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美國、德國能夠代表如今運動鞋科技的最高水平,那麼毫無疑問,義大利則是皮鞋工藝的巔峰象徵,作為男性的主要鞋履選擇,來自這兩個國家的品牌承包了大多數或年輕或成熟的男人們的鞋櫃。
但就像美國不只有運動鞋,也有叫得響的皮鞋品牌那樣,義大利當然也有不少運動鞋品牌。
說到起源於義大利的運動品牌,我們立刻就會想到 Kappa、FILA(被中國品牌收購)這兩個在近年來憑著大熱復古潮流而煥發新機的運動老牌。
然而,如果是以今天的 sneaker 運動鞋的主題來說,這兩個品牌似乎也差那麼點意思,不具有太多的典型性。
所以,義大利的 sneaker 還有誰呢?
也許有大點年紀的人應該會想起而今非常低調的一個牌子 diadora。
沒錯,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在葉子看來 最能夠代表意式流派 sneaker 的經典。
現在聊到 diadora,絕大多數年輕人都會一臉茫然,反而可能是那些已經穿起皮鞋的人對它會充滿回憶,特別是那些 70 後的體育迷長輩,在他們的那段激情歲月中,它的地位甚至會高於 Nike 和 adidas。
事實上,diadora 是最早就進入中國市場的一批外國運動品牌,資歷也要比 adidas 和 Nike 更早,只是由於各方面原因,讓它現在在國內的名氣不見經傳,就算是知道這個牌子的,也不知道 diadora 國內其實也是有線下店鋪的。
diadora 誕生於 1948 年,由創始人 Marcello Danel 在家鄉義大利的聖馬可城創建,因為這裡以製鞋工藝著稱,早前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曾是義大利軍隊的軍鞋供應補給的地方,所以後來也被稱為「運動鞋矽谷」。
Marcello Danel 在繼承自己家鄉傳統製鞋技術的基礎上,打造出來了 diadora。
最初的 diadora 藉助了戶外運動的火熱契機,主攻登山與滑雪鞋履。
到 70 年代,diadora 成功「簽約」當時的網壇傳奇人物,來自瑞士的「金刀」 比約·博格,五連冠的壯舉不僅讓世人記住了這位網球天才,也讓人留意到了他腳下的 Diadora,在世界範圍內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diadora 也與 比約·博格 合作推出了著名的「金刀博格」系列鞋款,採用優質頭層牛皮打造的鞋面,還加持了雙密度的 PU 材質,令該系列鞋款具備了出眾的防滑性和耐用性能,深受大眾的喜愛。
這一系列設計風格也延續到了現今,例如品牌的 Game low 鞋款上,就可以看到 diadora 身上經典的網球基因元素。
而讓 diadora 真正擁有競技體育球鞋霸主地位的,則要到了 1975 年,品牌開始正式進入足球領域,也是從這時候開始,diadora 才逐漸被我們國內的觀眾了解和熟悉。
相信國內 70、80 後足球迷最初接觸的足球比賽都是意甲,那時候的意甲是最具影響力的職業足球聯賽,而幾乎當時聯賽中的頂級球星簽約的都是 diadora,包括 范·巴斯藤、貝克爾、基恩、維埃里、因扎吉等人。
以及第一位獲得世界足球先生的義大利人,被稱為「憂鬱王子」的 羅伯托·巴喬。
羅伯托·巴喬 簽名鞋款 Diadora Baggio(復刻版)
跟隨著球星們精湛球技一同映入中國觀眾眼帘的,還有他們腳上 diadora 的 Logo,自此以後,也開始逐漸在國內流行起來。
不過,就跟意甲聯賽的命運一樣,因為各種足壇風波而日漸式微,diadora 也由於自身未能及時跟上時代的步伐,再加上眾多運動的崛起衝擊之下,變得寂寥無聲。
- 慢而精的另類 sneaker
現在的 diadora 除了贊助活動之外,已經少有涉及到競技體育中,更多的是作為潮流,休閒鞋履,尤其是「紳士便鞋」。
稍微注意一點,你會發現,在每年的 Pitti Uomo 上,如果不是穿著皮鞋出現的紳士,那麼他的腳下有超過一半的可能就是 diadora,在展會上的受歡迎程度也超過的 Nike 和 adidas 這兩大巨頭。
