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美爾出現後的2000年,除高度發達的文明,這片土地還發生了什麼

2019-07-19     扯歷史的蛋

6月份我們大篇幅的講了公元前2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崛起的蘇美爾文明。今天,我們從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612年,看看這片土地2000多年中還發生了哪些事。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公元前3000年前,在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城市開始蹦出來。早期的美索不達米亞城市走有著某種社會主義路線;當時的農民需要把他們種的糧食貢獻到公共糧倉里,而其它類型的從業者,比如手工業、建築工、金屬製造工等會得到統治者為他們發的糧食或飲料作為報酬。

然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這些城邦並不是在和平發展。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問題之一,就是這些城市與周邊國家之間不斷的衝突與戰爭。在這些對決中,蘇美爾人的城邦獲勝了,這些厲害的城邦是什麼樣的呢?讓我們拿一個城市作為參照,吉爾伽美什的家鄉烏魯克城。

烏魯克城遺址

烏魯克城是一個擁有灌溉系統且被高大城牆圍繞的城市,城市中有兩座巨大的標誌性廟宇。這些神殿最初由祭祀掌握,因為他們自稱有能和神靈溝通的能力。這是個有用的天賦,因為美索不達米亞的神靈不但情緒化,而且還非常的尖酸刻薄。

烏魯克城復原圖

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並不是兩條非常稱職河流,他們即不準時漲水也不方便灌溉。為了讓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利於灌溉,蘇美爾人要用上很多奴隸修建灌溉系統。然而這並不能改變兩河河水兇悍、捉摸不定、難以駕馭的本質,洪水依舊還來得猛烈且毫無徵兆。

蘇美爾人的水壩

根據《吉爾伽美什史詩》中記載,有次人們僅僅因為太吵使得神明無法休息而得罪了神明,於是神明決定用洪水消滅所有人。這個地區經常在毀滅性的洪水和可怕的乾旱之間搖擺不定,致使蘇美爾人相信他們的神明非常隨意而且反覆無常。如果哪位祭祀有能力通過宗教儀式來安撫神明,那麼他將非常受人愛戴。

吉爾伽美什史詩(局部)

在蘇美爾城市出現第一個廟宇的一千年之後,一個與之競爭的建築出現了---宮殿。宮殿的出現讓社會發展的責任從神明轉移到了國王身上。這些被選作國王的人,通過和城邦寺廟裡的高等級女祭司「神聖的婚姻」,在宗教上獲得了部分地位。慢慢的,祭司的職責就轉移到了國王的身上;最終,國王乾脆就稱自己為祭司了。

吉爾伽美什

我們是如何得知國王與女祭司「神聖的婚姻」的呢?因為蘇美爾人在這方面給我們留下了書面記錄!美索不達米亞的事件是由楔形文字書寫的。但最開始創造楔形文字可不是為了寫情詩,而是為了記帳。最早的大部分的楔形文字都是記錄小麥和山羊的,比如多少的小麥換了多少只山羊。

楔形文字所刻的房產交易記錄

現代人對於文字重要性的認識已經被日常的使用所淡化了。但是在蘇美爾文明的那個時期,書寫和閱讀並不是人人都會的。在蘇美爾早期的社會階段,社會秩序相對還是比較平等的;但文字的出現拉大了不同階級之間的差距。同時由於文字的使用方式不斷發展,不再是單一的記錄交易而是開始記錄事件,真正的歷史也就誕生了。

楔形文字記錄事件

為什麼這種文字會在美索不達米亞出現呢?因為美索不達米亞肥沃的新月平原,除了肥沃什麼都缺,為了得到製造工具的金屬和用來雕刻的石頭還有用來燃燒的木頭,美索不達米亞必須要進行貿易。貿易令美索不達米亞發展成了世界第一個有領土概念的王國。

