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人民大街正在改造 更換下來的舊材料哪去了?

2019-08-29   吉網調查

今年,長春市人民大街的改造工程開始施工,除部分路段輔道加寬外,馬路邊石、方磚、路燈等也進行了更換,那麼,拆除下來的材料都哪裡去了?

8月29日,長春市建委維管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以人民大街改造為例,向中國吉林網介紹了更換下來的舊材料的利用。

中國吉林網了解到,人民大街(火車站站前廣場至南四環)道路改造,按照「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統籌老舊管線改造,以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為指導思想,以家裝藝術、多元交融、協調延續為設計理念,以規範化、標準化和精細化為原則進行路面、人行道、路燈改造,總長度11.2公里,計劃9月20日前完工。

人民大街歷史街區改造工程預計拆除方磚49000平方米、邊界石70000米,目前用於東環城路上人行步道改造項目上的方磚為30700平方米、邊界石1728米,利用其它街路維護的方磚16000平方米、邊界石6975米,其餘舊材料將統一集中存放,用於今後道路日常維護、改造。材料的最終利用率約在90%以上。

據介紹,目前,維管中心道路改造工程共拆除方磚70500平方米、邊界石72400米,截至當前已重新利用了方磚55000平方米,邊界石11300米。除破損嚴重廢棄方磚13000平方米,其餘舊材料都統一集中存放,計劃用於今後道路日常維護、改造中。其中的舊材料主要是利用於東環城方磚改造及其他道路維護中,材料的最終利用率約在75%以上。

為什麼長春市年年對部分街路方磚步道進行提升改造?遵循哪些原則?

對於這個問題,維管中心的工作人員也給出了答案。據介紹,由於方磚步道建設時期不同,已陸續到達使用年限,存在不同的破損,且已進入維護養護的周期。

此外,即有的方磚步道大多為非上車結構,隨著停車需求的增大,為了滿足使用功能需要進行改造。同時,隨著城市的發展,為了提升道路品質,增加城市特色和活力,需要進一步對城市道路進行提升。

在道路維修過程中,對拆除的方磚、邊石等舊材料,遵循「節約資源、杜絕浪費」的原則,充分考慮循環再利用,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共同進行現場實地調查,確定舊方磚、邊石可利用數量及利用位置。

截至當前,維管中心負責的道路維修改造項目方磚、邊石利用率約為80%,拆下來的舊材料,能利用的,直接原地利用,多餘的將集中存放,由專人進行保管,用於今後的道路的日常維護、改造中。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李志明 (圖片為中國吉林網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