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學第一月,可能會出現這些狀況(附對策),家長要注意

2019-09-21     優秀媽媽養娃


已經是新學期的第三周了,很多孩子在經歷收假、回歸課堂、開學第一天的兵荒馬亂後都逐漸進入了狀態,但還是有孩子不能適應,始終無法進入最舒適的學習狀態。

尤其是低年級年齡段的孩子 ,他們沒有高年級孩子那麼自立,還有剛從幼兒園升到一年級的新生,這些孩子在開學第一月里最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

低年級學生入學狀況多

低年級學生開學第一月最容易出現的狀況:

沒有時間意識,早上起不來,對上學沒有明確觀念;上學忘帶筆和本等學習用具或者需要用的課本;貪玩,沒有紀律和班級意識,有時打上課鈴了還在玩;上課不會聽講,不會記筆記,只會呆呆坐著;上課不聽講,總是坐不住,要東扭扭西看看;沒有正確的寫字姿勢,過近或過遠,寫的字歪歪扭扭;膽子大的孩子,上課中如果想上廁所就會隨意打斷老師,態度散漫;膽小的孩子可能會憋著一直不去上廁所,一直憋到家,不會告知老師;不會與同學交往,羞於交新朋友或者默默不說話;不會處理和老師之前的關係,要麼過於沒規矩,要麼過於膽怯;不記錄家庭作業,家長一問三不知...


以上都是低年級學生開學第一周最容易出現的狀況,也是比較突出和典型的狀況。

為什麼低年級的孩子會出現這些情況呢?這是因為他們:

1.年紀過小,沒有高年級孩子的成熟和自立;

2.家長還沒有給孩子建立好一個明確的學生觀念,孩子的思想趨於鬆散狀態;

3.孩子自身性格的原因;

4.在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上,家長的培養沒有到位;

5.老師無暇顧及到每一位學生。

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狀態,察覺到問題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調整,才能讓孩子積極面對新學期!

為什麼開學第一月尤為重要?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和家長來說,開學的第一個月尤為重要,因為正是這一個月為孩子新學期建立良好的學習狀態打基礎。

如果這一月家長不注意培養和糾正孩子,那麼孩子就會一直混沌下去,直到整個學期過完。

孩子年齡過小,讓他們迅速適應校園生活是非常困難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這對孩子的思想和心理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家長一定要耐心的培養必要的習慣和意識,家長的適當引導會讓孩子更加開朗和積極,對學習和生活都有幫助。

如何應對這些狀況?


1.學生意識的培養


給孩子塑造一個意識。

在家裡,是父母的孩子;而在學校,首先是一個學生,其次才是一個孩子,做好學生的本職工作,遵守時間,按時上學,不遲到、早退。

給孩子建立一個班級觀念。

班級是老師和同學共同組成的,在學校,要和同學一起學習,聽老師的話,遵守老師規定的紀律,不能像在家裡一樣想什麼時候幹什麼就幹什麼。

給孩子建立上下課時間觀念。

聽見鈴聲就是上課,上課期間要聽老師講課,不能吃東西、看窗外、上廁所、和同學講話。下課時間有十分鐘,可以自由活動。


2.學習習慣的塑造


低年級孩子的學習不在於學習成績和學習成果,更注重於孩子學習習慣的塑造。

因為低年級的學習內容比較簡單,這是一個塑造孩子學習習慣的好時機,家長要充分抓住。

  • 上課聽講,給孩子準備筆記本。

不要求孩子一定要記錄筆記,但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意識。

可讓孩子把當天的學習內容概括寫在本子上,如數學學習了一個「概念」,把概念的名字記錄下來,語文學了哪篇課文,記錄文章名字,這樣可以知道孩子一整天有沒有學習意識。

  • 教會孩子正確的握筆姿勢,看書姿勢和寫作業姿勢。

從小就有一個正確的姿勢,可以預防孩子近視,讓孩子練的一手好字;

如今的家庭作業老師通常都會發到班級群里,很多孩子就會忽略記錄作業這步,但是家長還不能讓孩子養成這個壞習慣,一定要讓孩子自己記錄當天的作業,做到心裡有數,才算一個好習慣。



