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不想上進,怎麼了

2019-09-24     IT網絡時代

前兩天在知乎上看見一個熱門話題:為什麼有的人年紀輕輕就沒了上進心,躲在舒適區只想安逸地生存?

我以為在雞湯盛行的當代,評論區對不上進的人肯定是批評聲此起彼伏,然而獲贊較高的幾個回答,卻恰恰相反,著實讓人吃了一驚。

因為在這個成功學大行其道的社會,那些不上進的人,往往都會被貼上「混吃等死」的標籤然後招致數不盡的白眼。

其中獲贊最高的一條漫畫,更是引起了廣泛討論,引人深思。

圖片來源:微博用戶@onlyanose

自古以來井底之蛙帶給我們的印象就是一個固步自封、不思進取的角色,但是這張圖中的青蛙卻因為它的「不上進」而躲過一劫,不得不讓人感慨萬千。

漫畫終究是漫畫,回到現實中來,或許年輕一代活在井裡的很多,但是沒見識的市井小民一定很少,那些留在井裡的,未必就是不上進,而是一種選擇。

我們從小到大經常聽到一些論調:你現在不好好努力,將來可怎麼辦?一定會後悔的。亦或是年輕人的眼界一定要遠,你現在滿足了安逸的舒適圈,將來面對未來的變化就會後悔,年輕人一定要上進,要學會跳出舒適圈。

這種聲音本質上是沒毛病的,奮鬥永遠都應該是人生的主旋律,但是出問題的是,我們該如何定義「上進」。

小李和小徐是我的髮小,小李大學畢業後去北京發展,幾年摸爬滾打混上了小總監的位置,月薪兩萬多。

小徐選擇留在老家,朝九晚五,錢不多但也夠花。

跟長輩聊天的時候,很多人就說,你要學小李啊,要上進,要出去闖一闖,別天天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享清福,最後跟那個小徐一樣,讀了名牌大學,回來只想著老婆孩子熱炕頭。

可是他們不知道,外人眼中時尚又小資的小李,工作高壓導致身心俱疲,錢也攢不下來多少,不知道和我哭過幾次。而他們眼中「不上進」的小徐,也並非不上進,每年都在考職業證書,學習英語,絲毫沒放鬆過對自己的要求。

我在想,我們的教育,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偏差?年輕人懂得找份普通的工作自食其力,就叫做沒有上進心?尋找一個舒適區安逸的生存就要被人指責?

在我看來,真正的上進是在認清自己和現實後作出源於內心的選擇。每個人的生活模式和人生目標是不同的,在上不上進這個問題上,就更沒可比性了。

永遠不要把受虐當成上進,上進從來都不是跟別人比有多累、多苦、多心酸,上進是認真工作並熱愛生活。

早些時候,看過一首小詩,講的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區,不必刻意的去跟別人比,在這也分享給大家。

其實生活就是這樣,最重要的還是要明白自己該做些什麼,無論是選擇打怪升級,痛並快樂著,還是自然隨性,順勢而為,只要自己開心就好。

錯的是我們總愛強迫一個想安逸的人懷有上進心,或者把一個有上進心的人踩在腳下,硬生生把他的慾望掐滅。

《銀魂》里有一句著名台詞:「和你們這些闊少不同,我們這些屁民光是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了!」

所以不要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價一個人上不上進,你不是他,你更不懂他,有些人的小目標就是一個億了,而有些人,窮其一生,只是為了步入自己眼中的舒適區。

您壯志凌雲,勵志進取,我為您鼓掌。

我甘願做一個普通的市井小民,也請您尊重我躺屍的權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nh2Icm0BJleJMoPMk5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