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家J. P. 摩根與他的藝術收藏

2020-03-02     鳳凰藝術

原標題:他如何在危機時期,創造了金融和藝術的帝國?

用以推動歷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錢,只是金錢!——J. P. 摩根

在美國紐約有一家摩根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是紐約市著名地標之一。裡面藏品豐富,從埃及藝術到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再到中國瓷器;不過,其核心收藏還是以文稿、書籍類為主,如中古插圖手稿,珍稀版本的圖書以及著名作家、音樂家的手稿,畫家的素描作品等。存世量不足50本的《古滕堡聖經》在這裡就有3本。

摩根博物館收藏的《古滕堡聖經》

摩根博物館內景

2013年,摩根博物館舉辦了一個館藏珍品展,吸引了許多藝術愛好者前來觀看。展覽中有一件美國傳奇攝影大師愛德華·史泰欽(Edward Steichen)的攝影作品,這是一幅人物肖像攝影——幾乎全暗的背景中站立著一位男性,身軀挺拔,面龐堅毅,眼神銳利;講究的西裝外套、折射著光線的懷表以及手中的拐杖顯示出他高貴的身份——這是史泰欽最著名的人物肖像照之一,被拍攝的人物乃是美國金融史上的巨頭、人稱以個人之力拯救美國金融危機的約翰·皮爾龐特·摩根,又稱J. P. 摩根。

美國傳奇攝影大師愛德華·史泰欽拍攝的J. P. 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 Sr., 1837~1913)

選擇這幅肖像照展出的原因正是因為當年是J. P. 摩根逝世100周年,摩根博物館以此特展向熱愛藝術的摩根家族致敬。

摩根帝國的發家前傳

要講摩根家族史得回溯到英國。第一位有記載的摩根家族祖先生活在威爾斯的一個古老城鎮——卡馬森。1636年,家族裡的麥爾士·摩根(Miles Morgan)從英國的布里斯托來到美洲大陸,在當時英國殖民者聚集的波士頓紮根生活。

到了J. P. 摩根的祖父這一代,家族從波士頓搬到了哈特福德。家族經營從最初的小咖啡館到大旅館,再到購買運河股票,成為氣船業和鐵路業的股東,財富逐漸累積。這正是彼時美國夢得以實現的實例。

J. P. 摩根的祖父去世時留下了大約100萬美元的財產,這在當時已是一筆巨額財富。J. P. 摩根的父親朱尼厄斯·摩根,又稱J. S. 摩根,不願意坐享其成。1829年,J. S. 摩根賣掉了自己的公司股份,回到波士頓創業,很快他就顯示出了一個卓越商人所應具備的能力和眼光,並得到銀行家喬治·皮鮑狄的青睞,二者逐漸成為穩定的商業夥伴。

J. S. 摩根(Junius Spencer Morgan,1813~1890)

19世紀30年代,正是世界新經濟泡沫時期。工業化城市的過快發展使得對資金的需求日益增大,也導致了大額借貸行為的發生。因為跨國業務發展,J. S. 摩根於1854年舉家遷往倫敦,和皮鮑狄共同經營他們在倫敦的銀行。1864年皮鮑狄退休,由於沒有子嗣,公司便由J. S. 摩根接掌,總部仍設在倫敦。

喬治·皮鮑狄(George Peabody,1795~1869)

說J. P. 摩根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這話一點也不為過。但出身對於J. P. 摩根意味著更嚴苛的教育和期待。他從一出生就被有意訓練,以待日後掌管家族的銀行帝國,一步步按照父親的計劃接受一系列家族繼承人的培訓:在波士頓接受基礎教育,進入以數學專業著稱的波士頓高中。畢業之後被父親送往瑞士學習法語,能流利使用法語之後又被送往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德語和藝術史直到獲得學位。

