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罕見發飆:高情商的人,是如何發脾氣的?

2019-11-04   不迷茫君

01、

年輕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這屆年輕人太不爭氣了,受到不公平待遇,只會忍。

明明自己有能力做一個項目,老闆偏偏不信任,覺得你不行,把事情交給別人來辦,你覺得憋屈,卻啞口無言。

明明高強度工作,一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12小時,老闆覺得你只配三四千的工資,你好聲好氣跟老闆提加薪 ,被一票否決後,選擇順從。

不是不願生氣,而是習慣把氣都憋在心裡,習慣表面和善,內心臟話滿天飛。

這種新時代的症狀叫做:意識流吵架

明明很生氣,卻只能憋著,晚上一睡不著,就後悔當時為什麼慫了,被自己氣哭,好久都不能釋懷。

但下次直視對方,不知道說什麼。還是忍忍吧,吵架多傷感情。

忍無可忍,從頭再忍。

只是現實是殘酷的,錯的過去,不會因為忍,而變成對的未來。忍一時風平浪靜,只是弱者不願面對現實的藉口。

職場從不相信懦弱,適者才能生存。我有個偏激的觀點,強者,從來都是有脾氣的。

之前有個熱門文章,說發脾氣是本能,不生氣才是本事,告訴大家,不要讓情緒失控毀了你的生活。

這個觀點是對的,人確實要做情緒的主人,但這是不是所有情況下都適用?當一個人只會忍受,不懂得跳出舒適圈,最後的下場是,變成沒有脾氣沒有未來的邊緣人。

我有個朋友,在某網際網路公司工作,在同學會吐槽說拿著死工資乾了三年,也忍了暴躁的老闆三年,日子過得太不爽,真想趕緊走人。

後來他也沒走,繼續過著一邊罵老闆傻逼,一邊加班的生活,想著混完一天算一天,撐到年底,拿完年終獎,看看明年的大環境再決定。

忍受現實不一定是穩定,也可能是溫水煮青蛙。

結果當年公司業績不好,年終獎減半不說,2019年第一波裁員潮,就落到他頭上。

還沒有出一口氣,就被淹死在時代的浪潮里。

他也有想改變,但他的習慣忍著,讓他在客觀上做出已經不合理的選擇。

忍受現實的人,其實都是被過去綁架。他們就是渺小的螻蟻,看著頭上的那一圈天空,覺得外面的世界不穩定,就安於現狀,最後變得佛系隨緣,習慣就好。

所以,忍忍吧,看看以後再做決定,就是一句毀人的廢話。

02

會生氣,是種了不起的才華

有人說,生氣是低情商的表現,在有求於人的時候,學會忍讓,是成熟的標誌。

剛入職場那會兒,我還是個小白兔,不爭不搶,不表現,不諂媚,活得像宮斗劇中,接近冷宮邊緣的爛好人貴妃。

老闆和主管要我幹什麼,我都「嗯嗯」「好的」「收到」。沒有想過自己的工作會不會因為量的增加,導致質的下滑,心甘情願被壓榨,這樣我就能學到更多東西了。

這種勤奮的心態,一般都會有個不錯的結局,但現實結果是,常常挨罵,老闆一度想炒掉我。

這究竟是為什麼?

後來有個姐姐入職,年齡比我大六歲,從遊戲公司轉行進新媒體,卻沒有一點新人的膽怯,說話做事雷厲風行。

老闆讓我們彙報工作,她能很有底氣提出觀點,面對老闆的質疑,她比老闆的口氣還大,理直氣壯說出理由。

來了僅僅兩個月,比來了這裡一年的我,更快得到上級的認可,他們覺得她很靠得住,很值得信賴。

人一旦鋒芒,即使刺眼,他人會不自覺地認可;人一旦軟弱,氣場弱下來,藏都藏不住。

忍住脾氣,是對自己和他人最大的疏遠,別人不認可你的能力,你當個受氣包,越來越不自信。

你若沒有表態,憑什麼獲得青睞?

我記得《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作者林奕含說過,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

我們總覺得,善良的人,都是沒有脾氣的,都是好相處的。但在我看來,好相處不是褒義詞,他只是到了沒有形容詞去夸一個人的時候,才會用到的。這句話背後的意思,也許是你平庸、你懦弱、你沒有實力。

當你把脾氣爆發出來,觸及到對方,他們的眼裡,立即會多一絲驚訝,多一份敬重,因為,他們知道你是個不好惹的人,不敢隨意對待你。

以前看過《中國人為什麼不生氣?》,裡面有幾句話特別刺激我:你怎麼能夠不生氣呢?你怎麼還有良心躲在角落裡做「沉默的大多數」?你以為你是好人,但是就因為你不生氣、你忍耐、你退讓,所以攤販把你的家搞得像個破落大雜院,所以台北的交通一切烏煙瘴氣,所以淡水河是條爛腸子。

