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 | 信息技術為媒,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再造行業發展新模式

2019-08-26     昆報經濟

近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聯合下發了《關於申報2019年省級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的通知》,專項支持3個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類項目。

其中,雲南省工業網際網路公共基礎支撐平台項目投資主體為雲南能投信息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是工業網際網路基礎支撐平台;雲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和雲南省鋼鐵冶金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投資主體分別為雲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和雲南昆鋼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工業網際網路行業應用平台。

近年來,雲南省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融合創新為主線,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落實傳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綠色產業精細化、科技成果產業化、服務產業平台化、信息產業基地化,推動轉型升級。

2018年以來,以打造智能製造和服務型試點示範等為著力點,雲南省積極探索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出台《雲南省工業網際網路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啟動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明確至2020年,全省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平台、安全」體系基本建立,煙草、有色、綠色食品等重點行業骨幹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三化」改造取得實效,製造業重點領域數字生產線、數字車間、數字工廠標杆示範成效明顯。

企業上平台應用及資源匯聚共享取得突破性進展,工業網際網路產業體系基本構建,工業數字經濟培育初見成效,轉型升級邁上新台階。在此基礎上,一批建設成果不斷湧現。

昆鋼入選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項目和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試點示範項目,新增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9戶,實施智能製造示範項目20個,5戶企業入選第二批國家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數量位居西部省區首位,為全省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工業網際網路公共基礎支撐平台

搭建工業資源分配的「前店」「後廠」

本次入選的雲南能投集團所屬企業雲南能投信息產業開發有限公司(下稱「能投信息公司」)的「雲南省工業網際網路公共基礎支撐平台」,是唯一的工業網際網路公共基礎支撐平台項目。

能投信息公司總經理劉雲表示,工業網際網路就是工業企業通過網際網路轉型升級,摒棄傳統低效益的工業模式。近年來,雲南省以打造智能製造和服務型試點示範、提升「兩化」融合水平為著力點,主要在冶金、能源等領域探索建設「工業雲平台」和「工業大數據中心」,著力推進「數字雲南」建設。

在此背景下,能投信息公司自主開發建設的「雲能雲」2017年獲工信部「大數據解決方案全國百強」,2018年數字能投工業網際網路App入圍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App優秀解決方案,在工業網際網路研究探索及建設方面打下堅實基礎。

雲南能投集團「能源雲」運營監控平台。

劉雲介紹,此次入選的工業網際網路公共基礎支撐平台核心就是打造一個工業雲平台,實現企業上雲、資產上雲及能力上雲。

上雲後,企業可通過網際網路改造現定單元,全體系改造車間工廠,形成製造協同、供應鏈協同、服務協同等。比如,傳統的家具企業大多按照既定圖樣進行生產,如果客戶有定製需求,則面臨沒有設計圖、板材無法組合等問題。上雲後,企業可在雲平台尋找相關服務。接到客戶訂單後,將設計、安裝等環節分給其他專業企業完成,發揮供應鏈角色。「簡單來說,就是打通了上下游環節,打造從生產到銷售的全產業鏈條,相當於工業中的『淘寶』。」 劉雲說。

據悉,工業網際網路公共基礎支撐平台項目主要通過建設「前店」「後廠」及「專網」實現。

「前店」重點按照一部手機系列,建設面向企業的統一移動門戶、網上超市,助力企業上雲、設備上雲、能力及服務上雲,建立全省工業網際網路的生態體系,聚集國際國內優質資源,為雲南省工業企業提供本地化優質服務。線下重點建設「雲南省工業網際網路展示體驗中心」 展廳,集中展示雲南省工業網際網路重點領域應用成效、先進技術創新示範及產業生態發展態勢。

「後廠」為線上重點搭建工業雲平台、工業大數據中心、工業物聯網數據中心等服務基礎設施。線下重點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與「三張牌」、煙草、化工、有色等各行業智能生產線以及數字車間的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製和服務化延伸等應用模式。

「專網」通過「前店」與「後廠」的整體建設和運營,推動雲南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台上接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節點,下連全省地州(市)工業網際網路節點,橫連全國各省市工業網際網路節點,並立足雲南區位優勢,輻射南亞東南亞,拓展跨區域、跨行業融合創新模式。