在瑞士留學的18歲的J. P. 摩根

動盪時局中的金融領袖

1862年夏,美國南北戰爭處於膠著狀態。一次友人到訪,提到北軍傷亡慘重的局勢,無意中的閒聊讓J. P. 摩根突然意識到這個時候也許正是購買黃金的好時機。他迅速聯合家族在倫敦的銀行,在華爾街黑市上秘密購買約500萬美元的黃金,再將已購進的一半黃金匯往倫敦。與此同時,北軍新近連續戰敗的消息得到證實,金價應聲而漲。這樣一來,J. P. 摩根不僅讓自己的商行,也使遠在倫敦的家族銀行在這筆黃金買賣中賺了大錢。

隨著戰爭的推進,聯邦政府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不得不硬著頭皮開始發行4億美元公債。此時的J. P. 摩根已是華爾街上嶄露頭角的年輕金融家,聯邦政府希望他能部分承擔國債的發行。利用家族的勢力和自身的影響力,J. P. 摩根在美國新聞界不斷發表對時局的評論,也組織和策劃了許多演講。一方面他談愛國主義,另一方面他分析時局、推理經濟發展的趨勢,認為購買國債是一件有益於國家和個人的好事。J. P. 摩根不僅成功地為聯邦政府發行了2億美元的公債,從中穩賺了一筆巨額發行費,同時也成了民眾心中有擔當的愛國商人和民族英雄。

1911年,美國Puck雜誌刊登了一幅模仿法國藝術家Émile Renouf作品(1881)的政治漫畫《援助之手》,原作中小女孩和老爺爺的形象分別被改為山姆大叔(美國)和J. P. 摩根

1895年和1907年,美國由於連年的貨幣赤字和信託危機陷入經濟困境,那時的美國沒有中央銀行,缺乏統籌調控和共同儲備金,抵禦風險的能力非常之差。J. P. 摩根依靠他在金融界的實力和魄力,聯合了數十位金融大佬,共同籌集了高達2500萬美元的巨額貸款,聯邦政府最終得以度過難關 。而J. P. 摩根成功的步伐並不僅限於美利堅,在美洲和歐洲,他用類似的方式承購了戰亂之中的西班牙、阿根廷的巨額國債,之後又購買了深陷布爾戰爭的英國政府的公債。J. P. 摩根已帶領家族走出華爾街,成為了世界金融版圖上的領袖。

由J. P. 摩根領導的家族和由其組織的摩根同盟合稱為摩根聯盟。在20世紀初,這個聯盟在金融領域占有全美約33%的金融資本,而聯盟還擁有超過全美保險業一半以上的資產,同時在製造業和工業領域,摩根勢力滲入並控制著當時的美國鋼鐵、通用汽車、大陸石油公司、通用電器公司等。據統計,1907年金融危機前的摩根聯盟共擁有740億美元的總資本,相當於全美所有企業資本的1/4。

1912年4月,由摩根聯盟建造的鐵達尼號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沉入深海。同年秋天,國會要求J. P. 摩根承認是否存在「金錢托拉斯」,並要求J. P. 摩根對美國經濟是否被摩根聯盟里的少數銀行家所控制做出解釋。

建造鐵達尼號的白星輪船公司背後的財團就是摩根家族。有陰謀論稱,為了挽救瀕於破產的白星輪船公司,摩根財團故意製造了沉船事故,用來騙取保險金;而J. P. 摩根原本也要登船,卻因身體不適而在最後一刻取消了行程

第二年3月,J. P. 摩根在歐洲旅行途中逝世。他的兒子小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繼承了父親的事業,創立了摩根史坦利(大摩),成為美國首屈一指的獨立投資銀行。2000年,大通曼哈頓銀行與J. P. 摩根銀行合併為摩根大通銀行(小摩),成為美國第二大以銀行為核心的集團公司。

小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 Jr., 1867~1943)

