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孩子班主任在群里發了這樣1條長消息,治好了我的焦慮

2019-09-09   小公主變形計

小娟的女兒今年剛上一年級,臨下班前她火氣火燎的跑到我旁邊:

「姐,這孩子剛上學,我也沒經驗。成天忙忙叨叨的,剛想起來明天就是教師節,咋辦?我什麼禮物都還沒準備呢!快給我支支招吧!」

她這緊張的樣子讓我想起了兩年前的自己。那會兒為了陪伴孩子,我沒有上班,時間比較充裕。提前好幾天就已經開始跟幾個好閨蜜去探討教師節的過法。

你以為這樣我就能夠胸有成竹?

不,你錯了。

閨蜜的孩子們在不同的學校,公立和私立的做法也不一樣,幼兒園階段和小學階段也不一樣。

閨蜜甲的兒子上的是私立幼兒園。

她說,去年給孩子老師發了一個微信紅包。可她剛說完,閨蜜乙就趕緊攔住了:

送紅包?還是算了吧!現在很多學校都明令禁止老師收紅包、收禮!

一旦老師被舉報有類似的行為,連教師這份工作能不能保得住都難說!

這樣做會害了老師,就是在弄巧成拙啊!

那你說怎麼辦?甲反問!

今年女兒上二年級的閨蜜乙說,「送禮是不行,但是小禮物是可以表達心意的。

我閨女奶奶家不是在郊區嗎?自己院裡種了有兩棵梨樹,接的梨又大又甜,還吃不完。我就提前給熬了梨膏,幾十斤才能熬一斤呢。關鍵是潤喉還能止咳。

去年,我就讓閨女給老師帶了兩瓶兒梨膏去……」

聽起來真不錯,可是這順著這思路,要想走這個路數,一來得有資源,看起來用心還不是用錢來標價的,二來還得自己有技術啊。一般人真來不了,至少我來不了。

閨蜜丙孩子大一些,今年開學已經上五年級了,長得乖巧還懂事,學習也好。

她聽完甲和乙的做法只搖頭:「你倆這真是為孩子沒少操心啊,我們家孩子我從來不管,都是她自己弄。

去年我記得她是給老師畫了一幅油畫,前年她好像是給老師寫了一封信,還被老師當成範文,在班裡念來著!

哇,這真是我想要的樣子。孩子的老師過教師節,要表達感謝,孩子自己來當然最有意義啦。可惜呀,那會兒我的孩子剛上一年級,也沒啥才藝,更沒啥能拿得出手的手藝。

所以,你聽出來了吧,當時的我,聽得越多,顧慮越多,甚至內心都有點小自卑了……

直到我看到了孩子的班主任在群里發出的這樣一條微信:

各位家長,明天就是教師節了。我也是做媽媽的人,我家也有孩子正在上小學,所以我特別理解各位要迎來孩子上學後的第1個教師節的心情。

我首先聲明:千萬不要給我發紅包,千萬不要給我送禮。更不要逼著孩子給我做禮物,你們的心意我心領了!

我最想要的禮物,是各位對我教學工作的支持,包括:

我發在群里的通知都很重要,請各位仔細閱讀。

一年級最重要的是幫孩子建立習慣,請大家百忙之中務必抽出時間幫助孩子建立預習和複習的好習慣。

讓孩子自己收拾書包,帶齊所有的學習物品。第2天要上交的作業、回執、飯費等,請一定囑咐孩子帶好。

不遲到,不早退,需要請假的,各位請提前跟我溝通,一定不要讓孩子帶病上課。

孩子剛上學,安全意識還有些淡薄,請各位在家裡一定多囑咐孩子不瘋狂打鬧,上下樓梯要慢行,靠里走。

各位家長,大家在家多跟孩子交代這些,多花點時間和心思幫助孩子適應學習生活,就是對我工作最大的支持,也是送給我的最好禮物。我先謝謝大家了!

我的那顆焦慮的懸著的心是在看著老師的這番話之後才放下的。遇上這樣開誠布公的誠懇的老師,絕對是人生的幸事。

不過轉念一想,其實真是這樣——做家長的,與其只在教師節這一天花心思琢磨「禮物」,不如在平常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孩子的學習習慣好了,學習效率上去了,老師就省心了,也開心了。

再沒有什麼禮物,比家長和老師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了,共同引導和陪伴孩子的成長更好了!

小娟聽完這話,臉上還有一絲疑惑,我知道他還是有點點不放心,生怕自己被別的家長比下去,成了人群中的「異類」,拉了孩子的後腿。

你是不是也跟她一樣?

不妨再看看老師的那段留言吧,做好家校共建,時光真的會給你答案,也會給你信心!

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也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的媽媽,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關注孩子的心智成長。我相信,做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和不斷修煉的。歡迎您關注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