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山無盡,知識無涯,Kindle為你量身打造千書隨行的「移動圖書館」。
相信大家最近都關注過一些與家暴相關的話題,微博熱搜上頻頻爆出的各種家暴事件讓人不寒而慄,而恰巧這些被曝光的事件受害者大多是女性。社會對於女性,要求從來都不低。個人自由、睡眠時間、事業家庭的平衡、婚姻的真諦......這一切都是女性不得不面對的社會課題。但這些課題最終都引向同一個問題:女性是誰?女性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維吉尼亞·伍爾芙說,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麼都重要。今天,Kindle小編將為大家推薦10本書,洞悉女性面臨的實際問題,有的會為你分享職場、婚姻、學習的方法論、實戰經驗。不管我們在面對的社會壓力有多大,從書中總是能得到安心的答案。
1《黑箱:日本之恥》
作者:伊藤詩織
憑一己之力改變社會認知,以堅韌之姿直面司法壁壘,日本首位以公開長相和姓名控訴性侵的女性伊藤詩織。席捲全球的#MeToo運動中,日本核心事件全紀實。
性侵的案發現場,隔絕的私密空間,被稱為「黑箱」,而揭開這個「黑箱」時,暴露出來的則是調查機構與司法體系中的更為巨大的「黑箱」。
2015年4月3日,伊藤詩織就工作簽證問題與當時TBS電視台華盛頓分局長、首相晉三傳記作者山口敬之相約進餐會談,卻遭對方性侵。之後的一年,面對媒體、社會、司法的重重壁壘,她以無比堅韌的勇氣與毅力,不斷訴諸法律……這是一次對社會、司法、媒體的激烈審問,是給所有女性的勇氣與鼓舞:為何司法系統無法制裁傷害女性的人?作為弱勢群體的女性,在社會不公、大眾冷漠、輿論暴力興盛的今天,我們應當如何生存、如何自救?
2《紙之月》
作者:角田光代
擅長書寫當代女性群像的直木獎作家,《第八日的蟬》《空中庭園》作者,再次為女性揭示幸福與自由的錯覺。一個女人的失足,映射一群女人扭曲的金錢觀。人性滑坡背後,是苦尋個體價值的當代女性,與時代的艱難對壘。
一起轟動日本的銀行公款挪用案件,嫌疑人是極為普通的41歲家庭主婦梅澤梨花。東窗事發後,梨花隻身踏上逃亡之路,流浪於泰國清邁,而所有她身邊的人,不可置信之餘都在追問,究竟是怎樣的實際遭遇與心理動機,會把一貫懷抱正義、平凡無奇的她推向這樣的犯案深淵。是慾壑難填,還是自我迷失?眾人的回憶與猜想漸漸拼湊成一個真實的梨花。
面對公款盜用事件,梨花的另兩位女性友人也從梨花令人費解的行為中看到了自身的存在危機。岡崎木綿子為使女兒免於成為拜金主義者,處處節約,壓抑家人對物質的需求而至病態,終致女兒發泄般的超市偷竊行為;而中條亞紀則購物成狂,婚姻破碎,為補償未竟的母愛,她用金錢和物質不斷填充母女之間的空隙,終致女兒認錢不認娘。而梨花前男友的現任妻子山田牧子,從小養尊處優,因不滿清貧婚姻和無法給子女如自己的童年般殷實的生活而終日長吁短嘆,給婚姻蒙上陰影,也令自己漸漸迷失在信用卡透支的快感中。
一起案件,四位病態的女人。她們都渴望通過金錢來重鑄人與人、人與世界的關係,渴望以金錢在握重獲尊嚴與自由,卻不可避免地迷失與受傷。
3《醒來的女性》
作者:瑪麗蓮·弗倫奇
《醒來的女性》是一部小說版的《第二性》,一部女性的心靈史,全球銷量2000萬冊,出版22種語言版本,間接推動第二次女權主義運動。
我們來認識一下米拉。她是一位喜愛讀書的小鎮女孩,從小就是個獨立而聰明的孩子。她十四歲讀尼采和潘恩,開學第一天就學完了全部課本,學校只得讓她跳級。可這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女性最常見的職業是「打字員」,人生的主題則是「家庭」。母親對她最大的期望就是「嫁個好人家」。在一個封閉的小地方,她的聰明和獨立卻使她成為異類。久而久之,她屈服了。她像其他女孩一樣草草結婚,穿緊身褡,學做飯,把家裡收拾地井井有條,生下兩個孩子,努力讓自己做一位「賢妻良母」。丈夫有體面的工作,她也住上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大房子。她舉止優雅,總是面帶微笑。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在生活的平靜表象之下,她正在默不作聲地崩潰……
4《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
作者:溫妮斯蒂·馬丁
紐約精英媽媽有多拼?學區房、擇校大戰都只是小起點。這本書就是紐約上東區的生存寶典,能在這裡立足,就能在全世界立足。它適合所有必須在社會裡往上爬的人讀。
