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天氣】新一波冷空氣即將到貨,氣溫驟降,您準備好了嗎?

2019-10-12     焦作氣象

冷空氣最新動態

從明天夜裡開始新一輪降溫又到貨了~這次強度有點大哦!

中央氣象台預計,10月12日夜間至15日我國將有一次大範圍降溫過程。

江南中部以北地區氣溫將普遍下降4~8℃,華北、黃淮等地本周末到下周前半段最高氣溫也將陸續降至20℃以下,並且多地氣溫將刷新今年下半年來新低。

答應我

那麼冷的天一定要穿秋褲好嘛

「未來幾天內

還要降幾度

若不穿秋褲

後果請自負」

根據氣象資料顯示,

13日夜裡到14日

受南下冷空氣影響我市風力較大,

14到16日氣溫較前期明顯下降

最低氣溫跌至「個」位數

將刷新下半年以來的新低

來看看氣溫變化圖

那是相!當!刺!激!

隨意感受一下

具體來看未來七天天氣預報

13日(周日):多雲,偏東風2~3級夜裡逐漸加大到4~5級,12~23℃

14日(周一):陰天到多雲,部分地區有小雨,東北風4~5級,10~15℃

15日白天(周二白天):多雲到陰天,偏東風3級,9~14℃

15日夜裡到16日(周二夜裡到周三):小雨轉多雲,偏東風2~3級,9~13℃

17日(周四):多雲到晴天,偏西風2~3級,7~20℃

18日(周五):晴天間多雲,西南風2~3級,9~22℃

19日(周六):晴天間多雲,西南風3級,10~24℃

俗話說,「春捂秋凍,百病不生」,但是「秋凍」並非是完全不保暖。專家提醒,脖子、腰腎、腳踝這三個部位應「重點保護」,做好保暖工作。因為這三個部位均處於人體陽氣運輸的主要通道上,且肌肉較少、血管豐富,是主要的生理支撐點,一旦受寒,便會引起相關部位的疾患。

暖頸:寒涼讓頸椎病雪上加霜

辦公室一族得頸椎病的不在少數,長時間保持低頭或固定姿勢工作,使頸椎長時間處於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頸後部肌肉韌帶組織長期僵持,會引起慢性勞損。脖子本身就很嬌貴,再加上有慢性勞損的底子,因此,一旦受寒,便可能引發血管的收縮和頸部肌肉痙攣、神經水腫,誘發頸椎病或讓原有的頸椎病雪上加霜。

保暖「錦囊」——一條圍巾頂一條棉被。暖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帶條圍巾或者穿高領衫等,保護好脖頸不露在外面,以免寒氣入侵。此外,還可以做擴胸-仰頭-抻筋骨的動作,即雙手交叉,放在頸部後面,同時擴胸,頭向後仰,手臂向前用力,使得脖頸與手臂形成「抵抗」之勢,這樣可以鍛鍊頭頸部的肌肉。

暖腰:先天之本 喜暖怕寒

腰是人的「一把手」,中醫認為,腰乃腎之府,腎是人體先天之本,喜暖怕寒。老年人中比較高發的寒濕性腰痛,主要就是因腰部受風寒侵襲引起,在陰雨天會加重。

保暖「錦囊」——搓手按摩腎俞穴。除了藉助戴護腰保暖外,也可通過手法按摩疏解受涼帶來的不適。雙手交叉,快速揉搓,手掌搓熱後,直接捂在腎俞穴上,用手掌上的熱量來溫暖腰腎,同時雙手順時針按揉。腎俞穴就是我們俗稱的「腰眼」,是護腎的重要穴位,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

暖腳:寒邪生於足下

腳踝部有200多個穴位,是人體「小心臟」。寒氣一般都是從腳底侵入,因此,古語有云「白露不露腳」,說的就是在白露節氣後,人就不能再光著腳穿鞋,需要穿上襪子,防止受寒。此外,除了穿上厚襪子,泡腳也是保護腳踝的好方法。

保暖「錦囊」——藥浴泡腳效果佳。熱水泡腳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緩解疲勞的作用,一般40℃左右的水溫即可(不燙手)。泡腳時加些中草藥效果更好,其中像是透骨草、川椒、乾薑、桂枝等藥材具有溫經作用。注意,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的患者使用前需詢問醫生。

好了今天的天氣就聊到這了

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

查天氣,請撥12121

新浪微博:@焦作氣象

今日小編:靜靜

歡迎多多支持

感謝大家~

文字 / 靜靜

圖片 / 網絡

以上就是今天所有的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k3cHwG0BMH2_cNUgnWo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