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城市畫報官方微信號:城市畫報(微信號:cityzine)
剛剛過去的周末晚上,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神秘字母黨」刷屏了?
除了朋友圈,「神秘字母」還在微博熱搜前20位里霸占了7個
這些神秘字母到底是什麼?怎麼又又又又又刷屏了?城畫君先解釋一下幾個比較常見的神秘字母(敲黑板劃重點):
而刷屏,是因為北京時間10月27日凌晨,2019英雄聯盟S賽八強賽在西班牙馬德里結束,LPL賽區戰隊FPX、IG成功會師半決賽,這也意味著LPL被保送決賽。
一位城畫讀者在朋友圈中分享老公觀賽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視頻,並形容這是「這個人此生最認真的時刻 (微笑)」
那這個讓各位男友為之激動的電子競技是什麼?根據城畫君一位不玩遊戲、不觀賽的朋友描述,「不就是電子設備里,一群小人用特效很炫的技能打架嗎?」
而事實上:
看電競,圖的是什麼?
01 看比賽,學技術,當大腿
電競圈內有這樣一句話「電子競技,本質慕強」。這句話不僅揭示了聯賽內優勝劣汰的殘酷現實,更說出了廣大觀眾愛看比賽的原因。根據《2018年中國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顯示,47.2%的用戶選擇觀賽的原因是因為能「學技術」。
遊戲打得一般,但又想偶爾來兩盤的 @刺刺 就是這樣的觀眾,看比賽的初衷是為了學技術,而學技術是為了在午休時間帶飛同事。
生活中,遊戲「大腿」的被讚美日常。
沒有人不喜歡「遊戲carry位」。「打職業不實際,但聽到同事說『帶帶我啊』、『牛啊』時還是爽的!」
和 刺刺 一樣的觀眾還有很多,他們抱著「向大佬學習」的心態觀賽,被選手們的操作秀得一愣一愣,「偷師」成功後叱吒於朋友同事間的遊戲交際圈,沒打成職業,還不能當朋友圈大腿嗎?
@無情 獲得「榮耀王者111星」的遊戲介面截圖
02 逆風翻盤的精神
拼搏,是電子競技和傳統競技都逃不開的話題。和傳統體育競技講究「不到最後決不放棄」一樣,電競賽場信奉的是「水晶不爆,問題不大」。
既然是比賽,就會有輸贏。在瞬息萬變的賽場裡,上一秒或許還在優勢的一方,下一秒可能因為就會一個小失誤而處於劣勢,而無論賽況多逆風,只要基地沒被推掉,那就「問題不大」,還能努把力。
「觀眾、解說都在說『守不住』了,但選手沒放棄,守住且翻盤了,有誰會不喜歡『奇蹟』?」觀賽3年,看過無數翻盤局的 @無糖烏龍茶 告訴城畫君。
有人說,「算了」是成年人對世界的總結。無糖烏龍茶 對這句話深有共鳴:「就像日劇里說的,逃避可恥但有用。」
一句「算了」既是安慰自己的萬能藉口,但也是「意難平」的原產地,資格證考試太難,算了;搶演唱會票太難,算了……
「算了」已經成為@無糖烏龍茶的口頭禪。
但電競不同,這裡不能投降也沒有「算了」,可以戰略性放棄,但不能消極比賽,堅持和拼搏是唯一的選擇,「自己做不到的事,看別人能做到,也是種安慰了。」
03「實力比臉重要」的氛圍
都說高考是最後一次不拼顏值,光看實力的機會,但城畫君想說,電競也是。在這個遵從「菜是原罪」的行業,顏值只是裝飾品,實力才是硬道理。
觀賽已經兩年多的 @喀什 也對實力論表示了贊同。在電競賽場上,長得好不如實力過人,「只要有冠軍,有成績,不愁沒粉絲,沒贊助。」
以英雄聯盟賽事為例,在RNG戰隊一年五冠和IG戰隊奪世界賽冠軍後,不少品牌宣布和LPL聯賽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FPX戰隊在2019年英雄聯盟LPL夏季賽奪冠捧杯
和 喀什 意見相同的,還有在求職路上屢屢碰壁的 @鴨鴨樂 ,因為求職時碰過幾個『看臉』的老闆,男友為了鼓勵她,帶著她去看了場比賽:「論樣貌,大多選手都不頂尖,但只要打得好,觀眾就會為你鼓掌,肯定你。」
2019年8月,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總決賽現場。
