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又出新「魔圈」,老二總比老大「精」,原因無非這幾點
閨蜜倩倩家有兩個孩子,現在都上幼兒園了。我經常去她家做客,也很喜歡逗兩個寶寶玩,一次倩倩問我有沒有覺得老二要比老大「精」,我仔細回憶了下還真是這樣。平時逗孩子們的時候,大寶總是害羞的跑開,二寶卻能跟我一問一答的,說活的語氣活像個小大人。
為此倩倩感到納悶,按理說大一點的孩子應該更懂事,怎麼老二看上去要更「更聰明」些呢?其實不光倩倩,現在很多二胎家庭都有這樣的現象,明明是在同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可連個小孩的聰明勁就是不一樣,而且還是年齡小的更「精」,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事實上,即使是同一個家庭的孩子,大寶和二寶的成長經歷也不完全一樣,之所以大多數二寶看起來比大寶更「精」,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寶媽們快來看看你家是不是這種情況。
原因一:多數家庭放養「二寶」
大寶出生後,父母們都還是新手,做什麼事情時缺乏經驗,但有足夠的耐心,所以幾乎大寶的所有事情,父母都會參與進去,對老大的管教也會更嚴格些。而有了二寶後,家長們也從新手變成「老手」了,知道什麼事情可以不管,因此會讓二寶自己去處理,對老二實施「放養」措施。
老二比老大多了自己處理事情的機會,也會比哥哥姐姐更自我些,遇到什麼事情會更加沉著冷靜,性格方便也會更加活潑。
其實無論大寶還是二寶,家長都應該適當的「放養」。教會孩子什麼是對錯容易,但如何判斷對錯是需要實踐的。所以如果影響不大,父母最好多讓寶寶自己做決定,即使知道這樣做的結果不好,也要讓小孩經歷一次,出來的效果可比語言教育要更令人印象深刻哦。
原因二:父母積攢了育兒經驗
小孩子的性格離不開後期培養教育,新手爸媽們在培養大寶時通常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期間也走了不少彎路。但對待二寶就不同了,有了之前的教訓,家長們可以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因此說兩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一樣,這點我並不贊同,因為他們享受的教育質量就有所不同,而且老二往往「待遇」更好,因此他們比哥哥姐姐更「精」這點就不難理解了。
雖然兩個孩子的教育水平不一樣,但家長們也不能總拿老大去「試探」,然後把「糾正」過的教育方式放在老二身上,這樣是不公平的。特別是有了二寶後,兩個寶貝更應該公平對待,讓孩子和父母一起共同成長,這樣才更有助於家庭和睦。
原因三:二寶往往更努力
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比較,就算親人之間也是如此。每個小孩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同和表揚,尤其家裡有兩個寶寶時,這種比較的現象會更明顯。老大比老二早出生,會比二寶先學會走路、吃飯、說話等等。很多做弟弟妹妹的不甘心落後,因此會更努力的學習,更善於觀察父母的一舉一動,所以成長的速度可能更快。
這雖然是件好事,但如果兩個孩子之間比較的情緒太大,還是會影響彼此之間的感情。所以當家長發現這種情況時,應當出手解決了。平時不要總是只表揚一個孩子,就算另一個做的不好,也應該鼓勵多於指責,維護好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讓他們都能快快樂樂的成長。
總的來說,大多數老二比老大「精」跟智商真沒多大關係,基本都是受生活中各種各樣細節影響的。作為父母的我們,最該做的就是調解好孩子們之間的關係,儘量公平對待,還有千萬不要拿孩子們作比較,畢竟無論哪一個,都是自己的心頭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