當最後的尊嚴!既然你們老闆不能貸款給他,那一萬元,我出了。」
看來徐姐又大發善心了,我也沒太驚訝。徐姐說她想和馬博士認識一下,我連連答應:「他受了你的恩惠,肯定要見一見的。」
既然要給徐姐介紹馬海濤,我覺得有必要到他的工作單位去看看,以防萬一。於是,我倒了地鐵又倒公交,來到他登記的地址。抬頭一看,我再次呆住。這居然是個盲人按摩店!
我覺得有點暈。我在周圍打聽了一下,這家按摩店手藝正宗,裡面的老闆以前在知名盲人按摩連鎖企業當過管理高層。
走進去,按摩店面積不大,裡面是十幾個隔開的小間,進門第一眼,我就看到馬博士正在給一個粗壯的男人按摩。他乾得非常賣力,而他手下的那位男人則鼾聲如雷。
混跡盲人按摩店的博士?我的心中炸了個雷,疑團更大了。我把偵查的結果轉告徐姐。沒想到徐姐說:「這一點也不奇怪。博士都要去典當畢業證了,肯定是生活所迫。」在徐姐的堅持下,我把馬博士約了出來。
3
馬博士見到我很高興,問我是不是典當成功了。我沒言語,向他引薦了徐姐。我們仨來到一個自助火鍋店,叫了酒,邊聊邊吃。
吃飯時,徐姐看到馬博士的手指腫得很厲害,拿筷子都有些困難,便關心地詢問。馬博士解釋說他剛開始學做按摩,因為對力量掌握不好,經常會用上蠻力,導致手指紅腫。徐小姐溫柔地問:「你一個博士,幹什麼不好,為什麼要學按摩呢?」
幾杯酒下肚,馬博士漸漸打開了他的話匣子。他老家在山西呂梁山區,條件艱苦,唯一的出路就是考上好大學,才能走出大山。馬博士從小成績拔尖,是當地的高考狀元。
考上北大後,他看到全國夏令營如火如荼。馬博士腦子活,帶領幾個高考狀元也殺入了這個市場。他組織高中生參觀校園,傾聽歷屆狀元「現身說法」,傳授考入名校的秘訣。
一個暑假下來,就能凈賺十幾萬。大學畢業後,他又順利考上了北大碩博連讀。那時候,光辦夏令營一項收入,就讓他成為同學中的成功人士。
2008年,博士畢業後,他又順利進了一家智庫擔任顧問。老天似乎要把所有的寵愛都給他。馬博士享受著人生巔峰的榮耀和周圍朋友羨慕、吹捧、崇拜,同齡人都以他為楷模,每天電話不停,飯局不斷。人也跟著飄飄然起來。
同學中有好幾個女生,都頻頻向他示好,其中以趙麗婷和李丹追得最緊。身處二女之間,馬博士如在雲端,更加意氣風發。
當時,自非典後,國內中藥價格大漲,2008年,金銀花更被炒出了每斤230元的天價。馬博士瞅准這個市場,投入了自己積攢的90萬積蓄,在山東濰坊建立了金銀花種植基地。
為了種植基地的發展,馬博士索性辭掉了智庫的工作,每天揮汗如雨。趙麗婷和李丹都爭著前去看他。
可是,意外,有時候比幸福來得更早。
金銀花採摘的季節,陰雨時停時下,連綿了一個月。儘管他們雇了大量的人工進行搶收,可是絕大多數的金銀花依然爛在地里。
搶收回來的濕花,堆在倉庫,進行烘烤,這是最後的希望。豈料,禍不單行。倉管是位網癮少年。他嫌倉庫里蚊子多,點了個電蚊香,自己出門上網吧了。電蚊香引發火災,把最後的希望都燒得精光。
少年闖了大禍,從此消失不見。馬博士全部的投資都付之東流。他團隊的成員將這一切都歸咎於馬博士,從此分道揚鑣。馬博士還到處借錢來支付農戶的工錢,山窮水盡。
這樣一來,馬博士就成了別人口中的反面教材。有同學甚至公開說:「現在不囂張了?之前不是挺能耐麼!」
馬博士的導師聽聞此事,想拉他一把,勸他到大學去教書。處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他,想問問李丹的想法。可是還沒有等到他開口,李丹就給他發來了喜帖,說:「這麼多年,我知道你最喜歡趙麗婷……」
馬博士又嘗試聯繫趙麗婷,卻發現對方已經換了手機號,後來有同學告訴他,趙麗婷跟著一名老外好上並移居國外了。多重打擊下,馬博士再也支撐不住,大病一場。
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馬博士一直渾渾噩噩,猶如行屍走肉。直到有一天,他路過一條酒吧街,看到個女人扶著個醉漢,邊走邊開導,說:「失敗了有什麼了不起?從頭來過。說不定換一個行當,你可能搞得更好。」
