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浪漫」一詞,大多數人都會在第一時間想到法國人,畢竟巴黎被稱為浪漫之都。
但在最近,法國人卻開始誇起中國人很懂浪漫,一頓彩虹屁。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莫非是因為收了我們的錢嗎(中國在法國首次發行債券?)…
當然不是如此了…
經過鋪主的一番了解,發現在狂夸中國人的背後,其實是因為我們平日裡最忌諱的紙紮。
紙紮?
沒想到吧?!對,就是人們做迷信、祭祀或者是喪俗活動時燒掉的那些紙質的手工藝品。
鋪主剛知道這個答案時也很詫異。紙紮好像和浪漫扯不上太大的關係吧?法國人這是什麼奇思妙想?
其實,這算不上是什麼腦洞打開。
一切的故事,還得從那個吸引 700 萬巴黎人前來打卡的紙紮展覽說起。
當你了解完這個展覽,你就會明白法國人口中所說的「中國人的死亡是浪漫的」,這個評價很準,沒有一點毛病。
01
前不久,法國人在艾菲爾鐵塔附近的一家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名為「極樂天堂」的藝術展。
凱布朗利博物館,被譽為最知名的非西方藝術博物館,致力於為大家科普其他地區的文化。
在這裡展覽辦了四個多月,不僅吸引了無數人前來打卡,還被評選法國的藝文雜誌評選為「今年巴黎十大必看展覽之一」。
因為是紙紮主題,所以主辦方邀請了兩家來自中國台灣的紙紮店。一家百年老店「新興糊紙文化」,還有一家則是創業沒多久的年輕品牌「Skea天堂紙紮」。
在兩個團隊傾力打造之下,誕生了不少有意思的作品,相信你看完後會對紙紮有一些新的認識。
「購物天堂」,是其中很有當代特色的一個展覽部分。
從 LV 到勞力士,高定時裝…有錢人的紙紮,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的。
在這裡,你既可以看到眾多的奢侈品牌的潮流單品,以及一眾最熱門的新潮科技產品。
從平板到手機,從電腦再到單反,甚至連賣爆 40 億的 Airpods 都有了,真的是太緊跟潮流了吧?
除了這些樸實無華的東西以外,他們還搞了一些超大場面的製作。
同款法拉利 911、勞斯萊斯幻影,夢寐以求的遊艇,XX 富豪同款的私人飛機……
沒有他們造不出來的紙紮,只有你捨不得燒的。
逛完「購物天堂」,走進另外一個展區,你就會發現這裡真的很日常,貨真價實在樸素。
有的是打造了一間小屋,按日常生活進行擺設
也有的,打造了一間大建築,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微縮手辦。
手工水平鬼斧神工,工藝堪比一些定格動畫的模型。
桌子、椅子,還菜單和盆栽,連菜品都有不少,每一處的細節都製作的非常到位。
民以食為天,日常生活最不離開的就是「吃」。
一天中最重要的三個問題: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夜宵吃什麼?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這次展出的不只有來自中國的美食,還有全球各地的其他美食。
石鍋拌飯、天婦羅和蕎麥麵、西式糕點等等,每一樣都是大家愛吃的…
如此精美的手工藝品,如果你不細看,誰會相信這是紙紮?
02
當老外們逛完展,聽說這些東西最終都要被燒掉時,都十分不解。
詫異之外,是惋惜。
為什麼好端端的東西要燒掉?
在工作人員的一番解釋下,他們才了解弄清楚了緣由。
原來這是要燒給亡故的親人,以及那些曾經最親密的朋友。
中國人燒紙紮,有時候是為了讓亡者能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幸福,也有時候是為了完成他們未了的心愿。
許多參觀的老外因此認為,中國人的思想理念很不一樣,對待死亡的方式非常浪漫,覺得這些紙紮更有魅力了。
其實,紙紮最美的時候就被燒掉的瞬間。
在親人亡故送葬的儀式上,「燒紙紮」往往是被放在最後幾個儀式才進行的。
之前忍耐再多的淚水,也抵擋不住紙紮焚燒時的那團火。
燒掉紙紮、燒掉衣服、燒掉生前的東西,在那一刻,你才會真正地感覺到,亡者真的要走了,去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
你才意識到,死亡如此殘酷。
很多人總覺得這些東西不吉利,多少沾點晦氣。
我們之所以有此偏見,是因為恐懼。這種恐懼,恐懼的不是紙紮,而是在面對死亡這件事。
與其說,紙紮是燒給死者,還不如說是在撫慰生者。
無論是誰,都會害怕面對死亡。但紙紮,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我們力量,好好生活。
03
這次展覽刷新了很多人對紙紮的認知,原來紙紮也可以做得如此精緻,像是在逛超市一樣。
簡直是,新時代的紙紮文藝復興。
更讓人驚訝的是,在「Skea天堂紙紮」團隊中竟然還有好幾個成員是 20 多歲的年輕人。
換句話說,也就是一群 90 後跑來做紙紮了。
90 後團隊當真不一樣,他們不做紙僕人、老宅建築這些傳統的紙紮,而是製作當今社會常見的手機相機、奢侈品等等。
另外,還會進行量身打造,按照客人的意願來定製紙紮。
「Skea天堂紙紮」團隊還專門開設了一個網站,用於聯繫客戶,同事記錄著一些紙紮背後的故事。
在他們看來,每一個紙紮的背後,都是一個動人的故事;每一個小細節,都是對愛的尊重。
團隊製作的第一件定製紙紮「溫泉旅館」,在它的背後是老闆韓小艷與她外公的故事。
沒能和外公去成溫泉旅行,這件事讓韓小艷耿耿於懷。
那時候,外公有個心愿,想去日本的和式旅館住一住,泡泡溫泉,但大家總跟他說等身體好點了就去。
到了最後,外公心愿未了就走了,這件事也因此成了韓小艷的心結。
有一天,她猛然想起此事,便想找人製作紙紮溫泉燒給外公。苦尋許久都找不到滿意的店,於是她只好自己動手。
花了好幾天時間,終於做好了一套擁有露天溫泉的小旅館。她把溫泉旅館的紙紮拿給了外婆看,整日以淚洗面的外婆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外婆看著紙屋裡的每個角落,很是滿意。院內種著外公最愛的櫻花樹,床上的被子也都是真布製作,上面的花紋都是按照外公生前被單的模樣仿製的。
韓小艷和外婆一同把紙旅館拿去燒給了外公,望著燃燒的那團火,她下定決心開啟了這段事業,要盡力把每件紙紮做得比實物還精緻。
因為美好的紙紮可以讓破碎的心靈獲得救贖,還能讓生者有力量去跨越悲傷向前走,這才是燒紙紮的真正意義。
生死之間並非完全對立,它們是可以被跨越的,而紙紮就是那座橋樑。
早在 1000 多年前,紙紮就已經成為中國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它將我們對親人的不舍與思念,帶到另一個世界去溫暖他們。
它不應該被我們遺棄掉,更應該是一種手藝傳承,文化傳承。
04
看到外國人愛上紙紮時,我想起了早先皮克斯製作的《尋夢環遊記》,電影里中所講述的那段道理:死亡並不是終點,被遺忘才是。
所謂的浪漫,其實代表著一種人間情懷,用紙紮寄託哀思。
燒紙紮不是因為底下冷,而是要傳遞溫暖。
紙紮在烈火中被燒成灰燼,為我們向遠方的親人、友人傳遞去無盡的惦念:你們一直都在。
因為有了挂念,逝去的人們才會一直活在我們心中。
也正是如此,那些紙紮,才顯得格外浪漫。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oZ_6D28BMH2_cNUgQXy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