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來說是可以的,因為股市代表的是一個地區的經濟狀況,那麼,只要這個地區的經濟水平處於上升趨勢,那麼股市也會上漲,並且,一般股市反應經濟的要比實際早幾個月甚至幾年。
那如何保證10年後你投入股市的前增值呢?有兩種方法:
1.購買範圍最廣指數基金,也就是買下整個市場的所有股票,分享國家經濟的整體發展紅利。
2.買入好公司股票長期持有,所謂好公司,首先是公司要業績好,盈利能力具有成長性,其次要公司股價長期來看是處於上升趨勢的。
除此之外,在A股,不認為還有別的辦法可以保證10年後,你的投資是增值的。
說到這,可能很多人要反駁。
10年前上證指數是3000點,10年後還是3000點,這並沒有增值,考慮通貨膨脹之後還貶值了。一樣的,都知道好公司要長期持有,但是,A股的好公司、白馬股,爆雷的那麼多,怎麼敢長期持有呢?
對的!大家都知道我大A股的特色,那麼在執行上述兩種策略的時候,一是在篩選好公司的時候條件要更嚴格,二是要靈活一些、積極一些,沒有人強制要求你或者用法律規定你,買了指數基金或好公司股票後,就必須長期持有。
為什麼要這麼做?A股有A股的特色,就應該靈活的去制定應對策略吧。不管是短線炒作也好,還是長期持有也好,我們最終的目的不都是為了賺錢嗎?
所以嘛,在堅持投資指數基金或長期持有好公司的同時,再勤奮一點,做做功課,在股市明顯過熱的時候賣出變現,至於賣出多少,變現多少,在於你自己啊。
有很多時候,我們的股票進入一種三難境地,即,買也不是,賣也不是,持有也不是,覺得怎麼做都不對,可什麼都不做似乎又不對。
如何避免在操作中不小心進入這種三難境地,是投資者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唯一法寶就是只做確定的上漲,不做看不懂的行情,更不做確定的下跌。
或許你認為這是一句廢話,但是在實盤操作中,我說的這些並非易事,就算你有良好的技術分析功底能夠看出確定的漲勢,但操作上不一定能同步,不要以為你的手總是聽從大腦的,事實上多數時候,手是手,腦是腦,也有不聽話的時候。
一個操作者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賠足夠多的錢,吃足夠多的虧,才能建立一定的策略,才能讓你的手聽從你的大腦,才能明白炒股要想常勝,就必須只做確定的上漲,就必須在大多數時間休息。
每次買股之前都要問問自己,這是確定的上漲嗎?還要不急不慢打開歷史走勢看看還有上漲空間嗎?千萬不能糊裡糊塗地操作。在現實生活中,炒股教會我,只做有足夠把握的事。
長期持有一隻股票,堅持每天做T,幾年後肯定是有大收益的,但是這裡需要做一些糾正,把堅持每天做T改正堅持每周看到短期高點離場,短期低點再進場來做T,沒有機會就不做,那這種操作肯定是很完美的,不過還需要面對一件事情,市場因素的影響。
很多股民交易很亂,之所以亂在於喜歡頻繁調倉換股,這導致交易邏輯不清晰,股市3600隻股票,不可能每隻都能熟悉基本面和波動率,反而沒有長期去做一兩隻股票更賺錢,這種長期持股和短期做T,就是變成了價值投資和價格投機的結合,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那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熊市中不可操作性
在熊市中,這種短期做T就是沒有可操作性,應該是耐心捂好低價籌碼,也就是說,長期持有的股票必須是在前期已經在低價進入,此時已經是占到了優勢,並不是在熊市初期買入股票然後說想長期持股,並且減少熊市的短線操作習慣,等待機會。
2,個股的波動率向上