價值連城的瑰寶級藏品

J. P. 摩根是一個成功的金融家,同時也是一個獨到的藝術收藏家。一流的眼光、寬闊的視野和卓越的判斷力——這些個人特質不僅僅體現在他的金融才幹上,也體現在他的藝術收藏上。

描繪J. P. 摩根貪婪收藏習慣的諷刺漫畫《磁鐵》(1911),某一角度也說明了摩根藏品之多

中國古玩也是J. P. 摩根的收藏範圍。在收藏上,J. P. 摩根同樣擁有和在金融圈一樣發達的信息網:雖然中國在陌生遙遠的東方,但在北京城內J. P. 摩根仍擁有好幾位收藏顧問,比如當時駐京的美國銀行團代表美克奈特(F. H. Meknight)、英國倫敦的古董商人拉爾金(T. J. Larkin)以及摩根財團重要的合伙人戴維森(H. P. Davison)等。沒人知道J. P. 摩根到底購進了多少中國古董珍玩。單就J. P. 摩根的兒子在處理父親遺留下來的東方藏品時,就中國瓷器一項,在當時半賣半送的價格就達到了300萬美元。

清乾隆御製翡翠雕辟邪水丞,曾由摩根家族五代秘藏,2012年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以4945萬元拍出

J. P. 摩根的收藏風格其實很清楚,他實行的是一種包羅萬象的百科書式的收藏。從翡翠雕刻和東方瓷器到古埃及古希臘的古典雕塑,從歐洲文藝復興大師的繪畫到中東精美的金屬器皿和雕刻,從中世紀的手抄本到歐洲皇室貴族的家具擺設等等——雖然只有短短二十餘年,但他幾乎把人類藝術文明,尤其是西方社會的藝術文明都濃縮在了自己的收藏里。

魯本斯素描稿,摩根博物館藏

瑪瑙制滾筒印章,新巴比倫時期(公元前626至前539),摩根博物館藏

梭羅手稿,摩根博物館藏

J. P. 摩根去世後,他的兒子決定將父親的大部分藏品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集中展示,展覽展出了J. P. 摩根收藏於倫敦和紐約的藏品共計4100件。據說這個展覽幾乎讓紐約「萬人空巷」。對於美國民眾來說,還從未領略過數量如此眾多、種類如此豐富的藝術品。這富可敵國的收藏,讓觀者既驚嘆又感激,如果沒有J. P. 摩根,美國在建國百餘年的短暫歷史裡又怎麼可能擁有如此多的人類藝術和文明的瑰寶。

J. P. 摩根收藏還有一部分捐贈給了家鄉哈特福德的沃茲沃斯藝術博物館,圖為捐贈的Jeremias Ritter製作的鸚鵡螺殼蝸牛(約1630)

生前,J. P. 摩根就曾不止一次囑咐兒子,要把他的收藏都捐出去。兒子遵守了父親的遺囑,除部分藏品半賣半送外,其他占父親總收藏約40%、約7000多件藏品都被捐贈給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這些藏品中最珍貴的當屬拉斐爾創作的教堂祭壇畫,現已成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拉斐爾《聖母、聖子和聖徒》,約1504,摩根家族1916年贈予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德國制表師尼古拉·魯根達斯(Nicolaus Rugendas the Younger)製作的嵌琺琅、紅寶石懷表,約 1670,摩根家族1917年贈予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聖母和聖子木雕像,法國,約 1175~1200,摩根家族1916年贈予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再回到摩根博物館,它的主體建築是由美國當時著名的建築師查爾斯·麥基姆(Charles Mckim)設計而成。這座博物館在建造之初就明確為J. P. 摩根的私人館藏,非常鮮明地體現了J. P. 摩根在收藏方面的個人喜好,即收藏家本人對手稿原跡、宗教歷史讀本、手抄本以及名家素描的偏愛。與精美卓絕的藝術品相比,這些藏品記錄著人類的思想史,是人類文明更加樸素直接的傳遞方式。這些藏品同J. P. 摩根的照片一道,靜靜地藏在博物館中,向參觀者娓娓訴說著這段歷史。

(圖片來源藝術商業及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pQaNm3ABgx9BqZZIsl9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