就如武漢大學哲學院副教授周玄毅所說的那樣,「電子競技在現實中是最公平的競爭,所有資源平等,只給你兩支隊伍。」
極度公平,重視實力的賽事氛圍,吸引了無數像 鴨鴨樂 一樣的新粉絲。他們很多並不是因為遊戲本身而入坑,在偶然的情況下走進賽場,被賽事氛圍吸引。畢竟,這個「光看實力」的環境,著實太迷人。
04讓人熱血澎湃的「傳奇」故事
國內一直不缺玩遊戲的人,但遊戲二字的名聲卻一言難盡。
最早一批職業電競選手大多出身貧寒,學習、工作之路走得並不順暢,身上還背著「網癮少年」「沉迷遊戲」等負面標籤,也因此,不少職業電競選手身上都有著堪稱「傳奇」的故事。
FPX電子競技俱樂部現役職業選手Doinb。
2015年,人稱金咕咕的韓援選手Doinb(本名金泰相)加入QG俱樂部開啟職業生涯。
四年時間,他經歷了兩次從次級聯賽打上LPL,也經歷了和隊友決裂,被俱樂部雪藏的痛苦,轉過會,受過質疑,拿過聯賽亞軍,也曾是常規賽最佳選手……但直到今年9月,他才拿到人生中第一個LPL冠軍,第一次走上了世界賽的舞台。
FPX電子競技俱樂部奪得夏季賽冠軍後隊友激動地抱在一起。
和Doinb經歷類似的職業選手還有不少,比他更傳奇的人更不在少數。這群少年在這個尚算稚嫩的行業里摸爬滾打,在成功與失敗,挫折與激勵中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很多選手的經歷都很傳奇,就像言情小說男主一樣,這種逆襲的故事沒有人會不喜歡,這也是電競迷人的地方吧。」Doinb的粉絲 @SATYR 告訴城畫君。
05輸贏之間,儘是刺激
當城畫君問到觀眾們覺得電競比賽最吸引人的點是什麼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就是「刺激」和「未知」,不少人更是坦言「心臟不好,別搞電競」。
留學生@茄粒切粟 凌晨5點起床看比賽,1小時內的心路歷程。
@今天要贏啊 認為,勝與敗就在一瞬之間,但心理落差卻是鴻溝:「當你覺得已經勝券在握準備歡呼時,卻在30秒內發生了被團滅,被反推基地,輸掉比賽的驚天逆轉。」
如果你有陪同觀賽的經歷,相信這就是你眼中的他們:
上一秒
下一秒
每逢比賽日,他們就會守在直播平台前,冒著上班/上學遲到的危險熬夜觀賽,身體明明平穩地躺在床上,內心小人卻瘋狂在做「仰臥起坐」。
並非所有人都適合競技,所以才有「心臟不好別搞」的說法。競技,是一種對勝負的偏執,就像復旦大學辯論隊員 郭航初 說的那樣:「正是各種各樣的偏執,鑄就了體育的傳奇和體育的輝煌,還有體育的美感。」
小心臟跟著賽況坐上一輛名為「未知」的列車,在優勢和劣勢間不斷起伏,前一秒還在歡呼,下一秒或許就在哀嚎,「人對未知總是帶著緊張與好奇,看競技比賽最能體現這一點,緊張並爽著!」
06電競是武俠夢的變種與延續
有人說,電競是新時代的武俠夢的變種與延續。
確實,電競和武俠有著極其相似的精神內核。如果說上一代人看武俠小說,是為了滿足對快意恩仇、江湖俠義的想像,那這一屆年輕人看電競,就是為了滿足他們稱雄世界的夢想。
但電競又和武俠有所區別。與武俠小說中往往重點突出主角一人相比,電競更強調團隊合作。
在電競賽事現場,我們不難看到獲勝後抱在一起的隊員和教練,也會出現一些拿下FMVP(總決賽最具價值選手)獎盃後,說「謝謝隊友帶我躺」的謙虛話語。
不寄希望於一人力挽狂瀾,而希望「有團才有贏」,就像《灌籃高手》中提到的:「所謂團隊的支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信念。同理,所謂王牌,不是一個人,而是五個人。」
城畫君有話說
時代發展,消遣娛樂也愈加多樣化,很長時間被外界視為「電子鴉片」的電競隨著被納入亞運會項目,選手在各大賽事中奪冠,而逐漸在洗去污名。
我們有理由相信,電競有能力和曾經風靡一時的武俠小說、鄧麗君、足球和籃球一樣,在被越來越多人了解後得到了理解,成為經典。
#講講#
你覺得電子競技怎麼樣?評論區等你來嘮!
本文編輯 雨衣
更多信息及雜誌購買請關注城市畫報官方微信號:城市畫報(微信號:city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