每個城市都有一個「上東區」,那是精英階層居住、社交和購物的專屬社區。當耶魯人類學博士薇妮斯蒂·馬丁和丈夫一起帶著孩子搬到上東區時,她對那裡的生存規則還一無所知。從物色公寓、購買學區房、給孩子申請私立校開始,她打響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爭」,其緊張激烈程度絕不亞於競選美國總統。這場「戰爭」持續了六年,為了讓孩子迅速實現階層躍遷,她又排除萬難買到了愛馬仕的鉑金包。
5《成為母親:一名知識女性的自白》
作者:蕾切爾·卡斯克
沒有女人天生是母親。洞幽察微的生育記錄,道出女人的焦慮與煎熬。感謝時代,生育終於也和婚姻一樣成為了可討論的問題。
懷孕生子不僅區分了男人和女人,也區分了女人和女人。懷孕生產後,女人對於存在的意義的理解發生了巨變。她體內存在另一個人,孩子出生後便受她的意識所管轄。孩子在身邊時,她做不了自己;孩子不在時她也做不了自己。人類的每一位成員都會經歷從出生到獨立這一異常艱辛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必須徵用某個女人的一段生命。
《成為母親》忠實地呈現了這段生命。它是一種尋常生活從不可見、不可感,向激烈的熱情、愛與奴役轉變的過程,它還是一種束縛,一種妥協。身為女人,成為母親是什麼感受?照顧一個幼小的嬰兒又是什麼感覺?而當孩子長大,有了自己的意識,母親又作何感想?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記下了自己那一年包含多重面向的的經歷:個人自由、睡眠和時間的終結,對人性和艱苦工作的重新認識,追尋愛的真諦,遊走在瘋狂和死亡之間,對嬰幼兒的情感體驗,對母乳喂養的思考……
6《我的孤單,我的自我:單身女性的時代》
作者: 麗貝卡·特雷斯特
《我的孤單,我的自我:單身女性的時代》是一部關於21世紀美國單身女性議題的紀實作品。作者特雷斯特聚焦這一群體,從近百個原始訪談中選取了約三十位女性的故事。當中有叱吒職場的女強人,有兼兩份零工的單親媽媽,有敢愛敢恨的女大學生。儘管她們的膚色、族裔多樣,生活環境與教育背景不盡相同,但這些單身女性積極爭取自身權益(選舉權、墮胎權益),影響經濟、文化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單身女性正在這個本不是為她們設計的世界裡,逐漸占據一席之地,是時候開啟一個「單身時代」了。
7《另一種選擇》
作者:謝麗爾·桑德伯格、亞當·格蘭特
這超級暢銷書《向前一步》作者謝麗爾•桑德伯格和亞當•格蘭特聯袂推出。
2015年,謝麗爾•桑德伯格的丈夫戴維•格德伯格突然離世,這讓她和兩個孩子悲痛欲絕,謝麗爾甚至認為,她永遠不會擁有真正的快樂,也找不到生活的意義了。幾周後,謝麗爾向朋友談起孩子要參加一個父子互動的活動,朋友們給了她一些建議。謝麗爾說:「我只想要戴維。」朋友抱著她說:「A選擇是不可能了,讓我們看看B選擇吧。」 很多人都經歷過不同的B選擇。我們每天都在面對種種挫折:失業、失戀、失去生活的目標。問題不在於這些挫折是否會發生,因為它們必然會發生,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面對他們。生活不僅包括我們擁有的,還包括去學習如何從困境中掙紮起身,繼續往下走。
8《30歲前別結婚》
作者:陳愉
《30歲前別結婚》是一本寫給全球華人才俊的情書,這是一個精英獵頭寫給天下女性的幸福規劃。新的世界,需要新的規則。
作者陳愉,從一個在美國長大的、羞怯的中國小姑娘,成長為一名國際公民,一個敢於挑戰規則、懂得說「不」的成熟女人;31歲時她當上了洛杉磯市的副市長,現在為全球化企業做獵頭。
《30歲前別結婚》這本書寫的是愛,是獨立,是最嶄新的世界觀、愛情觀、婚姻觀,是最有效的職場建議,她將與你分享,如何運用獵頭的技巧將你夢寐以求的男人「收入囊中」。她將用最精彩的故事給你做個示範,告訴世界,什麼才叫「不枉此生」。無論單身、已婚還是離異,作為女性,我們都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讓生命如繁花般怒放。
9《那不勒斯四部曲1:我的天才女友》
作者:埃萊娜·費蘭特
只有你身為女人,才會知道這些醜陋的秘密。兩個女人,50年的友誼和戰爭。義大利最神秘的作家費蘭特,過去五年,幾乎所有歐美讀者都在談論她,被評為2016《時代》周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希拉蕊·柯林頓、 喬納森·弗蘭岑、詹姆斯·伍德、詹姆斯·弗蘭科都是她的粉絲!