當我們習慣忍讓,做沉默的大多數,不僅會失去本該屬於你的機會,還可能習慣成癮,淪為烏合之眾,是把社會推向滅亡的佼佼者。

你的生氣,應該是你這輩子的福氣。

03

恰到好處地發脾氣,是為人處世的最高智慧

有人說:人之所以鮮活於世,就在於其百般情緒。

壞情緒一味的克制與壓抑,最後難免傷人傷己。

正如林奕含所說:「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

情商高的人從來不發脾氣嗎?未必,只是他們大都懂得控制情緒,合理的發脾氣。

發脾氣也一種工具,運用得當,更能阻止事態的惡劣發展。

一向待人溫文爾雅的何炅,也曾在節目中大發脾氣。

《超次元偶像》現場,一群年輕的選手不滿比賽結果,在舞台吵鬧,一位選手還將地上的衣服狠狠踢飛。

期間何炅4次叫停,但無人理會,場面一度失控。最後,何炅語氣嚴厲說「你們太讓我失望了」。隨後,轉身離去。

這場比賽沒有冠軍,因為每個人都輸給了自己。

何炅略帶「高級」情緒的表達自己的感受,亮出底線,不動聲色之間掌控全局,瞬息便阻止了惡劣事態的發展,這才是高情商人的做法。

站在師者,前輩的角度說出的理智感受,往往比痛批孩子效果更好。

既保護了少年人的自尊,不會使他們情緒再次激怒。及時抽身而去,留給情緒緩衝的空白時間。

少年們的憤怒被愧疚取代,進而反思。

蔡康永曾經說過:「情商高並非是指不發脾氣,而是要合理地發脾氣,讓自己的情緒可以順暢地表達,舒服地做自己,才能讓自己和世界都開心。」

高層次的人,不僅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被激烈的情緒所影響,更能跳出事情本身的框架,冷靜的分析,主導情緒合適的發泄。

為人處世的最高智慧,便是恰到好處地發脾氣。

04、情商高的人都怎樣發脾氣?

關於如何恰到好處的發脾氣,知乎上有個優質問答這樣說:

情商高的人都怎樣發脾氣?

情商高的人總是能夠做到目的和行為統一。

在合理地運用自己的情緒做出不滿的表達,從來達到自己本心的目的,這,是情商高的行為。

發脾氣的目的,是建立並且維護自己不可撼動的底線。

職場生活中如何合理的發脾氣,做一個高情商的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古人云:克己、復禮。

凡內心情緒,皆應表達,也該節制。遇事學會換位思考,用健康的方式適當宣洩情緒。

延遲表達情緒。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腦中最古老的邊緣系統主管情緒,而最晚進化的大腦皮層主管認知。任何事情發生後,邊緣系統會第一時間產生情緒反應,如恐懼、憤怒、喜悅等,約6秒鐘後,大腦皮層才能做出認知處理。

表達情緒前,先深呼吸三次,默數六秒再開始面對。

做到不喜形於色,不怒髮衝冠,不被衝動支配做事,不被喜悅沖昏頭腦。

失控的情緒,不加以控制,事情不僅沒有解決,往往易變成糟糕的結果。

公司一位同事經常獨來獨往,倒不是被人排擠,而是其他人,都害怕他陰晴不定的性格。

他經常毫無徵兆的發脾氣,擺著一張臉,好像全世界都得罪了他。一點小事,就能讓他情緒崩塌。

一次,老闆體恤老員工,有意提拔這位同事,就讓他招待一位客戶。

因為是新簽的合同,客戶難免有些挑剔,詢問的事情也多了點,換做是誰,都能體諒一下。

可是,這位同事,卻覺得顧客刻意刁難,當場摔了文件,頭也不回的走了。

得罪了客戶的同事,老闆徹底失望,而被同事嫌棄的客戶,卻成就了另外一個競爭對手,搖身一變,成了同事的上司。

情緒失控的成年人,在生活中也不過是「不懂事的巨嬰」。

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為逞一時口舌之快,遷怒他人,那麼之前建立的信任感也瞬間崩塌,人際關係也難以修復。

沒有人,有義務承受你的壞情緒,縱使你有千般理由,也沒有人能真正意義上的感同身受。

他們只會感受到你的壞脾氣,從而避之不及。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而被情緒控制的人,總是與機會失之交臂。

態度要堅定,表情要和緩

保持平和的心態,不把壞情緒掛在臉上。

胡適曾說:世間最可厭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

對於壞情緒,要做到:克制、認清、掌控,再成為更好的自己。

拿破崙曾說:「能控制好情緒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第54屆金馬獎,陶晶瑩介紹蔡康永和小S,用刻薄近乎刁難的口吻說「因為你們這次沒入圍,所以底下沒你們的位置」。

蔡康永巧妙反問:「所以我們是來主持的?」

只有管理好情緒,才能臨危不亂,在別人刻意給難堪中體面出場。

高明的反擊

對別人的惡意情緒,最低端的方法就是「以暴制暴」,不僅拉低了自己的檔次,還被敵人用豐富的經驗給打敗了。

如何才算高明的反擊?不動聲色的亮出底線,學會罵人的藝術。

梁實秋在《罵人的藝術》中寫道:「你罵他一句要使他不甚覺得是罵,等到想過一遍才慢慢覺悟這句話不是好話,讓他笑著的面孔由白而紅,由紅而紫,由紫而灰,這才是罵人的上乘。」

有深度的怒火,更加強而有力,不僅讓挑釁者毫無反擊之力,更讓旁觀者把問題看的透徹。

表達憤怒不是單純的發泄情緒,是以解決問題為目的。

如果非要說,職場上有什麼管理情緒的絕招。

那就是:上一秒天崩地裂,下一秒處變不驚。

想要成為高層次的人,必定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及常人所不能及。

人生在世,誰都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