股票的波動率有很多種,有的股票是長期向下的,有的股票就是和大盤一起隨波逐流,更有的股票是維持著牛市走強,熊市抗跌,這就需要注意,你持有的長期股票要有業績和波動率在支撐,不過現在很多好的股票價格都很高了,那如果是想捂長線票的股民怎麼做,其實市場還有其它這類型的股票才開始上攻,比較適合長期持有。
3,做T倉位不能高
短線做T的倉位不能是超過長線持倉的籌碼,這樣很容易越做越虧,也就是說,長線的倉位肯定是最多的,只拿出部分短倉來做T,這樣不影響總體利潤,慢慢積少成多,而不需要大倉來做T,一旦失誤就是加大了持倉成本。
綜上所述,長期持有一隻股票,並且看到機會做T,擁有一些技術水準,肯定是可行的,但是熊市要忍耐,牛市也不要太勤勞,個股和大盤遇到拐點可以適當操作,逐漸的把成本較低。
很多人還不了解盤中T+0交易,以為炒股就是要滿倉才能掙大錢,其實這裡有個誤區。
首先,滿倉是在所有股票的指標都在0軸線以下運行,這個時候倉位重一點,只要花些時間,股票大漲就能獲利,當所有指標在超賣的狀態下運行時(0軸線上方),我們就要控制倉位,防止風險放在第一位。
比如你有30萬的資產,持股3隻足夠,每隻配置7萬左右,那麼多出的十萬既能抵禦股市風險,又能利用「做T技巧」掙錢。不然你的帳戶里沒有多餘資金,遇到好股票要麼割肉換股,要麼眼睜睜看它暴漲,並且一旦股市暴跌,你就無法動彈。
1、半倉滾動做T:每次半倉低位買入相同倉位,然後高點T出,或高點T出後再低位買回相同倉位。
2、三成底倉滾動做T:三成底倉,低位買三成倉位,逢高T出三成倉,再逢低買回三成倉,第二天逢高T出三成倉,低位視情況買回三成倉,沖高再T出三成倉,然後視情況逢低買回三成倉,循環滾動,視分時上升或下降趨勢正T或倒T操作(熊市更適用)。
3、7成底倉滾動做T:7成底倉,逢高T出三成倉位,逢低買回三成倉,如果尾盤再跌,再賣出四成底倉,第二天逢低買回四成倉,逢高T出三成倉,逢低買回三成倉,循環滾動,視分時上升或下降趨勢正T或倒T操作(牛市更適用)。
做T+0要點:
先低買再高拋:持有一定數量股票後,某天該股嚴重超跌或低開,可以乘這個機會,買入同等或部分數量同一股票,待其漲升到一定高度之後賣出,從而在一個交易日內實現低買高賣,來獲取差價利潤。
分時放量、突破買入法,這是最直接、最穩健的T+0套利手段。
急跌買入法:分時持續震旦殺跌,最後有一個分時急跌,但是分時形態小於30度轉向,分時形成一個轉向尖角——很好的潛伏機會,這種分時形態往往是強勢股盤整期管用的手短。
日線順勢T+0:
手中個股有主升跡象,這時就是加倉的機會,加倉最大的好處是隔日捨得賣,或者慢慢賣,也容易賣到相對高點:因為這本是你多賺的部分,心態會好很多。沒有加倉做T,總擔心賣了沒了,繼續漲就傻眼了——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做T是一個確定性強的套利手段。讓我們看看最近的證券內的個股走勢——太平洋:該股10.30號,一根小陽線站上了五日及十日均線。在看整個證券板塊,個股走勢非常類似。也就是說整個證券板塊的個股都有啟動的跡象。那麼11.02及11.03都是非常好的加倉機會。隨後贏來漲停,短短几個交易日,加倉的市值也大幅盈利。這就是手中的個股給機會了,一定要學會加大套利,而不是就放在那裡不聞不問。每隻個股都有日線的順勢T0的機會,利潤或多或少,把握這些機會,能夠加大盈利或是加速解套。圖解:
以上就是日線級別的順勢T0的方式,也就是看著K線就覺得這隻股票要漲了,加倉,等預期走出來,再減掉加倉的部分,進行套利,降低自己的成本。也是最為穩健的一種套利方式。
日線逆勢T+0: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也是大多數股民忽視的操作技巧,非常多的個股明明剛開始殺跌,日線嚴重破位了,自己其實也清楚還會繼續下殺,但因為被套,總破罐子破摔,放任自流——非常嚴重的錯誤,明明知道還有低點,幹嘛還心存幻想,而不是理智的先賣出,等止跌信號出現再接回,冷靜想想:這是不是一個高拋低吸?
