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諾貝爾獎"得主本科都是從哪畢業的?北京這所211高校表現亮眼!

2019年接近尾聲,多項有影響力的民間科學獎,如何梁何利獎、求是獎、科學探索獎、樹蘭醫學獎、未來科學大獎等已陸續落下帷幕。這些獎項也被譽為中國版的"諾貝爾獎",各大獎項獲得者的數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畢業院校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培養實力。

日前,青塔整理了2019年5大獎項(未來科學大獎、何梁何利獎、樹蘭醫學獎、求是獎、科學探索獎)得主的畢業院校數據,在 5個獎項得主的本科培養單位統計中,北京科技大學共有2位本科校友獲獎,位居國內高校第12位!


何梁何利獎

何梁何利基金獎是1994年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捐贈成立的基金設立的獎項,設有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3大獎項,像錢偉長、葉篤正、王大珩等流芳人類歷史的大師巨擘,都曾在這裡留下過身影。


11月18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19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礦冶集團首席專家、北京科技大學校友沈政昌教授榮獲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沈政昌先後就讀於北京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沈政昌教授專注於浮選裝備研究及資源高效回收利用近40年,是我國礦冶裝備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在我國浮選裝備大型化、系列化和專用化領域成果卓著。沈政昌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發明獎3項、中國專利優秀獎4項、部級科技成果獎26項。出版學術專著4部。曾獲"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傑出工程師獎"等榮譽稱號。


科學探索獎

科學探索獎是2018年由騰訊公司聯合諸多科學大家發起,每年遴選出50名,年齡不超過45歲、研究基礎科學和前沿核心技術的中青年科學家的獎項,每位獲獎人將獲得連續5年、每年60萬元的資助。


9月20日,2019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研究員、北京科技大學校友楊玉超榮獲"科學探索獎"。獎項肯定了他在模擬人腦機理的高精度神經形態器件、類腦計算系統方面取得的成績,鼓勵他在面向類腦智能的新原理器件與晶片方向繼續探索。

楊玉超2015 年加入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擔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項目首席科學家。2018 年入選《MIT Technology Review》Innovators Under 35 中國榜單。截至2018年11月,共發表 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IEEE EDL 等期刊和會議論文 70 余篇,SCI 引用 3800 余次,1 篇文章入選 TOP 0.1% ESI 熱點論文,5 篇文章入選 TOP 1% ESI 高被引論文,多篇論文入選封面、年度論文等,另受邀撰寫中英文專著 5 章。並先後榮獲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Wiley 青年研究者獎、科學中國人(2018)年度人物特別獎—傑出青年科學家獎等獎項。

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戰略地位的教育、是綱舉目張的教育。作為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首批"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北京科技大學建校67年來,逐步形成了"學風嚴謹,崇尚實踐"的優良傳統,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20餘萬人,大部分已成為國家政治、經濟、科技、教育等領域的棟樑和骨幹。

未來,北京科技大學將繼續貫徹"以本為本"的理念,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學的基礎地位、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前沿地位,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培養大批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高素質專門人才,為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更多校園資訊,歡迎關注北京科技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

本文部分素材來自:青塔、北京科技大學校友網、騰訊科技、礦業集團官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kk362m4BMH2_cNUg0H8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