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為什麼與孩子溝通會存在障礙?

2020-03-21     巨慧智業教育

談到溝通的問題,我相信大家都很敏感。為什麼呢?

你會發現我們用三年的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學會把話說好。好好說話,說話說的讓對方愛聽,喜歡聽,所以說話是一門藝術。

那麼我們為什麼父母和孩子溝通會有障礙呢?

你會發現移動公司有句廣告語

這句廣告語挺有趣的,叫「溝通從心開始

您和孩子有心與心的碰撞嗎?

如果父母總是把自己擺在對的椅子上,把孩子擺在錯的椅子上;

把自己擺在管理者的椅子上,把孩子擺在被管理者的椅子上;

把自己擺在奴隸主的椅子上,把孩子擺在奴隸的椅子上。

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有壓力。

最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搞得家裡雞犬不寧。

父母與孩子參與活動現場


有位媽媽有一次在現場的課堂問:「老師,我們家裡現在發生大事了。」

「怎麼了?」

她說:「我孩子今年13歲,然後在書房門口寫了一句話『此處屬於私人空間,閒人請勿打擾』」。

大家去想一想,一個家裡面搞的空氣特別緊張,仿佛隨時都有摩擦起火的感覺。

這個孩子的爸爸和媽媽都很焦慮,樊老師就跟這位媽媽說:「你有沒有發現我們父母總說自己是對的,說孩子是錯的。慢慢的時間久了,孩子就不願意主動和你溝通了。所有人溝通的大門都是從裡向外打開的,而不是從外向里打開的」。

所以我們爸爸媽媽和孩子交流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一件事情:

心像降落傘打開才有用。

如果一個跳傘的運動員,他跳傘以後忘記打開傘包,結果是什麼?一定會被摔得更慘!

溝通是除生死以外的第一件大事,所以我們做父母的必須掌握。


父母與孩子一起學習


那麼在談溝通障礙之前,先跟大家談一談溝通的重要性。

一個人學會和領導溝通,他的事業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多。

一個領導學會和下屬溝通,他的工作效率就會表現很好。

父母和孩子能夠正常地去溝通,親子關係就會越來越好。

夫妻之間注意溝通方式,婚姻就會越來越幸福。

一個人學會和自己溝通,他就相當於打開了幸福的大門。


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必須首先學會的第一點就是自己和自己溝通。

遇到問題的時候,你是先炸掉了?還是先回應這個問題?

所以我們今天探討這個話題之前先必須給大家把一個話題揪出來:我們是要看到問題背後的原因。

通過原因看到本質,也就是說,通過問題的背後找到真正的原因

一支筆,小狗看到會覺得它是一根磨牙棒;作家看到會認為它是靈感的存在;戀人看到或許是一種思念。當所有人都不在的時候,這支筆代表著空性的存在。也就是說你看它是什麼,它就是什麼。你與它連接的價值代表了它的價值。所以問題的背後根本不是問題的本身。

家長們互相握手溝通


父母和孩子溝通障礙的背後,是沒有先把孩子內心的心結幫他打開。這是最重要的!

一個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都不如名師點悟,名師點悟都不如自省自悟,自省自悟都不如帶著自己的能量進入了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才會打開自己的心門願意和你去溝通。

我們經常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我們家孩子要小一點,在他六歲之前,我常年在外面做演講,也沒有機會給予孩子更多的溝通的一種機會。

有一天,我就發現我們家孩子這個嗓門聲音很大,跟他父親說話的時候還是不太注意。我就有點著急,然後他媽媽脾氣就特別好,性格也很溫和。和孩子溝通特別注意方式。我就問他媽媽:「孩子為什麼和你溝通和我溝通是兩個概念?」然後我們家太太說:「你要跟他有高質量的陪伴」!

慢慢我後面就發現,以前孩子說:爸爸來陪我玩積木做遊戲。我就陪在他旁邊玩,有時候還會拿著手機看。但是你會發現孩子會說:爸爸跟我玩能不能好好玩呀?能不能把手機放下。當我把手機放下以後他就會玩得非常盡興!

這個時候我與孩子之間就出現了一種高質量的溝通。

認真學習的父母


去年給自己放了個小假,帶著孩子還有幾位家長的孩子一起自駕游去西藏。整整28天。我們去了玉樹翻過了唐古拉山脈,經歷了半夜下大雨,在路途當中,洪水石頭都從山上掉下來,一路特別的驚險,孩子在後面坐著就說:「爸爸快走快走快走。我們一定要到達目的地」。

在過年的時候我問孩子:「你今年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什麼時候最開心啊?」他沒有說吃冰激凌很快樂,他也沒有說干別的事情很快樂。他說:「去西藏讓我很快樂!」從西藏回來,孩子真的長大許多!

所以旅行是什麼?旅行是一種高貴的認知。當一個人學會和大自然去連結的時候,他就會擁有熱情,一個沒有熱情的人是因為他缺少和大自然萬物連接的機會。建議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階段帶孩子有一次特殊的旅行。

在吃飯的過程中,在登山的過程中,你推我我搡你,打鬧的過程中就會連結的很好

在溝通時語言表達不是最重要的,要有行為和肢體的連結。

會溝通的孩子

擁有機會和創造財富的能力都會比一般孩子強

他只有打開自己的內心

他越放鬆越平靜越寧靜

他將來和別人連接的能力就會越強

女兒與父親久違的擁抱


父母要去打開孩子的心結,給予孩子們高質量的溝通與陪伴!

要讓孩子從不敢上台,到勇於上舞台分享,最後不願意下台,有質的飛躍!

父母成長一小步,孩子進步一大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oDedAHEBnkjnB-0z-7g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