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當今社會的文明程度已經讓人們摒棄諸多陋習了,但在很多性情較為「懷舊」的老人那裡,還是對一些以往的習慣保持信任,但年輕父母們需要注意的是:這些不良習慣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小李的兒子兩歲多了,為了儘快回到工作崗位上,小李不得不將孩子交給婆婆照看。婆婆對孫子的感情很深,也十分關心寶寶,總是變著法哄他開心,給他做好吃的,但是婆婆卻有一行為讓小李無法接受:給孩子喂嚼過的食物。
老一輩人覺得孩子的咀嚼能力不夠,所以覺得這項工作要大人代勞,但現代科學認為此舉不僅不符合衛生要求,而且也不利於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
小李勸說無果後便將這件事情拋到了腦後。可周末,婆婆告訴小李孩子的食慾不太好,而且總是哭鬧,小李便帶孩子去了一趟醫院。
檢查結果顯示孩子感染了細菌,脾胃系統損傷嚴重。一開始小李並沒有想起婆婆喂飯的方式,帶著寶寶回到家後才猛然想起,於是第2天又去了一趟醫院。醫生說:「如果的確有這樣的飲食習慣,那麼病毒很可能是通過喂飯傳播的,這個陋習早該摒棄,別讓無知害了娃。」
奶奶得知情況後十分自責,沒想到自己的行為讓孫子遭了罪,也沒想到一直沿用的喂飯方式竟會讓孩子吃下「毒飯」。
雖然許多老人在嘗試與新時代接軌,但仍有一部分老人還停留在以往的知識圈內,圈子當中的一些陋習可能會讓寶寶遭受痛苦,如果寶媽發現家中老人有這2種陋習,一定要儘快提醒,以免傷害寶寶。
給孩子沖泡高濃度奶粉
正確的沖奶順序應該是先在奶瓶中倒入適量的溫水,然後再按照說明加入定量奶粉,左右晃動均勻。晃動時科學的方法是用雙手搓動,上下搖是不正確的方法,會產生氣泡,孩子喝了容易脹氣吐奶。寶媽讓孩子喝奶前也要將奶水滴到手背上感受溫度是否合適。
許多老人覺得寶寶多吃飯才長得快,所以便在沖泡奶粉的時候多加一些,這樣的行為不僅不會讓孩子長得快,反而還會增加寶寶腸胃的負擔,輕則造成積食,重則導致腸胃疾病。
劇烈晃動孩子
有些老人總是想著法兒哄寶寶開心,為了逗他們,經常會抱起來搖晃。寶寶年紀小隻知道玩樂,所以受到晃動通常會表現得很開心,這種變化會激勵老人將搖晃的幅度加大。但孩子的頭部是很脆弱的,劇烈晃動可能會使寶寶的腦部組織與頭蓋骨發生碰撞,輕則對孩子的智力產生影響,重則會危及生命。所以老人哄孩子時要避免劇烈搖晃,可以用玩具或者其他方式和他們互動。
家長將孩子交給家中老人看管,也應當提前做好功課,最好讓老人來家裡呆一些日子,等適應了有寶寶的生活之後,再讓老人選擇留下或者回老家帶孩子,在此期間家長也可以觀察老人帶娃的習慣,及時指出不正確的地方,以免對孩子產生影響。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kr08vnEBnkjnB-0zhb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