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要認清這些,不然在無錫准虧

2019-10-18     錫樓



文/黛青


對於毫無買房經驗的一些人來說,在購房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新的名詞。加上在對市場不夠了解的時候,能夠規避一些買房風險真的純靠運氣!

就比如最常見的綠化率的問題,我的一個朋友買房時候聽到30%的綠化率,在小區交付後看到的卻是一地的大草皮。

然而開發商的解釋是:只要有草皮覆蓋的地方,都能算是綠化面積。

為了幫大家做好置業購房的準備功課,今天我羅列了幾個在買房過程中容易混淆的概念。

綠地率&綠化率

就比如我朋友遇到的那個問題,30%的綠化率看到的是一地的草皮。為什麼開發商這麼隨意呢?

其實綠化率主要是開發商的說法,在樓盤的宣傳資料中使用頻率比較高。

但是我查詢了一下發現,綠化率這並不是一個非常準確、規範的用詞,因為其並沒有法律和法規依據,而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的衡量樓盤綠化狀況的國家標準是綠地率




綠地率是綠地總和占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的比率。會把公共綠地和道路綠地以及配套公共建設所屬的綠地等會被算進去,考量標準比綠化率高。

綠化率是指綠化覆蓋率,綠化垂直投影面積之和與小區用地的比率。所以只要長草的地方基本都可以算作綠化,樹的影子、露天停車場可以中間種草的方磚都可算入綠化覆蓋率。

在通常情況下,新建居住區內綠化率不得低於30%,舊區改造不低於25%。




房產稅&房地產稅


首先要和大家說,房地產稅其實屬於一個綜合性概念。即一切與房地產經濟運動過程有直接關係的稅都屬於房地產稅。

包括房地產業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房地產稅、土地增值稅、契稅等等。

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徵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

而房地產稅與房產稅最大的區別在於:房產稅作為財產稅,其徵稅對象為房產;而房地產稅徵稅對象既包括房產又包括土地。

他們是一個財產稅稅種,卻是兩個財產主體。房地產的財產主體有兩個:房屋屬於賣方人,而腳下的土地卻屬於國家,就拿住宅來說,只有70年使用權,買房人並沒有實際擁有權。

目前無錫還未設立房產稅,無錫的買房者在進行房產交易時需要繳納契稅。

契稅是一種重要的地方稅種,在土地、房屋交易的發生地,不管何人,只要所有權屬轉移,都要依法納稅。



訂金&定金

最簡單的一點,定金不能退,訂金可以退!

「訂」的含義是訂立、預訂之意。訂金是預訂所付的錢,是當事人的一種支付手段,只是單方行為,不具有明顯的擔保性質。

定金是在合同訂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或替代物作為擔保的擔保方式。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應。

所以說定金交付容易、要回難,一個是要記得不要隨便向開發商交付定金,另一個是要注意協議內容,要特別警惕「定金一律不退」之類的條款。

END


如今,買房人對於房屋的選擇,已經越來越看中舒適度和性價比了,所以除了品牌知名度和戶型,物業、綠化率等因素也成為了考量內容。

在購房交易的各個環節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但畢竟花這麼大一筆錢,肯定是希望能有一個順利的過程,所以大家要好好做功課!

如果你還有什麼疑問和看法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ja2k3W0BMH2_cNUgoq3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