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嬰」是什麼?
長著成年人的外形,確有一個嬰兒般的心理。
巨嬰現象由心理作家武志紅提出。
為什麼當今社會;會出現巨嬰現象?
從我國實行一胎計劃生育開始。獨生子女誕生了,歷史上從此多了一個詞彙。
很多獨生子女家庭,在就一個孩子的心裡下,對孩子過度的溺愛,把孩子寵上天。小皇帝,小公主,應該都是這麼來的。現實很多現象,自己年老的父母不管,每天確圍著沒多大的孩子團團轉,不能讓孩子受一點的委屈。
說直白點,造成巨嬰心理的人,跟父母有很大關係。很多父母也嘗到了巨嬰人帶來的危害。
這種巨嬰現象,經常上演著。
前兩天看過一個求職類的節目,裡面有個給我印象比較深的選手。是個女孩已經25歲了,外國留學研究生畢業。這個選手媽媽也來了。期間主持人和她媽媽聊了幾句,主持人詢問媽媽關於出國費用的事情,媽媽回答說,在國外兩年的總花費100萬。這是一般家庭承受不起的。畢竟能出國的人,還是很少的。高學歷,留過學,應該是很多人羨慕的。就連其中的一個企業家在說起自己上學的經歷也很有感觸,他覺得這位媽媽很好能夠支持自己的孩子出國,這位企業家也留過學,當時給家裡提出出國;家裡不支持,不承擔費用,讓他自己賺錢出國學習。這個企業家說自己在國外留學的時候打工,有時候連飯都吃不上,還吃過兩個月的草;說著他就流了眼淚。
他說就是在吃不上飯的情況下才創的業。才有了今天的成就,都是拼出來的。
這個選手條件這麼好;應該是很多企業爭著要的。可是在她後來的表現,實在讓人大跌眼鏡。在展示專業技能後,確被一個企業家說;像是業餘的。在後來的表現中越來越不好,整個人的狀態和一個中學生差不多。不積極;不主動。目光呆滯,說話連聲音都沒有。25歲應該是個有激情有朝氣的年齡。這樣使她的形象一下子跌倒低谷。
場上一共12位企業家,第二次選擇後,全部沒通過,沒有一個企業想要這樣的人。
中間主持人問道能否去北京工作;也詢問了媽媽的意見,她媽媽說出了一句令人很震驚的話,可以去,希望她能夠儘早的自理自立。
這就使企業家們對這個選手的態度大轉彎。
不得不讓人感慨。這就是出國培養的高端人才?父母花費了巨大的錢財,對得起這些付出嗎,是麻木還是覺得理所應當?
這個女孩還不算什麼事,有些人可以用恐怖來形容。
前段時間,南京的一對父子上演了父子大戰。母親實在沒有辦法,都打110了。
這次大打出手,也是積累很長時間的怨恨。兒子今年已經44歲了,從畢業到現在一直沒有工作過,10多年就在家啃老生活,這位兒子還是位留學生,在回國後一直不找工作。這位父親說,兒子留學已經花了家裡幾百萬了。
世界上竟然還有這樣的事,真令人髮指。
父親為了給兒子教訓;把他給孩子買的車給賣了。沒想到兒子一氣之下把父親的車給砸了。父親又跑到兒子家裡砸東西。就這樣一來二去大打出手,兒子氣急敗壞,揚言要砸父母的家,砍死父親。
這做父母的得有多寒心啊。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竟然換來這樣的結果。
發生這樣的慘劇,真希望是一場鬧劇,但就是真實的事件。
不得不令人反思,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個兒子,會肆無忌憚的一直啃老。
這是值得去研究的問題。
像這類啃老還有很多。
去年在上海街頭,一男子因向母親索要2萬塊錢,母親說沒有錢,他讓母親去借,母親沒有同意。男子就在街頭直接打了母親,又是拖拽,又是毆打。很多人過來制止男子,他反而打的更厲害了。
這一幕看得人又心酸又毛骨悚然。
山東的一個70多歲的大娘,每天竟然幫兒子找工作。
大娘說,兒子在家啃老;已經長達二十多年。以前做過保安後來不想做了,就一直在家裡待著。一個正常有手有腳的成年男子就光在家裡吃飯,睡覺,玩遊戲。
大娘老伴已經去世。兩人就靠大娘每月的3000退休金生活。
中國式巨嬰,只知道一味的索要,不懂付出,當沒有滿足自己的需求,就撒潑,打鬧。他們不僅認為父母應該對自己百依百順,甚至認為整個世界都應該為他們服務。把自己當成了宇宙的中心。
2017年6月,武漢一位名牌大學女博士自己遲到,過了登機時間。
值機員建議她改簽或退票,女博士卻執意要乘坐這趟航班。
溝通無果後,女博士突然衝進櫃檯,朝著值機員的臉狠狠打了幾巴掌。
並嚷嚷著:「我就遲到五分鐘怎麼了?」
可憐的值機員小姑娘,平日性格溫柔乖巧,被無故扇了巴掌,泣不成聲。
作家武志紅曾在一本書中寫道:
「中國人的集體心理年齡,沒有超過1歲,還停留在口欲期。」
有太多的中國式巨嬰,把啃老當作理所當然,心安理得地拒絕長大。
他們雖然生理年齡已經是成人,但心理年齡仍似嬰兒般。
總是一味向父母、社會索取,永遠以自我為中心,絲毫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
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像沒斷奶的嬰兒一樣撒潑、哭鬧。
巨嬰心理有兩種主要的特質:
一是「全能自戀」,認為自己無所不能。這是一種非常有殺傷力的病態。它導致一個人把全世界都當成自己的所屬品,不能平等對待別人,甚至不把其他人當作生靈,這種心理其實是嬰兒早期都會存在的一種心理,它在教育學中被叫作「自我中心化」。
二是「偏執分裂」,他們滿足於自己的想像世界,脫離現實。有巨嬰心理的人一方面內心很牢固,另一方面卻很脆弱。內心的牢固是為了保護其脆弱,所以他們不能接受質疑,一旦受到質疑就會強烈牴觸;不能接受非自己預期的對待,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就會陷入憂鬱;不能接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內心就會破碎。
這些現象給做父母的一個警醒。
該放手時就早點放手。沒有掙扎過的小鳥,是飛不起來的。
所有的蛻變都要經歷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