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病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醫生:具有普遍性,這點是關鍵

2020-04-09     天天養生匯

基礎病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醫生:具有普遍性,這點是關鍵

在疫情的早些時候,在新冠肺炎的死亡病例,以及重症病例中,大多是一些帶有基礎病患者,如糖尿病、肝腎疾病等等,還有就是一些年老體弱者。所以,一直以來,人們都以為老年人以及一些基礎病患者,更容易受到新冠病毒的襲擊,才有了「易感染人群」的說法。


新冠病毒存在普遍易感染性

近日有網媒報道,在一些歐美國家,出現新冠肺炎的患者中卻是以年輕人居多。甚至在一些國家還出現了高層領導人,體育達人以及娛樂明星相繼確診的情況。可見,無聊貧富差距面,身體是否健壯等,在疫情面前還是一律平等的。


對此,北京市和平里醫院呼吸內科張驊主任醫師表示:

「目前根據現有病例來看,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所有人群普遍易感染,在人免疫力正常和免疫力低下時均可感染,主要是與接觸的病毒量有關係。」

由此可見,是否容易被感染,最終不是取決於我們身體免疫力的強弱,也不是取決於我們生活環境的優劣,以及生活條件高低。關鍵是我們一次接觸病毒的多少來決定。


當然我們可以去做這樣的一個假設,假如一個免疫力強的人與一個免疫力弱,或者是帶有基礎性疾病的老人,彼此都只接觸極少量的病毒。免疫力強的人或不容易出現病症,或者說稍微晚些時候出現病狀。出現症狀後,免疫力強的人轉為重症病例的可能性小,而被治癒的可能性大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都只是一些沒有依據的假設。因為任誰也無法統計我們是否吸入了可以致病的病毒量。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任何的資料說明,我們吸入多少量的冰毒會致病。


鍾南山提示:「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群防群控才能防止病毒傳播給更多人。」

近日,鍾南山院士通過媒體向民眾問候,它提示我們,面對疫情,我們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群防群控才能防疫情傳播給更多人。」



在網媒上出現「舔毒女」,以及「舔毒男」先後確診。也反應了在病毒面前,我們的免疫力或顯得不堪一擊。在海外的一些國家,之所以出現年輕人比老年人多病例的現象,我想也是基於對病毒的認知度。老年人本身年老體弱,屬於新型冠病毒「易感染人群」,因此更加慎重,同時也更珍惜生命。而年輕人自以為年富力強,體抗力好,而無視病毒的存在。經常可以看到,在疫情爆發的時期,依然組織各種大型的集會,出現大面積感染的現象也是可想而知的。



事實上,鍾南山院士在很早以前就有提醒,對於新冠肺炎最好的預防措施是「保持距離」,減少與病毒接觸的機會。因此,多次呼籲大家少出門,出門要戴口罩,少去民眾比較聚集的場所等等。鍾老從來沒有說過提高人體免疫力可以預防病毒,卻讓人傳的沸沸揚揚。



鍾老還通過媒體提醒大家,「目前我們國內疫情已經由高風險轉到低風險,但是低風險不等於沒有風險。」目前來說,國內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但是輸入型病例還是比較多,加上復工復學在即,我們依然要做好防護措施,始終保持謹慎樂觀,保護我們來之不易的成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jNR7YHEBiuFnsJQVuX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