這樣一輪下來,如果股災裡面被深套肯定也已經回本並且盈利了。這也是為什麼,你哪怕什麼都不會,起碼最基礎的一些K線形態、均線系統還是需要知道的。上著班,做做個股的T,熊市不怕套,牛市盈利也會很豐厚。
分時T+0
分時T0應該是大部分股民喜歡用的做T方式。分時是一切走勢和交易的基礎,不誇張的講,看懂分時、善用分時走勢,你想不賺錢都難,一切交易的目的都是為了賺錢,股市沒有神仙,賺錢只有一個途徑:不斷提高成功率,而盤中T+0就是最基礎的、最原始的開始,也更有確定性。這裡插一句:黑馬、牛股誰都想,但馬和牛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需要大盤給笑臉,也更需要和你有緣。而每日盤中的T+0才是最切實可行的操作。想做好t+0必須多研究分時圖,每天看幾百張分時圖,多研究自己票的分時走勢規律以及相對大盤和板塊的節奏。多參考別人關於分時的總結。
分時順勢T+0:(正T)
先低買在高拋。持有一定數量股票後,某天該股嚴重超跌或低開,可以乘這個機會,買入同等或部分數量同一股票,待其漲升到一定高度之後賣出,從而在一個交易日內實現低買高賣,來獲取差價利潤。
1、分時放量、突破買入法:這是最直接、最穩健的T+0套利手段這裡說一下個股:華友鈷業,直接上圖:
2、分時支撐,股價向上突破:
3、股價在均線上方運行,分時放量向上的點位加倉:
分時逆勢T+0:(反T)
先高賣再低接。股價大幅高開或急速上沖,可以乘這個機會,先將手中籌碼全部或部分賣出,待股價結束快速上漲並出現回落之後,將原來拋出的同一品種股票全部或部分買進,從而在一個交易日內實現高賣低買,來獲取差價利潤。這裡舉幾個常用的形態,具體可參看分時圖上買賣點的甄別與選擇:
1、高開,跌破開盤價位:
2、跌破日均線,先賣再擇機接回:
3、高開低走,反彈不過日均線:
1、逆向、追殺T+0的操作模式
在大盤連續下跌,個股的也有普遍性跟跌的情況下,做T+0既有無奈的被動,也有現實意義的主動性。逆向追殺T+0,主要是用於個股有下跌的危險,但又不想完成放棄它,於是,用先賣出,後買入的T+0操作來解決這個矛盾。
該股在前一交易日(倒數第二根K線)時已經跌至一個前期低點,並且智能乖離也已經到-18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先做一個賣出。當預期的急跌出現後,我們發現,第一,分時的破位急跌後,分時白線(股價)下跌,但分時均線(黃線)並沒有完全跟著下跌,兩線空擋最高拉開至6%,常態情況下,4%的垂直落差已經是比較大的了,所以,有回抽機會;第二,從K線看,前一個交易日的智能乖離已經到-18,而當天最大跌幅超過8個點,所以,當天最低點處的智能乖離至少是-25以下的,符合我們對個股搶超跌的基礎條件了,也是值得下手的機會。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堅決將上午拋出的買回。
2、逆向、滯漲的T+0操作模式
逆向滯漲T+0的具體操作是在股價的分時上漲到一定程度時,覺得有滯漲狀態,可能出現回落,並且有一定的回落空間,於是,先賣出;然後等股價回落之後,再擇機買回。
該股的分時走勢持續向上,但是股價向上的過程中,成交量呈現背離狀態,並且股價(白線)上漲,分時均線(黃線)卻沒有能夠跟上去形成支撐的依託,當時的股價與分時均線之間的垂直落差已經超過6%的距離,空漲加量背離所形成的滯漲狀態,同時,日K線級別的智能乖離也已經超過20%甚至高於25%以上,已經屬於乖離偏大的狀態了。可以選擇在分時高位先做賣出操作。而隨後股價如期回落到接近分時均線的支撐位置,回踩比較充分,而日K線也沒有完全破壞形態,若有繼續操作的意向則可以T+0將賣出的籌碼買回。
3、正向、追漲的T+0操作模式
這類T+0操作通常會在兩種情況下比較有操作的必要和操作價值:
