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平安城廂」密碼

2020-04-29     東南網莆田站

東南網莆田4月29日訊(本網記者 王龍風)網格大數據「平安地圖」連接著基層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守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合偵快破」機制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近年來,城廂區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斷探索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精心構築矛盾糾紛大調解機制,優化形成打擊破案工作新格局,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新效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創建更高水平的新時代「平安城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張大數據「平安地圖」

實施精細化基層社會治理

日前,在城廂區社會治理網格化中心,網格員李秀荔打開辦公電腦里的網格大數據「地圖",巡查轄區各個單元網格的最新人口數據動態信息。一張張形象而又直觀的單元網格大數據「平安地圖」躍然眼前。

道路、小區、樓棟、樓層、單元房戶號分布、沿街店面等建築、設施方位,與其所對應的二維碼門牌號和獨棟的相關房東信息及二維碼門牌號等,一目了然;每一個二維碼門牌號碼戶室居住的實有人口、聯繫電話、房屋屬性 、面積、房東信息、自住(租住)、租賃大概到期日,沿街店面二維碼門牌號、店名、店負責人信息、從業人員信息、是否辦理居住證、房東信息等,詳盡完整。

這就是城廂區社會治理網格化中心近年來創新開展的「一圖一表」台帳制度。全區120個村(居)網格站、281個單元小網格的網格員連年來不間斷進行數據信息採集收集,建立起了系統、全面、完善的轄區房屋、人口大數據 「平安地圖」。

此次疫情期間,「一圖一表」台帳制度為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大數據基礎,為人員精細化分類管控管理創造了良好條件。疫情防控期間,城廂區緊盯「開放小區、沿街店鋪、用工單位」三大重點部位,落實「一企一冊、一樓一冊、一人一檔」責任清單,轄區各個單元網格的基礎信息數據底數清、數字准、情況明。

東海鎮海頭村第一單元網格實有常住人口1684人,流動人口90人,店面58家,出租房31間,規上企業8家;龍橋街道下磨社區第三單元網格常住人口2688人,流動人口1122人,店面341家,出租房1249套,開放式小區2個……疫情防控期間,在城廂區各鎮/街道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務管理基本台帳表格里,全區各個單元網格人員情況一清二楚。

「網格員在入戶走訪巡查的過程中,發現了多起房東沒有自覺主動向公安機關申報租房信息的案件。印象深刻的是,2月24日,4名疫區來莆人員未報備登記躲在出租房裡,剛來莆一天就被網格員巡查發現。」李秀荔介紹道。

期間,城廂區還完善了流動人口信息管理系統,將市場監管、稅務、民政、衛計、住建、自然資源、司法、教育、人社、環衛、交通運輸、文旅、城管等所有職能部門相關業務信息共享,達到互為驗證、互為補充,實現同一平台「一站式」辦理和數據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動態管理。

「截至目前,區直部門提供實有房屋、實有人口信息採集表8611份。教育、衛健、民政、市場監管部門等,提供的名單已由區網格中心按屬地進行分類,並持續安排網格員訪查、錄入、補充、完善。」城廂區社會治理網格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多部門實現數據共享,不僅可以為單元網格信息採集增添力量,而且可以進一步提升單元網格數據台帳的精確性。

不僅如此,城廂區目前還著力探索、創新、完善網格化服務管理系統,充分發揮「網際網路+」的優勢,打破信息壁壘,形成網際網路、公安網(部分信息)、人臉識別門禁系統信息「三網連通」,實現流動人口信息更新實時同步 、基礎信息交換共享、動態信息採集錄入、部門關聯比對和綜合集成,不斷提升流動人口管理智能化水平。

採訪間隙,霞林街道坂頭村第三網格網格員蔡海妹在她的「一圖一表」台帳里,更新了最新採集到的人口動態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jm1Nx3EBfwtFQPkd4Gl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