diadora 能夠如此備受紳士的青睞,則是源自於他們對品質的共同苛刻。
說 diadora 潮流,其實也不會那麼「潮流」,反而更像是當今一個鮮明另類的 sneaker 品牌。
上面葉子就說了,diadora 屬於典型的意式流派。
它主打的是義大利傳統製鞋技術,大部分都堅持手工製作,選取優質的原材料,通過工匠源遠流傳下來的手工技藝,以古老的木製模具方式進行生產,講究慢工細活,這對於需要批量生產的運動鞋,以及放在當今這個追求快速疊代的背景環境中來說,這都是很難想像的。
而且 diadora 的風格設計很少會盲目的追隨潮流趨勢,在注重輕量化的今天,它多數鞋都保持在 250 多克的重量,比較重,算是一個頑固的另類了。
對於這一點,可以說理解成是匠心精神,也可以看作是不懂變通,這主要取決於你的風格角度。
在很多年輕緊跟潮流的 Sneakerhead 眼中,因為生產方式造就的較高價格,以及產量少的特點,diadora 並不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它的多數鞋履 ,你都可以在市場上都能夠找到類似的替代款,例如 New Balance 的很多款式風格就跟 diadora 會比較接近,似乎沒必要花更高的價格。
可也恰是如此,它才會更備受紳士們的青睞。
diadora 以無出其右的質感與工藝所勾勒出的意式美學精神,更能感動那些無暇於潮流,只品質的風格人士,讓你體驗到更為高端的運動生活概念,作為便鞋來穿,一點都不落下紳士所需要的精緻需求。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diadora 的「石洗工藝」(Special Stone Washed)。
這是一種特殊的復古做舊技術,通過石材清洗,打蠟,磨損等工序處理過後,鞋款的表面會呈現「顏色不均勻」的氧化般效果,質感比原來變得更加古樸粗糙,為鞋履的整體風格帶來了濃厚的古典韻味。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雖然 diadora 的鞋型會跟 New Balance 比較相似,但在直接的觀感上,兩者卻顯然不同,前者的色澤質地會更「舊」一點。
而今的 diadora 也有了為了順應時代變化而推出的 Sportswear 系列,這是品牌入門款級別的選擇,價格比較低,但嚴格來說,工藝性也沒有那麼足,在裡面你很難領略到品牌美學內涵典型。
在葉子看來,最能夠體現 diadora 的精髓所在的,是 Heritage 系列。
diadora Heritage 是品牌是以 70、80 年的慢跑鞋、訓練鞋為基礎原型而打造的高端復古系列,全部在歐洲採用手工技術製作生產,還原了品牌細膩、優雅、復古、高級的經典特質。
Heritage 系列裡面最知名的款式莫過於 N9000 了。
N9000 是品牌以原來的足球訓練鞋為原型基礎打造,屬於如今典型的復古慢跑鞋輪廓結構,整體較 NB 的鞋款來說,鞋身更加飽滿,鞋頭也微翹一點。
最與眾不同的是 N9000 的鞋身搭載了油皮、麂皮、尼龍網面等多種結構材料,彼此結合在一起,有了一種時下流行的拼接解構的味道,同樣經過了石洗工藝的處理,散發出濃濃的迷人復古味道。
不過,葉子個人則更喜歡 Heritage 系列裡 1975 這雙鞋。
1975 是以慢跑運動鞋為基礎開發而來的,在工藝品質上跟 N9000 都沒用太大的差別,一樣也都經由石洗工藝處理過。
可相對之下,1975 的鞋型輪廓不會那麼飽滿,楦型偏長的同時更叫稜角分明,鞋面不同材質的使用相對較少,因此也造就了 1975 在兼具誘人復古感的同時,也會清新時尚很多。
總結來看,diadora 不像是一個當下的 sneaker 品牌,它不夠快不夠潮也不夠「知名」,但它算是優缺點十分顯著。
如果你也無意於潮流的變化,熱度的高低,更像探尋到一雙優質的 sneaker,那麼我想像 diadora這樣尊重工藝與品質的牌子,必定會給你帶來更多的認同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mWUa8G4BMH2_cNUgzJs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