當大盤處在趨勢不完全明朗的震盪狀態下,手中持有個股卻呈穩定的上升趨勢,並且又出現了個股角度的短線攻擊機會,這時可以用正向追漲T 0操作。在盤中可以進行先買入,等拉高後再賣出同等數量的原先手中持股來實現T 0操作。在分時圖上選擇分時均線(個股分時圖中的黃色線)上方儘量靠近分時均線的價格區間,股價縮量穩定橫盤半小時以上即可買入,如果這段橫盤期間,大盤分時處於下跌狀態而個股仍然保持橫盤抗跌,則更加有效。賣出時機則是,在股價拉高遠離分時均線後,出現任意滯漲信號即可賣出。
「T+0」操作注意事項
一、選股:該股股性活躍,上下波動幅度大
一般在3%左右,才容易做差價,就可實施T+0操作。T+0操作的風險大小,取決於你的超短線操作水平高低和選股的好壞。
二、對某一隻股票進行長期跟蹤。
儘量在一個上升波段進行T+0的操作,這個上升波段結束後,一個T+0操作的階段也就完成了,該股在短期內也失去跟蹤價值了。當操作中由於你判斷失誤,遇到左右挨耳光的時候,必須嚴格設立止損位,不能因為下跌而不賣,否則倉位將會越來越重,成本也越做越高,結果事與願違。當你感到操作成功率降低,操作難度越來越大的時候,還是腳底抹油溜之大吉吧!因為不論什麼樣的操作技巧,畢竟保證本金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
三、一定要做自己熟悉的個股。
剛嘗試進行T+0操作時,首先,通過小量的買賣,以驗證自己的超短線操作水平到底如何,通過幾次買入和賣出、並自我感覺良好後,才可以進行比較頻繁或大量的買賣操作,甚至在一天之內就進行多次這樣的操作。不可能每一筆買賣都是完美的,追求完美的結果很可能是不完美。
四、大盤的走勢密切關係到個股未來的演變方向
在看盤時不要顧此失彼,要彼此兼顧、反應靈敏,舉一反三。雖然預測在實際操作中是一種爭議頗多的方法,但在T+0操作中卻難以避免使用這樣的方法,否則就是盲目操作。
五、控制情緒是操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T+0操作最忌諱的是追漲買入,一旦你當日追高大量買入,而原來你持有該股的數量很少,即使是股價上漲了,你可供當日對沖的股票數量很少,盈利也不可觀;但是,一旦你判斷失誤,追高買入後股價便開始下跌,不但你原來持有的那部分股票的盈利化為烏有了,還因為你買入的這部分籌碼在當日不能賣出,眼睜睜的看著帳面利潤在快速縮水,則損失巨大。
六、要做到低吸高拋
做到這一步,那麼低點和高點就必須選擇的相對準確。怎樣判斷低點和高點?在看盤時可根據5天線或分時線來判斷,靈敏度相對高一些,看超短線(一般是5天之內)股價的支撐位和壓力位在哪裡?以便事先做到心中有數,也就是對買賣價位有個大致的判斷,至於在實際操作中能不能買賣到最低、最高點,就只能靠你自己的臨場看盤經驗和應變能力來解決了。
為什麼需要信仰?是因為這個市場擁有巨大的不確定性,就像漂泊在大海中的孤舟一樣,你必須依靠些什麼才不至於茫然失措。
在投資中,依靠的這個什麼就是交易規則和系統。
不論你的系統是價值投資理論,趨勢跟蹤理論,索羅斯的反射理論,量化投資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心理行為金融學,市場循環理論還是各種神秘主義,周易八卦。
當然這裡面肯定有適合你的,有不適合你的,甚至有很多是似而非的理論誤人子弟,但是無論如何你必須選擇其中之一來作為信仰。
在這個過程中有幾點你必須要了解。
首先,在某一時間,你只能是信仰一種投資理論。就像沒有一個人是既信仰基督教,又信仰佛教,還能信仰伊斯蘭教的,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宗教戰爭了。信仰這個事情本身就有排他性的。
如果一個投資者同時信奉幾種投資理論,即是價值投資者,又是趨勢交易者,還是量化投資理論的追隨者,面對一個市況,根據各自的立場和角度,有的判斷市場會上漲,有的判斷市場會下跌,有的判斷市場是區間震盪,這時候,你會不會頭大?!