3.生活習慣的培養


孩子暫時無法自立沒關係,但是家長一定要培養,不能因為覺得年紀小,就認為沒必要,好的生活習慣伴隨孩子一生。

培養時間觀念。

睡前讓孩子自己定鬧鐘,家長不要代勞,早上按時起床,如果鬧鐘響了,孩子還是不起,家長不要代替鬧鐘去叫孩子,這樣會讓孩子更加放鬆,覺得家長一個不忍心可能就會讓自己多睡會兒,鬧鐘一直響著,會造成緊迫感;

一定要吃早飯。

無論遲早,養成吃早飯的習慣對孩子終生有益,對於吃飯挑剔的孩子家長不能慣著,一次妥協,就會養成挑食的習慣;

給孩子準備杯子和足夠的紙巾。

在學校要多喝水,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垃圾扔垃圾桶;

告訴孩子該上廁所的時候一定要上。

除了上課時間不行,下課時間要及時上,不能一直憋著,有的同學甚至憋到家裡才上,要是害怕就和同學一起去,或者詢問老師;

注意安全。

不攀高爬低,過馬路看紅綠燈、過人行道,不摸電源。



4.人際交往的培養


學生的人際交往主要包括同學和老師,做到友愛同學,尊敬老師。

低年級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是最稚嫩的,是他們人生第一課,家長也要把重心放在這點上。

很多孩子因為無法處理好人際關係,學校生活過得悶悶不樂,甚至厭學,家長要引導好這方面。

如何讓孩子與老師自然相處?

相信很多家長都覺得,大多數孩子對老師是敬畏的,有的甚至很懼怕。

其實是學校的氛圍給孩子造成了輕微的壓迫感,要讓孩子對老師有一個自然的相處氛圍,過分懼怕和不夠敬畏都是問題,家長怎麼做?

每天與孩子交流今天在學校的生活,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引導出孩子的真實想法。

不要打斷孩子的講話,斷然指出他哪裡做的不好,要柔和引導,不要嚴肅教育。

多讓孩子講有趣的事體會校園生活的快樂,積極鼓勵。

多與老師溝通,態度要平和,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真實情況,因材施教。

不要對老師態度過密,很多家長覺得和老師搞好關係,老師就會多關注照顧自己孩子,其實不然。老師對每個學生都一視同仁,家長過分熱切,反倒讓孩子增加壓力和煩惱,對老師更加疏遠。


教會孩子怎麼和同學友好相處?


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小不會交朋友,去了學校沒朋友怎麼辦,和同學發生矛盾怎麼辦?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

教會孩子用笑臉面對每個人。

微笑從不會出錯,如果孩子性格比較膽小害羞,不會主動和同學說話,那就教會他學會微笑,愛笑的孩子到哪裡都受歡迎。

不說髒話、不打架罵人。

文明禮貌是孩子人際交往裡的第一要素。

理性處理孩子直接的矛盾。

如果孩子和同學發生矛盾,家長要做的絕對不是替孩子出頭,而是詢問清楚孩子事情緣由,從中分析矛盾原因,和判斷孩子的行為對錯。

孩子自己的問題,家長一定要指出來,不要總覺得自己孩子受了委屈,這樣教育的孩子不會受歡迎;

如果是對方的錯,也要給孩子指出來,給孩子以提醒。

學會尋求老師幫助。

如果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一定要及時尋求老師的幫助。

家長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不要膽怯,被欺負了就忍著,這樣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告訴孩子信任老師。

教會孩子自信與真誠。

對自己自信,對他真誠,有了這兩點的孩子在哪裡都會被人喜歡。

以上的狀況都是孩子日常中會碰到的,家長一定不能忽視,希望在新的學期第一月開始就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狀態,讓孩子開開心心度過新學期,做積極向上的學生。


福利放送:1-9年級135篇語文考試必背詩詞(含音頻)+出自《論語》中的成語詳解

部分詩詞圖片展示

領取方式:點擊左上角我的頭像,打開後點擊關注我,然後發私信「135」獲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kPcFXW0BJleJMoPMwvS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