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尉氏這座八層佛塔陷入地下一米,歷經千年卻不倒,可免費參觀

2019-08-30     旅遊看開封

佛教有句口頭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在這裡,"七級浮屠"就是"七層寶塔"的意思,用來形容救人功德巨大。

縱觀天下大大小小的佛塔的層級,通常都是或七層、或九層的奇數。而在開封尉氏縣,則有一座佛塔卻是八層,這就是興國寺塔,也是一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悉,興國寺塔興建於宋代,取宋太宗"太平興國"年號為名,原本這裡也有一座"興國寺",只不過後來毀於戰火,只有這座佛塔保存至今。

興國寺塔是一座磚塔,塔身內外均用青磚砌築,磚與磚之間銜咬,塔體結實穩固。從塔身基座往上,第一層最高最闊,然後依次遞減,到了第八層有一個寶瓶式銅剎扣在頂部,這種結構增強了佛塔的穩定性,才能歷經1000多年仍然不倒。

整座興國寺塔通高30米左右,塔身呈六稜錐形。三至七層層檐上部仍然採用磚砌反疊澀之做法,平座下方則全部採用蓮花瓣疊澀,這種建築藝術反映了宋代匠人高超的施工技藝和勇於創造的建築理念,也是我國古代"匠人精神"的重要體現。

該佛塔的外壁和內壁均嵌有佛像,大約有250尊左右。其中,既有菩薩,也有佛陀,造型豐富,雕刻精美細膩。據說,從基座的小門進入後,繞著塔心柱有樓梯可以盤旋登到最上面的銅剎。

不過,現在為了保護佛塔,在四周圍著鐵柵欄,塔門也封了起來,無法深入其中尋幽覽勝。只能站在佛塔附近,看著古樸莊嚴的造型,聽著佛塔上風鈴傳來動聽的聲音。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佛塔的基座已經深入地下一米多深,其原因可能是由於淤泥淹沒,而這也恰恰證明了興國寺悠久的歷史和深厚底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k5FZEm0BJleJMoPMLsN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