著名的手錶定律了解一下:擁有兩塊以上的手錶不能幫你更準確地判斷時間,你自然也不能挑選兩種不同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
老子說得好:「多則惑,少則得。」
第二,有件事雖然很讓人絕望,但是你必須要知道並且接受。不管你的投資理論和交易系統看起來多NB,它也不可能解釋所有的市場運動,甚至絕大多數的市場波動都無能為力,解釋不了。
就像一條河裡滿是魚,你能釣上來的只能是很小一部分。
而且就算在這很小一部分里,還有一些是不能吃的,即使這些魚同樣消耗了你的魚餌,除了把它們扔回河裡,你別無他法。
對於你的交易系統,你在接受它的優點的同時,必須同時承受它的缺點。
操作順利的時候一切好說,恰恰是不順利的時候,才需要你對於這套系統的信仰,你需要鑑定不移地相信它能帶你走向財務自由,即使現在讓你虧錢了。
這都是交易系統中固有的一部分,用不著過分煩惱。
第三,從茫然無知到信仰的4個階段。
這是我讀青澤老師《澄明之境》最重要的收穫之一。他把一個人對於新的投資思想和體系策略的認知和接受過程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知道。
股票投資的知識都不複雜,起碼不比數學、物理、微積分更加複雜,可能聽上幾天課也就差不多明白了。
但這只是一個知識接受的過程。
知道並且認同之後,你就進入第二個階段:相信。
在這個階段,投資者已經知道了體系的優點和缺點,在知的層面沒有問題。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做不到知行合一。
很正常的一個心理狀態就是:當下的交易結果是好的就相信,當下的交易結果不好就不太相信。
說到底,就是心裡也明白,投資市場哪有包賺不賠的方法,對於一個有優勢,有勝算的交易系統,任何單次的交易盈虧並不重要,只要控制好風險,結果都是有保證的。
但是知道歸知道,一旦真有了虧損,心態很容易爆炸。
第三階段:信任。到了這個階段的投資者,大多數情況下已經可以做到知行合一了。他們能夠信任系統,自覺地根據規則進行操作。
但是當遇上了某些極端情況,交易結果和預期差異太大,還是會短暫地出現痛苦、搖擺、懷疑、膽小,行為上就是謹小慎微,縮手縮腳,不敢大膽、堅定地按體系給出的信號操作。
當這股情緒衝擊過去,冷靜下來之後,處在這個階段的投資者會清楚地知道不能違反信號,他們會主動調整自己的狀態,恢復對系統的信心。
而一旦到達這個境界,財務自由、時間自由也就實現了。
第四階段:信仰。處在這個階段的投資者完全不認為自己的交易系統是最好的,他們不會在各種方法,各種市況之中搖擺、猶豫,而是內心安定地、純粹地只用自己的這套方法去觀察市場、理解市場,毫不動搖地根據信號來行動,到此為止,投資真正成為一種信仰。
心靈自由也就實現了。
股票交易,就其過程而言,並不是一個買賣雙方互相博弈的過程,而是一個相互滿足、實現自我意識的過程。買方心中的理想價位,由賣方的慈悲來實現,而賣方心中的理想價格亦由買方的慈悲來實現。
股票價格以自然方式在演進,其結果往往會出乎交易一方的意料。有時令賣方傷心,有時買方絕望。究其原因,是因為所謂買方心中的理想價位或賣方心中的理想價位並不是市場的理想價位,只是交易者自我意識的猜度結果,也就是我執。