在此計劃下:

2019年

能投信息公司將圍繞「前店」建設,年底初步形成工業App,工業網際網路運營門戶移動端上線運行;建成線下「雲南省工業網際網路展示體驗中心」展廳並投入運營。同時圍繞「後廠」建設,擴容改造能源雲,年底初步搭建工業雲平台、大數據平台、安全平台,並發起設立雲南省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

2020年

持續加強「後廠」建設,擴容工業雲平台、大數據平台和安全平台,積極開展全省工業企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三化」改造。持續加強「前店」建設,推進企業上雲、設備上雲,構建基於雲南省工業網際網路平台的商業運營模式。

2021年起

完善「後廠」建設,持續推動企業、設備在線運行,實現數字化生產,構建起「平台+金融」的成熟商業運營模式,加快輻射南亞東南亞。通過三年發展,力爭企業上雲規模達1000戶。

在取得「雲南省工業網際網路公共基礎支撐平台」主體資格後,雲南能投集團將進一步發揮「數字雲南」戰略重點骨幹企業的引領作用,全面開展平台建設,助力雲南省打造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成熟模式,融入和服務雲南省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和「雲上雲」行動計劃。通過探索新動能、新經濟、新業態發展模式,率先打造國家樣板工程,助推全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鋼鐵冶金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台

明年在行業內推廣運用

雲南昆鋼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雲南省鋼鐵冶金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台的建設主體,該公司圍繞鋼鐵冶金行業上下游產業鏈聚集,開發鋼鐵冶金行業軟體和新型工業App,開放共享企業資源和能力,全面構建集智慧生產、智慧能源、智慧物流、遠程運維、電商服務、技術服務於一體的雲南省鋼鐵冶金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台。

目前,該平台相關體系內容建設已經完成80%左右,預計在明年全面建成,並在行業內推廣運用。

有助於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

「圍繞自身發展需求,昆鋼已經開展了10多年的信息化建設,但更多的是資源共享、內部協同等方面的應用,缺乏多源異構數據高階分析、網絡化協同生產、智能化服務延伸等能力,平台建設將進一步促進多元產業發展和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雲南昆鋼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巫喬順表示,平台建設能加快結構調整升級,強化頂層決策及管理,推動資源優化配置,抓好能源節約和安全生產,積極推進企業經營市場化、工廠智能化、製造服務化、精品規模化、生產專業化、管理高效化建設,全面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

昆鋼工業網際網路平台。

雲南省鋼鐵冶金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台立足昆鋼,整合上下游企業資源,圍繞冶金行業上下游產業鏈聚集,對現有基礎設施進行整合、升級、再利用,引入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等新興前沿科技技術,建設涵蓋設計、仿真、生產、管理和服務的工業全生命周期工業網際網路平台,立足於昆鋼,服務同行業及上下游企業,力爭建成具有競爭力的跨行業、跨領域、跨地域綜合型工業網際網路平台。

「從前期調研來看,鋼鐵行業普遍具備了一定的自動化生產基礎,但除個別龍頭企業外,整個行業數字化程度不高,缺乏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分析手段,行業內也缺乏成熟的信息化服務平台。」在巫喬順看來,以數字化製造、平台化服務為指導思想,結合多年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探索和實踐優勢,昆鋼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有信心和能力建設好鋼鐵冶金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台。

面向全國服務鋼鐵冶金產業

據了解,該平台包括智慧能源雲平台、智慧製造雲平台、智慧物流雲平台、泛亞電商採購與雲平台、生產資源共享雲平台等子平台。

其中,智慧能源雲平台對高耗能企業能源進行統一診斷、分析、調度,能有效優化煤氣平衡、減少煤氣放散、降低噸鋼能耗、提高勞動生產率,推進綜合能源管理看得見、管得住、降得下來,最終實現能源管理體系化、精細化,能源消耗數字化和節能策略智能化。

智慧製造雲平台可為鋼鐵企業提供配礦模型、廢鋼模型、鋼價預測模型、合金模型、物流優化模型等模型應用,並通過不斷對模型進行訓練、調優,得出最優原料配比及礦種性價比排名,指導生產運營,進而降低用礦成本,提升鐵水產量,優化生產管理。