這些話猶如當頭棒喝。是啊,人生是一條單行道,沒有後悔的餘地,也沒有重來的可能,你能做的就是重振雄風,繼續上路。
馬博士婉拒了導師的好心,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再混出個人樣來。經過市場調研,他發現北京有家連鎖養生按摩店,相當成功。於是,他決定從投資小的中醫養生服務業入手。
汲取了上一次的教訓,他「潛伏」進了這家盲人按摩店當學徒,進行全流程的學習。以期對經絡推拿、店務管理,以及可能存在的問題,徹底掌握,爭取做一個內行。
說完,馬博士看了我倆一眼,低頭說:「為了給農民開工資,我把能借的人都借了一遍,可是,人情薄似雲啊……老父母那兒我也沒臉再去借了。我住進了地下室,店裡不管飯,我一個饃就要管一天,如果不是實在沒轍,我怎麼可能去當……」
火鍋蒸騰的熱氣讓他的臉有點模糊,分不清那是水汽還是他的淚。徐姐安慰著馬博士,說:「我相信,就憑你這股子勁兒,一定能東山再起的!」他倆相視而笑。我在他們的眼神里,看到了惺惺相惜的感覺。
4
2014年5月的一個周末,我休息在家。接到徐姐打來電話,只說有人在她攤上搗亂,她有點怕。我二話沒說,掛了電話就趕過去。
當時,我長了個心眼,擔心徐姐是不是遇上壞人了,我也是一介女流,怕不能應付,情急之下,我在路上給馬博士打了個電話。
我率先趕到潘家園,發現徐姐正在跟一個男人對峙,四周圍了一圈人。潘家園一帶管得很嚴,誰這麼大膽?我悄聲地問。徐姐說是她前夫龍洋。
瘦得像煙鬼的龍洋,指著徐姐口沫橫飛:「你個賤人!你藏了多少私房錢,以為我不知道?要是沒錢,你這個攤是怎麼支起來的?」
「龍洋,你混蛋!你賭博輸了多少錢?心裡沒有數嗎?」徐姐氣得渾身顫抖。龍洋一揮手:「你今天不給老子10萬元,你這個檔口就不要開了。」徐姐攤位上的梅瓶「嘩啦」一聲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做生意的人最忌諱別人砸攤子。徐姐瘋了一樣,一下子沖了上去。龍洋拎住徐姐的衣領,掄起巴掌就要扇。關鍵時刻,旁人狠狠推了龍洋一把。我一看,是馬博士趕來了,又驚又喜。
結果,惱羞成怒的龍洋從懷裡拔出一把匕首,張牙舞爪地沖了過來。「龍洋你瘋了!」徐姐朝龍洋吼道。
但龍洋仿佛什麼都沒有聽到,他的匕首依然朝前直刺。「閃開!」馬博士一把推開徐姐,龍洋的匕首扎到了他的腹部,鮮血流了出來。我嚇得趕緊打了120又報了警。
滿臉凶氣的龍洋也呆住了,撒腿就跑。徐姐趕緊衝上去捂住馬博士的傷口,現場大亂,救護車迅速趕到現場。
馬博士被推進了手術室。徐姐在手術室門口坐立不安、緊張得捂著臉哭著說:「如果不是老馬,那刀肯定就插在我身上了……要是他出了事,我怎麼能安心!」
我只能在一旁安慰著。幸好,馬博士命大,因送醫及時,脫離了危險。清醒後,警方前來了解案情。聽了徐姐對警方的敘述,我和馬博士才知道了徐姐和龍洋的過去。
原來,徐姐和龍洋在同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工作,徐姐是外聯部主管,龍洋是技術部職員,一直以來,龍洋對徐姐呵護備至、噓寒問暖,兩人很快戀愛。2004年,徐姐父母給小兩口交了首付,兩人迅速領證結婚。
可婚後,徐姐驚訝地發現,龍洋嗜賭如命。他之所以對徐姐好,就是圖她收入豐厚、家裡有錢。婚後,龍洋就變了嘴臉,除了沒完沒了的要錢,就是終日不回家。
後來,不少要債的經常找上門來,徐姐幫龍洋還了債,才得以順利離婚。離婚後,徐姐賣掉婚房,在潘家園開了這個檔口。由於趕上了文玩興盛的好時候,徐姐生意越做越好。
龍洋便隔三差五地來跟徐姐訛錢。徐姐的善良讓龍洋得寸進尺,直到發展成這次動刀。
馬博士住院期間,龍洋母親陪檢方指定的律師來了兩次,希望取得諒解,減輕處罰。徐姐說龍洋在他心裡已經死了,但是,前婆婆一頭白髮、拉著徐姐痛哭流涕、恨不得替兒下跪的模樣,我看得出徐姐的左右為難。