《我的天才女友》是埃萊娜·費蘭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講述了兩個女主人公莉拉和埃萊娜的少女時代。故事一開始,已經功成名就的埃萊娜接到莉拉兒子裡諾的電話,說他母親徹底消失了。埃萊娜想起莉拉對自己命運的預言,於是她寫下她們一生的故事……
莉拉和埃萊娜一起成長於那不勒斯一個破敗的社區,從小形影不離,彼此信賴,但又都視對方為自己隱秘的鏡子,暗暗角力。莉拉聰明,漂亮。她可以毫不畏懼地和欺凌自己的男生對質,也可以去找人人懼怕的阿奇勒﹒喀拉蚩要回被他奪走的玩具;埃萊娜既羨慕莉拉的學習天賦和超人的決斷力,又一直暗暗模仿莉拉。家人不支持莉拉繼續求學,因此她到父親和兄長苦苦維持的修鞋店幫工,又面臨幾個紈絝子弟的追求。埃萊娜則懷著對朋友的關愛、嫉妒和理解,獨自繼續學業,卻始終無法面對和莉拉競爭的失落。最終,十六歲的莉拉決定嫁給肉食店老闆,但在婚宴上,她發現了丈夫的背叛。而埃萊娜也站在成人世界的入口,既為前途擔憂,也因對思想前衛的尼諾產生朦朧好感而彷徨。
10《成為》
作者:米歇爾·歐巴馬
當米歇爾·羅賓遜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她的世界還只限於芝加哥南城。那時,他們一家租住在一套二樓的小公寓里,米歇爾和哥哥克雷格共用一間臥室,兄妹倆常常在公園裡玩 傳球遊戲。在父親弗雷澤·羅賓遜、母親瑪麗安·羅賓遜的教導下,米歇爾養成了直率敢言、無所畏懼的性格。然而,生活很快就將她帶向更遠的地方:在普林斯頓大學,她第一次體會到作為班裡唯一的黑人女性是怎樣的感覺;在玻璃幕牆的辦公大廈,她成為一名傑出的公司律師,也是在那裡,一個夏日的早晨,一位名叫貝拉克·歐巴馬的法學院學 生出現在她的辦公室,打破了她人生的所有精心規劃。
米歇爾·歐巴馬在書中首次公開描述了她的婚姻生活,尤其是她與貝拉克·歐巴馬結婚的早些年,她是如何在丈夫政治生涯的快速上升期尋求職場與家庭間的平衡的。她向我們展露了他們二人關於貝拉克要不要參加美國總統競選的私下爭論,以及她在他競選期間所扮演的既備受歡迎又飽受指責的角色。米歇爾以優雅、詼諧、坦率的口吻,為我們生動地講述了她的家庭歷史性地受到世界矚目以及在白宮生活的重要八年的幕後故事。在此過程中,她更加深入地了解她的國家,而美國民眾也逐漸了解她。
從愛荷華州不起眼的廚房到白金漢宮的舞廳,從令人心碎的悲痛時刻到驚人的復原力,《成為》將帶我們認識一位實現歷史性突破的人物,帶我們走進她的靈魂深處,見證她如何為了活得真實而努力,如何為了實現一系列更高的理想而貢獻個人的力量、發出自己的聲音。
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亞馬遜Kindle】在字裡行間,一起漲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