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強縣勇擔當,省際廊道繪新章!看,這是封開交出的「成績單」

2019-12-16   肇房網

曬曬封開這份「成績單」

地處「三圈兩帶一區」(珠三角經濟圈、泛北部灣經濟圈、大西南經濟圈、珠江—西江經濟帶、粵桂黔高鐵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交會節點的封開縣,今年緊緊抓住「雙區驅動」「雙核聯動」重大歷史機遇,以全方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綱」,大力實施產業強縣、鄉村振興戰略,謀劃推動封開新發展,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大西南橋頭堡、跨省區產業合作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為肇慶建設廣東連接大西南樞紐門戶城市作出封開擔當。

今年以來,

封開交出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

都有些什麼亮點?

接下來,小編帶你一起去了解

傾全縣之力推動試驗區建設

11月18日,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6個重點項目舉行集中投產儀式,涉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領域,新增年產值達43.2億元,提供就業崗位3870個。其中,順盈森能源光電、宿龍高科智能終端觸控、聖享電子變壓(電感)3個項目來自試驗區平鳳拓展區。

近年來,

封開縣以實施「366」工程

和「1133」工程為抓手,

持續開展「工業園區建設年」「招商引資年」

和「項目落地年」活動,

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發展質量持續改善。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

是代表廣東參與區域合作發展的重大平台,

也是封開縣產業強縣、創新發展的主戰場。

封開縣將試驗區作為全方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核心載體,傾全縣之力推動試驗區建設,加大園區基礎設施、通用廠房建設和土地儲備力度,成功引進重慶盈田公司,按照設計、建設、招商、運營一體化模式建設80萬平方米通用廠房,推動園區擴能增效。

如今的平鳳拓展區,一排排高標準的通用廠房坐落有致,廠房內企業生產秩序井然,宿舍、食堂、籃球場、商店等生活配套設施逐漸完善,園區路網初步形成,污水處理廠已經建成……園區產業承載力不斷提升。

圍繞新型建材、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試驗區、封開縣主要領導親自帶隊,組成招商小分隊赴深圳、廣州、東莞、重慶、湖南、上海等地開展精準招商,與企業洽談對接,推動重點區域招商常態化。

今年,試驗區、封開縣聯合招商委共簽約項目11個,計劃投資總額22.85億元,其中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或行業100強企業項目1宗;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外資企業或行業「隱形冠軍」項目2宗;引進單個投資額2000萬元以上的港資項目1個。

抓好招商引資工作的同時,封開縣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轉型發展的生命線,彙編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在通用廠房租賃、產業轉移、創新、金融、人才、用地、市場開拓、企業發展等方面對企業給予大力扶持,全力破解企業落戶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

此外,封開縣建立縣領導掛點聯繫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制度,執行「一月一統計、一季一通報」的跟蹤督查制度,積極協調項目審批、辦證、土地徵收等前期工作,推進項目順利落地投產。

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作為一個山區縣,

近年來,封開縣將產業興旺

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突破口,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挖掘和利用山區縣的自然資源優勢,

念好「種養」經,打好「三農」牌,做足「扶脫」功,

積極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將短板打造成「潛力板」。

為了支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封開縣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扶持農村農業的「三高」產業項目,以公司+基地+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基地+貧困戶模式發展產業,加快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著力打造糧食、畜禽、水果、茶葉4個億元產業集群。

2019年,封開縣新增投入市縣財政資金和自籌資金合計3085萬元用於發展產業項目。今年上半年,封開縣19家涉農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1億元,帶動3.23萬戶農戶參與規模化、產業化的農業項目。

經過多年發展,封開縣如今已形成江川菠蘿、平鳳香蕉蔬菜、江口竹蓀、大洲蘭花秀珍菇、白垢黑皮雞樅菌、都平粉蕉、長安茶葉、南豐水律蛇、漁澇番薯干黃煙、杏花雞養殖、蓮都龍潭藕、長崗封開油栗、羅董柿子牛肉乾、金裝綠蘿、河兒口板栗南瓜、大玉口蜜糖茶籽油等特色產業。

