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看過來,寶寶8-12個月好抓好這四點,以後吃飯再也不用操心

2019-07-19     大成爸爸說育兒

前幾天與朋友聚會,本想著又可以好好敘敘舊了,結果硬生生變成了一場吐槽大會。

朋友表示, 自己女兒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飯渣「!

每天一到飯點就開始鬧,不是要奶奶邊走邊喂,就是要一邊看動畫片一邊吃,一頓30分鐘就能解決的飯,她硬生生吃了2個小時。

其實,像朋友的女兒一樣,存在吃飯問題的寶寶不在少數,而究其根本原因,是父母在該引導和訓練的時期沒有做好相關工作。

自主進食黃金期

寶寶在8~12個月的時候就開始進入了自主進食的黃金期。孩子開始不斷發出這些信號,以表明自己開始要吃飯了。

1.寶寶伸手去抓食物,甚至是開始搶大人手裡的勺子的食物;

2.面對大人送過去的食物不斷地搖頭或者躲開;

3.看到大人吃飯的時候寶寶也動起小嘴兒,模仿大人吃飯時的咀嚼動作

家長應該怎麼做

當家長發現寶寶的這些行為時要意識到寶寶進入了自主進食黃金期,應該採取響應的措施來引導寶寶自主進食。

1. 用手指食物來引導寶寶自主進食

剛開始的時候寶寶還不會用勺子,可以讓寶寶接觸一些入口即化的手指食物,或者寶寶麵條也同樣是不錯的選擇。

這樣做一方面能夠激發寶寶的進食興趣,又能鍛鍊寶寶雙手的精細動作,還可以促進口、眼、手的協調運動。

2. 寶寶用手指抓食物練熟了,可以開始訓練他使用勺子

美國兒科學會的做法是:讓寶寶從玩勺子開始,慢慢過渡到用勺子進食。

寶寶剛開始用勺子不夠熟練,非常容易弄得到處都是,這時候家長一定要足夠耐心,這是寶寶學習吃飯的必經之路,不能輕言放棄。

在這個時候,家長其實可以用另一個勺子幫助寶寶吃飯,隨後再讓寶寶自己吃一些。一方面滿足家長想喂飯的慾望,另一方面又不用擔心寶寶沒吃飽。

3.逐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在寶寶進食的時候,家長可以誇張地做出咀嚼吞咽的動作,讓寶寶進行模仿,以此來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

4.養成在參桌就餐的習慣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從添加輔食開始,寶寶就應該學會坐在餐椅里進食。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培養寶寶自主進食的好習慣,另一方面能讓寶寶形成一種意識,坐進餐椅里就意味著該吃飯了。

正常情況下8個月到12個月之間,是寶寶飲食習慣的形成期,家長一定要在這個階段,讓寶寶養成在就餐椅吃飯的習慣,否則一歲以後寶寶自主意識萌發想,家長再想這樣訓練就變得難上加難了。

當然了任何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不想寶寶以後成為吃飯困難戶的話,家長是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畢竟,現在不努力,「飯渣」寶寶可更煩人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kvsDK2wBmyVoG_1Z-3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