智慧物流雲平台可為企業及個人提供多模式大宗交易、第四方(兼第五方)物流運力交易以及全流程的可視化物流管理、統一化的平台保票結算支付、一體化的供應鏈金融及配套服務,並通過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推進物流資源、服務平台及物流業態的轉型升級,降低物流運營成本,消除鋼材、大宗物品等的銷售半徑限制,提升物流運營效率。

泛亞電商採購與雲平台通過大數據分析拓寬物料尋源,配套供應鏈解決工程物資採購、競價採購、在線招投標等工業企業物資設備和工程服務採購營銷問題,幫助生產製造企業實現網上聯合集中採購,通過「抱團」的方式提升議價能力,降低企業採購成本。

生產資源共享雲平台可整合行業企業資源,建立生產資源共享平台,解決企業生產資源共享難題,減少「備而不用,用而不備」的現象,盤活企業生產資源,調整生產企業生產資源庫存結構,優化庫存定額,控制庫存採購,提升企業運營能力。

「此次獲得省級專項資金支持也是對昆鋼的一種認可和肯定,我們將進一步加快平台建設,力爭為更多的行業企業服務。」巫喬順透露,目前該平台已經在昆鋼內部進行試驗,今後將從昆鋼延伸至整個冶金行業。

未來3年,雲南省鋼鐵冶金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台的目標是初步形成能夠提供從研發設計、生產管理、質量提升、工藝改進到節能降耗、生產效率提升、設備健康管理等生產環節的工業App應用及服務,並將平台服務範圍從單一集聚區向多個集聚區擴展,將平台能力向昆鋼的鋼鐵、礦山、物流、新材料、裝備製造等多板塊發展延伸,最終面向全省乃至全國輸出全面的鋼鐵冶金產業服務能力、完整的企業製造服務能力以及上下游協同供應鏈服務能力。

·專家聲音·

工業領域服務商將有更多機會

昆明理工大學民航與航空學院副教授潘楠表示,工業網際網路是工業技術革命和信息通信技術革命結合的產物。在沒有加入數字化和網絡的傳統工業生產中,每個流程節點都是「孤島」。

隨著傳感器等數據採集技術的升級,節點開始產生數據,有了「生命」。每個節點交換和共享數據後,在雲端匯總,形成系統。

以煙草工業為例,製造執行系統與雲端供應商數據對接後,打通供應商來料的入庫、品質和生產計劃。隨後,打通物流、質量管理系統,實現對物流配送、品質管控的控制。同時,產品開發環節通過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實現生產與研發同步,最後在銷售端通過客戶關係管理系統與客戶對接,真正實現了全流程打通。

「綜合來說,工業網際網路就是以開放、全球化的通信網絡平台為載體,把設備、生產線、員工、工廠、倉庫、供應商、產品、客戶連接起來,共享工業生產全流程的各種要素資源,使其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智能化,從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潘楠說,雲南地處西南高原,有色金屬資源豐富,工業企業大多圍繞冶金行業展開。

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省內企業逐漸意識到信息技術對於生產運營的價值,2008年起,便陸續有企業開始探索將網際網路與生產端進行連接。但目前,雲南省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相對滯後,本土平台針對性、實用性不強,關鍵問題亟待解決。

組織實施以深化網際網路與工業經濟融合發展為核心的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專項行動,是推動全省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通發展、加快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

潘楠指出,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將為全省企業帶來更多機會。過去,由於客戶自身很難解決運維問題,廠商主要提供服務型製造,保證不出問題便成為其核心價值。

未來,實現服務型製造更多靠連接,需要遠程採集客戶數據,分析和診斷故障,提前告知客戶是否會出問題,而這些都需要一系列數字化手段實現,這樣一來,既能提高自身附加值,也能進行服務延伸。

同時,工業領域的服務商通常集設備商、集成商和服務商多個身份於一體。這類企業在工業網際網路時代有更多機會,一方面有很強的產品設計製造能力,另一方面有很強的運營和設備運維能力。「相信隨著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未來將出現更多新形態的工業模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ltEOzGwBJleJMoPMj_d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