壇經云: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股市也一樣,具有自己的「道」。「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在股票交易中,交易者尋求的是股票價格演進的「道」,而不是自我認定的「道」。所以,股票交易最大的敵人既不是對手,也不是市場,而是交易個體心中的自我意思的存在,即我相和法相。
由於我相的存在,恐懼、貪婪則附蛆而行。若無我相,自然也就沒有恐懼、貪婪。正如心經所說:「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到夢想,究竟涅磐。」
如果沒有了我執與法執,而是順著價格演進的方式,就能依照市場給出的信號,該買 則買,該賣則賣,該觀望就觀望,該入市就入市,該出市就出市,該持倉就持倉,和諧如同溪澗清泉,自然流暢,通徹無滯。
法執,本質上源於我執。一般來說,市場總會遵循一定的變化規律來運行,也就是前面所說的「色類自有道」,這既是我們認識市場的基礎,也是我們進行交易希冀獲利的本錢。然而市場不總會沿已有的規律運動,總會出現突兀其來的變化。無法執,就是當面對這些決料之外的變化時,不執著於原有的規則,而是勇於求變,一切依形勢的變化而變化。
什麼是正確的交易心態?心中常念「不希冀獲利,只守住虧損」,就可能有一個較好的心態。不希冀獲利,就能消除貪婪。只守住虧損,就能克服恐懼。只有懂得了市場的佛性,交易才會有人性,交易者才不會有貪婪恐懼,才能真正地認清 「獲利是市場給的,虧損是自己能控制」的般若智慧,就能以平靜的心態,接受市場出現的任何波動。這就是正確的交易心態。
什麼是正確的交易行為?無外乎戒、定、慧三寶。何為戒?戒就是自己經過無數次失敗總結出來的一整套的交易規則。何為定?定就是不折不扣地執行,不懷疑,不猶疑。何為慧?慧就是變通。當市場出現有異於規則的變化時,能靈活地應對,不墨守成規,不生搬硬套。等待守戒,執行守定,遇惑守慧,這就是正確的交易行為。
何時守定?何時守慧?當要採取行動、改變目前的交易策略前,最後問一下自己,市場出現了變化嗎?市場給出了信號了嗎?若回答是否定的,則應放棄改變策略的想法,繼續耐心地等待,即為守定。若回答是肯定的,則馬上行動,即為守慧。不過,大家千萬不要定慧各別,將定慧分開,其實定慧本為一體。市場不可能完全重複昨天的故事,沒有哪一天的走勢能完全在今日的交易中找到他的克隆體。說市場沒出現變化,只是說市場沒有出現質的變化,但量變則無時無刻不在發生之中。面對量變漸進過程的變化,需要守定守慧。正如《壇經》所云:即慧之時,定在慧中。而定之時,定在慧中。
對業已出現的交易結果,應心平氣和地接受和輕輕鬆鬆地放下。《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意思是,過去的事情結束了也就結束了,經驗教訓總結後就不應再掛在心中,真正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若持有如此般若思想,股票交易其實可以被認定為一個程序化的過程。信號出來就入市,信號壞了就出市。在交易信號出來前,千萬不要嚇自己;在交易信號出來後,千萬不要騙自己。安然持倉,決然平倉。
炒股絕非運氣,沒有技術和方法很容易套牢;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關注筆者公眾號:捕捉漲停板(ag000231),與股友們交流學習,挖掘趨勢,龍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