最終,馬博士只要了醫療費,給龍母出具了諒解書。徐姐得知後,對我說:「老馬心善,懂女人!」我知道,從那時候,馬博士真正走入了徐姐的世界。
5
馬博士痊癒後,重新上班。我發現徐姐對他關懷備至。遇上節假日,總會做些好吃的送去。我由此取笑徐姐,她臉一紅說:「老馬是我的救命恩人,他還沒完全康復。我照顧他是應該的。」
我大笑:「你看老馬被你養得白白胖胖的,給客人按摩那麼起勁兒,哪裡像沒康復呀!」
2015年元月,馬博士學藝成功,我們舉杯為他慶賀之餘,徐姐拿出了一份中醫養生按摩店的策劃書,並提出要和他合夥的想法。
馬博士一點點翻看著那份策劃書,抑制不住的驚喜與興奮,說:「太感謝你了,徐雲!」我看到馬博士眼底泛著星光。
原來,徐姐為幫馬博士儘快實現設想,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並諮詢了不少專業人士,做出了份非常詳細的經營方案。
接下來,他們最需要的是找到投資人。對於這些商業上的事情,我不太懂,但是我知道,此後徐姐和馬博士每天早出晚歸,都在忙這些事情。
他們找了無數融資公司,見了無數的投資人。但大多投資人總想收割那些較為成熟的果實,希望渺茫的項目他們不感興趣。
徐姐感到有些沮喪,走路的時候不小心崴了腳。馬博士一邊給徐姐揉腳,邊打氣說:「我們現在是斯巴達克斯勇士,現在,雖然被逼入了山中,但是前路未絕!」徐姐給我講這些的時候,眼睛閃著淚光。
在他們的堅持下,終於聯繫到一位養生界有一定名氣的長者柯老,柯老終生的夢想是把自己的養生之道大規模推廣。經人介紹,他們見了面。
柯老願意投資的唯一要求是,要把馬博士的名號打出去。北大博士開中醫養生按摩店,這才有噱頭,是最好的宣傳。徐姐為難地看著老馬。沒想到,馬博士當下就說沒問題。
徐姐希望馬博士考慮清楚:「北大博士搞按摩,這要一宣傳,肯定說什麼的都有,昔日的朋友同學知道了,該怎麼冷嘲熱諷你啊!」
可是,馬博士拍了拍徐姐的肩,說:「北大畢業的人就算賣豬肉,也要比別人強!人生就是這樣,打落了門牙往肚子吞,撕掉所謂的面子,才能重塑一個真實的自己。再說,搞養生,本身就是我想要從事的行業,與其沉湎過去的輝煌騙自己,不如利用所有的一切,用實力去驗證它!
徐姐佩服馬博士的勇氣,更堅定地與之一起並肩作戰。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馬博士的第一家養生館正式開業了。由於柯老的加入以及北大博士的效應,慕名而來的人絡繹不絕。
馬博士在盲人按摩的學習沒有白費,在業務和管理上他都很內行。經過兩年的經營,不少融創平台也找上了門來。在制定了嚴苛的加盟制度後,馬博士的分店就一家家的,像路燈一樣亮了起來。
馬博士終於變身成了「馬總」。在他們的盛情邀請下,我也辭去了當鋪的工作,負責養生館的外聯宣傳工作。
2017年10月,在他們的婚宴上,我作為見證人,向無數來賓講述了他們的戀愛經歷。對婚姻失望的徐姐和對女人失望的馬海濤,終於在人生和事業達到巔峰的時候走到了一起。
40歲的新郎馬博士站在台上,哽咽著說:「曾經的我,受盡了上天的寵愛,總以為自己高人一等。經歷這麼多,我才知道,真正的高貴是戰勝過去的自己。
「即使在我人生最黑暗、最痛苦的時候,我也相信,只要我不放棄,就一定能再次成功!」旁邊的徐姐一臉崇拜地看著她心愛的情郎。
看著台上的一對璧人,這兩個紅塵男女,見過世界最繁華的樣子,也曾經歷低谷黑暗,命運讓他們走到一起,他們勢均力敵,擔得起這樣的美好!
而我,在6年當鋪生涯的歷練中,看到各色人等不一樣的曲折,猶如自己也受到了生活的洗禮。
是啊,生活不易,每個人都在旅途中坎坷奔跑,在挫折里涅槃,憂愁纏滿了全身,可唯有用汗水將心上的霧氣洗凈,榮光才會照亮我們最初的夢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qYc2SHEBrZ4kL1Vi6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