刻有運送木材的蘇美爾石雕

然而這些蘇美爾城邦的輝煌止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可能是因為乾旱和河流的改道或是土地鹽鹼化,導致蘇美爾的城市越來越衰弱。最終游牧民族入侵和征服這些城邦,並在蘇美爾人的城邦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城市,這些後來出現在這裡的文明,我們稱它為古巴比倫文明。

古巴比倫空中花園

古巴比倫的城邦和之前蘇美爾的城邦很相似,城中都有寺廟,事件和交易都由楔形文字書寫。但是他們在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上很不同。首先,早期的蘇美爾式的社會主義原型被一些看起來像私有企業的單位所替代。農民只要一部分糧食貢獻到糧倉里,剩下的部分可以自己保留;只要他們上繳一部分收入,也就是向國王繳稅。稅的產生對於社會秩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至此,人生不能避免不再只有死亡還多了稅務。

另一方面,由於游牧民族部落的首領變成了正式的國王,他們對外征伐的意願卻沒有停止。他們試著朝向他們的城邦之外擴展勢力,還試著把自己的權力過繼給他們的兒子。

古巴比倫擴張

這時期最著名的君主是漢謨拉比,他在公元前1792年至1750年統治著古巴比倫王國。讓漢謨拉比變得出名的是他制定的法典,法典基本上涵蓋了當時能遇到的所有事情。比如該給趕牛人多少工資,對傷人一隻眼的懲罰是摘掉傷人者的一隻眼。漢謨拉比法典里也有些極度不合理的規定,比如如果一個建築工建了一個豆腐渣房子,然後房主的兒子死於房屋倒塌,對於這種情況的處罰是處決建築工的兒子。

漢謨拉比法典

儘管像巴比倫這樣領土的王國比以往任何城邦都要強大,同時也有可能是當時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但古巴比倫王國實際上並沒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強大。

那時古巴比倫王國的情況是,不但依賴平民上繳稅款,還讓他們勞動和參軍。這都讓這些底層人民不太喜歡他們的國王。所以如果這些人看到游牧民族正在入侵,他們並不會很頑強的進行抵抗,在他們心裡覺得變更了統治者也許會給自己帶來更好的生活。最終古巴比倫他們步了蘇美爾的後塵,被游牧民族加喜特人統治了。

加喜特王朝

然而加喜特人的統治並沒有多久,一個新的侵略者出現了。我們稱他們為亞述人;亞述人對美索不達米亞殘暴的統治可是實至名歸的,但是亞述人給了我們世界史上早期的,也可能是最重要最穩定的權力結構---帝國。

亞述帝國

在亞述帝國中,阿舒爾是他們偉大的神。在亞述人的信仰中認為只有不停地侵略,世界才不會結束;如果停止了侵略,世界末日就會到來。

亞述人崇拜的阿舒爾神

於是從公元前911年亞述人在兩河流域站穩腳跟後,就開始整頓軍隊,向四面擴張;直到包括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地中海東岸,甚至在公元前680年擴張到了埃及的轄區,這得益於他們有世上從未有過的殘暴統治和有效率的軍隊。

亞述人軍隊

亞述人的軍隊非常殘忍,他們會驅趕數十萬人,讓他們和自己的文化以及家庭分離。還會把技術工人帶到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同時他們會切掉反叛者的肢體,特別是會切掉鼻子和刺瞎眼睛。

亞述人對叛亂者的刑罰

亞述人的帝國擴張到了家鄉之外,創造了國家管理上的奇蹟;但由於亞述帝國有著多元文化和多種民族,這讓亞述帝國很難做到同心一致,導致帝國內部叛亂四起。同時由於亞述人的世界觀建立在僅打了一場敗仗世界就會毀滅的觀念之上,那麼一場敗仗之後亞述人的帝國也會隨著他們的世界觀崩塌。在公元前612年,亞述人的都城最終被攻陷,亞述帝國也到了結束之時。但亞述人關於帝國的理念並沒有隨之消失,反而才剛剛開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n-lgEWwBmyVoG_1ZgtQ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