今年3月,廣東省公布首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封開縣杏花雞產業園名列其中。封開縣將從組織、政策、資金、科技、人才等多方面對產業園發展予以保障,不斷創新完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按照「一心雙核三基地一走廊」的總體布局,著力將其打造成珠三角智慧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嶺南綠色休閒旅遊度假勝地、廣東省縣域鄉村振興樣板區。

封開縣農業農村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僅封開縣的2家杏花雞龍頭企業的年出欄雞苗量就達1500萬隻,總產值15億元。按照規劃,到「十三五」期末,封開縣杏花雞種雞存欄達50萬套,年供應杏花雞優質種苗5200萬羽,飼養杏花雞肉雞達5000萬隻以上。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封開將發展現代農業與推進精準扶貧緊密結合,不斷加大產業扶貧力度,推出一批有特色、效益高、可持續的產業扶貧項目。通過發揮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脫貧致富帶頭人的引領作用,封開縣推廣「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股份合作、代耕代種代養等模式,帶動貧困戶增收。

在農村產業發展帶動下,

2019年封開縣擬退出

省定相對貧困村27條,退出率96.43%;

全縣擬退出貧困人口

5136戶12439人,退出率96.53%。

示範帶建設扮靚美麗鄉村

今年以來,

封開縣把「省際廊道」美麗鄉村

示範帶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全方位參與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抓手,

按照「一年初見成效、兩年基本實現目標」要求,

立足現狀,著眼長遠,謀劃建設獨具特色、

生態宜居的示範帶,輻射帶動全縣美麗鄉村建設。

規劃之初,封開縣就定下突出特色、分類指導、嚴格執行三大要求,按照「靈魂在水、根在文化、生命力在產業、核心在美麗、持續發展在開放包容」的發展理念,突出「展示歷史文化傳承帶、共享國家戰略振興帶、體驗綠水青山旅遊帶、再現文化商旅古驛道」四大功能,將「陸道、水道、碧道、綠道、賽道、古驛道」六道融合,以路為廊、以水為鏈,串點連線、以線帶片,系統布局示範帶各項規劃功能。

在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基礎上,封開縣開展綠化美化專項行動,在賀江沿線建設風景長廊,完成20多公里公路沿線節點美化綠化,打造集健身鍛鍊、休閒娛樂功能於一體的濕地公園。

東安江和賀江在封開縣大洲鎮大洲村處交匯,碧綠的賀江水蜿蜒南行。位於大洲村賀江邊的龍皇島碼頭公園是封開縣省際廊道美麗鄉村示範帶建設的項目之一,日前,隨著該公園部分建成並對外開放,許多遊客紛紛慕名前來欣賞賀江美景。「鄉下地變景區了」,當地村民切身感受到示範帶建設給家鄉帶來的變化。

而在一年前,龍皇島碼頭公園所在的地方不過是一片竹林和荒地。當大洲鎮提出要砍掉竹林建公園時,當地群眾一時難以接受。當地擁有30年黨齡的大洲村黨員董建林拿起大刀,帶頭砍掉自家的竹林。在董建林等黨員帶動、勸說下,80多名大洲村民無償獻出自家竹林地,支持示範帶建設。

在示範帶建設過程中,像大洲村這種黨員帶動群眾支持建設的案例比比皆是。在大洲鎮上律村,該村黨支部書記麥木祥在本村「三清三拆」過程中不慎跌倒雙腳受傷,休養期間依然不忘參與清拆工作;東畔下羅田村老黨員盧潔蘭無償讓出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和土地,支持建設農家書屋;上律村勒竹根村黨員蘇權良清拆自家2間房屋,讓出土地建設村道……

示範帶的建設有力帶動了全縣美麗鄉村建設。截至11月底,全縣共發動村民、幹部、志願者6430人次,累計清理村巷道及生產工具、建築材料亂堆亂放1758處、404.9噸,拆除危舊房587間、8032平方米,完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體污染整治567宗。

看完這份「成績單」,

是否對封開的未來更加期待呢?

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

我們一定能再創佳績!

來源: 封開要聞、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