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完家長會後,如何轉達老師對孩子的評價,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2019-11-13   育兒有故事

現在這個時間點,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期中考試完了,緊接著的就是召開家長會。

家長會上肯定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考得好的同學家長一定春風滿面,還有可能被老師請上講台分享成功經驗。考得差的同學家長一般都愁眉苦臉,很有可能被老師會後單獨留下挨批。

家長在學校開完家長會回去後,一般有四種做法:

第一:在學校得了表揚的家長也回去好好表揚孩子。

第二:在學校挨了批評的家長也回去狠狠批評孩子。

第三:表現一般般的孩子,家長回去就給孩子一頓說,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出色、優秀,你就一個閃光點都沒有。

第四:不負責的家長,參加了家長會也等於沒參加,回去也沒什麼和孩子溝通的。

家長會是家長有效了解孩子在學校表現的重要途徑,也給家長和孩子提供一次最好的溝通契機。老師如實把孩子在校的情況告訴父母,並不是為了讓父母教訓孩子的,而是希望父母和老師共同幫助孩子改進。

所以父母在反饋給孩子之前,一定要認真動動腦筋。首先要考慮的是,轉達的方式孩子是否能接受?然後就是轉達的語言會激勵孩子上進,還是會讓孩子一蹶不振?

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那本書里,就和我們分享了兩個她自己開女兒家長會的故事。

第一次是她女兒圓圓讀四年級的時候,老師和她反應圓圓成績很好,但有時不認真聽講,有些驕傲,還頂撞老師。尹老師回家後就直接和女兒說了她這三點毛病。

結果圓圓一聽,就非常大聲的分辨,說自己從沒頂撞過老師,也沒有驕傲。尹老師見她態度不好,就有些生氣的批評她說:「那為什麼老師會那麼說,你一點都不反思,就知道嚷嚷。」

這句話讓平時很少哭的圓圓徹底失控,哇地一聲就開始哭了。尹老師發現是自己操之過急了,然後抱著圓圓,好好安撫她並讓她回憶一下到底是什麼事情讓老師會留有這樣的印象。後來才知道,原來那個老師本身素質就不是太好,圓圓只是在課堂上說出自己的意見而已,並沒有過分。

了解實情後的尹老師趕緊給圓圓道歉,然後和她深入的交流了這個問題,並告訴她在以後,再碰到這種老師時改如何做。

從此以後,尹老師就覺得,家長會上的話不能原樣帶回給孩子。到後來圓圓讀高中,又一次家長會。老師反饋說圓圓成績很好,就是數學這一科拖了後腿,希望他們能想辦法提高成績,並把基礎知識打得更紮實些。

尹老師經過再三思量後,回家和圓圓說:「老師說你這幾次數學雖然考得不是很理想,但她覺得你在數學方面很有潛力。」

圓圓不太相信,尹老師就接著說:「你的老師數學教的那麼好,又帶了那麼多學生了,她說你有潛力就一定不會看錯的。老師還說,讓你先不要著急和同學比成績,要自己踏實下來,認真跟著老師的教學走,把基礎知識學得更紮實些。」

經過一番勸說,圓圓開始真的相信自己數學其實很有潛力,心理方面的自信建立好了,就能去除焦慮,踏實的努力了,結果真的大有進步。偶爾沒考好的時候,尹老師就暗示孩子,你的數學是有潛力的。到後來,圓圓的數學就真的在班上名列前茅了。

所以育兒真的是有方法的,優秀的孩子背後90%的可能,站著一個優秀的家長。

家長會後你回家對孩子說的話里,其實藏著孩子的未來。

家長會一般是安排在期中考試後,這既有對前半學期不足的總結,又有對下半學期學習的安排。聰明的家長一定會抓住這個節點,幫助孩子解決現有的問題,讓孩子在下半學期的學習和考試中迎來一個飛躍。長期堅持下去,孩子的未來肯定前途無限。

1、切忌開完家長會一回家就打罵孩子,解決問題才是根本

很多家長在學校受了老師的批評,就會覺得是孩子讓自己丟了面子,在路上就會氣憤不已,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教訓孩子。這些家長往往平時就不太關注孩子的學習,聽了老師的「告狀」後,不去想如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也不去反思自己平時是否對孩子有足夠多的關注。只想著收拾孩子一頓為了自己出一口「惡氣」,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讓孩子變得更糟糕。

孩子比較敏感又脆弱,挨了家長的訓,會憎恨老師,厭惡學校,也會讓孩子在學習上失去上進心和內動力。所以即使我們發現孩子在學校表現不佳,成績不好,也不應該打罵孩子。

首先要和老師好好分析交流一下,儘可能的找到問題的源頭。孩子不可能憑空就出現問題,如果出現了一些問題,也肯定是一些長期的不良癥結沒有得到解決,或者出現一些外在因素影響了孩子。

我們當務之急是要取得孩子的信任,讓他願意打開心扉和你講出他的想法,我們才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也只好解決好了問題,孩子的狀態才會變得越來越好。

2、這兩句話一定不要對孩子說

「別人家的孩子都很好,就你問題多」

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優缺點,只是人天生就有「揚長避短」的本能,導致父母太容易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而不太容易發現缺點。所以這樣和孩子說話不僅不客觀,而且容易打擊孩子的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

「下次我不去開家長會了,讓你爸/媽去」

也許父母說這句話的初衷是想刺激孩子努力上進點,但往往就是因為這一句話,孩子就會陷於焦慮和傷心中。表現不好,自己本來已經難過,只是苦於自己不能脫離困境,現在父母又這麼來打擊,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這樣的父母雖然沒有打罵孩子,但語言暴力也同樣傷人,孩子得不到自己最信賴的人的認可,自卑之火就會燎原,長久下去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關注@育兒有故事,每天將為您分享更多實用有效的育兒經驗、育兒知識,助力孩子全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