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對倫交所的邀約收購被一口否決

2019-09-15   丁大衛金融

9月13日晚上,倫敦股票交易所(the London Stock Exchange)董事會發表了一份措辭強硬的聲明,嚴厲駁斥、否決了港交所對倫交所發出的收購邀約。

聲明表示,這項價值370億美金的收購存在「根本性問題」,價格太低,沒有戰略意義。這一結果與市場預判相吻合。

港交所在一份聲明中回應,它仍相信此項邀約收購將帶來非常有價值的戰略機遇。港交所進一步表示,它或許可以通過敵意收購,讓倫交所的股東來分析決定是被收購好,還是倫交所收購另一家金融諮詢集團好。

倫交所董事會主席羅伯特表示,倫交所對港交所不邀而來的收購邀約感到「吃驚和失望」。港交所「在我們收到該建議的兩天內就對外公布了該收購方案」。對股東而言,該交易存在嚴重風險,缺乏價值。

根據目前公開的信息分析,港交所應該是周一發出邀約收購,周三對外公布(詳見我幾天前面的文章),周五倫交所回應。

港交所的收購看似「邀約」,但更像是「剃頭挑子一頭熱」的「敵意」。因為它讓倫交所感到非常「不爽」。此外,港交所認為這是一筆高溢價的好買賣,但倫交所不但不認同,而且視其相反。

上面提到,倫交所正在完成一項收購案,已接近尾聲…...。收購另一家金融諮詢集團,如果該項交易完場,那時港交所再收購倫交所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也許這就是港交所如此「著急」、「激進」的主要原因或者主要原因之一。

看來這場收購與反收購的跨國、跨州世紀金融「根」收購的大戲不會很快結束。也許更多精彩還在後面,我們將拭目以待,我將繼續為大家第一時間解讀。

P.S. 名詞解釋:

1、股票交易所VS證券交易所

倫交所的正確名稱是倫敦股票交易所(the London Stock Exchange),而不是倫敦證券交易所(the London Securities Exchange)。同樣紐約的是紐約股票交易所(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簡稱NYSE,而不是紐約證券交易所(The New York Securities Exchange)。可以以此類推,世界上也不存在證券交易所,因為證券交易所是「集合名詞」等諸多原因。國內的理解和翻譯純在嚴重錯誤。93年曾向有關部門反映並得到一定的修正。對此,我在7月中旬的一篇文章中有比較詳盡的闡述;

2、邀約收購VS敵意收購

邀約收購是指收購人向被收購的公司發出收購的公告,待被收購上市公司確認後,方可實行收購行為。是「邀約收購」, 不是「要約收購」,意思是通過邀請約定的方式進行收購與「敵意收購」相反。同樣國內的理解和翻譯都是錯誤的。敵意收購(hostile takeover),又稱惡意收購(hostile takeover),是指收購公司在未經目標公司董事會允許,不管對方是否同意的情況下,所進行的收購活動;

3、溢價收購

溢價收購是指收購方為取得目標公司的股權而向目標公司股東支付的高於其市場價格的收購。

正確、準確認識和理解證券市場乃至整個金融市場對金融市場健康和良性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