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有太多的規矩要守,都是鬼話!」100年前的獨立女性如是說

2020-01-27     青年文摘

「女孩有太多的規矩要守,都是鬼話!

100年前的獨立女性如是說

1918年9月7日,是22歲的菲茨傑拉德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

那天,少尉菲茨傑拉德邂逅了比自己小四歲的澤爾達·塞爾——舞會中最耀眼奪目的白人富家女。她是州高院法官的女兒,爺爺擔任參議員,從小被視作阿拉巴馬的大家閨秀。

菲茨傑拉德與澤爾達/百度百科

在美國文化界,澤爾達不僅是一個名字,更早已成為爵士時代新女性的代表符號。她的一生跌宕起伏,某種意義上,說她「成就了菲茨傑拉德,同時也毀滅了他」也毫不為過。

澤爾達是當時出了名的社交女王,若是在今天,她可以登上頂級時尚雜誌的頭版頭條,她的緋聞軼事,或許可以像當紅偶像一樣占據熱搜三天三夜。還在巴黎時,她就勇於反抗陳規陋俗。

當好友對澤爾達說:「是真的,寶貝。你若是沒穿緊身衣,男人們會認為你……放蕩……」

澤爾達笑了笑:「也許我不在乎呢。當今的一切都不一樣了。戰爭委員會說不用再穿束身衣……」

朋友繼續說:「就算你不在乎大眾習俗,你也該替自己想一想。萬一法官知道你半裸著出了門,他定會叫你藏起來的。」

「我也想著為自己著想,」澤爾達脫下襯衫,「可你們所有人都要介入我的生活。」

為了表達對父權審美的抗議,她當眾說道:「女孩們總有太多的規矩要遵守,還有太多關於儀容儀表的約束。腰背要筆挺精神,雙手要戴好手套,嘴唇不可塗上顏色(亦不能被人親吻),緊身裙萬不可少,言談舉止要文雅端莊,雙目要時刻規矩地低垂,思想則必須純潔無瑕。而在我看來,都是些鬼話。」

她不顧成見,沉醉於爵士時代的新生活。梳著波波頭,在巴黎俱樂部的桌子上跳舞,裙子掀到腰部,高高地架著雙腿,她當眾抽煙,嚼口香糖,喝酒醉得滑到了陰溝里。

在所有舞蹈中,她最喜歡芭蕾。九歲那年,母親將她送去溫尼斯特教授的舞蹈學校。在她看來,「芭蕾的音樂和舞步是那樣歡快、激情、浪漫,富有戲劇性」,囊括了她對人生全部的渴望。

20世紀20年代,菲茨傑拉德和澤爾達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對情侶,每年花費3萬美元(摺合到現在約幾百萬美元)。他們的足跡遍布了歐洲,放浪形骸,揮金如土。從紐約、格雷特內克到巴黎,再到里維埃拉,在他們的身後,留下了一連串破碎的香檳酒杯和閃閃發亮的俏皮話。他在歐洲的名流盛宴里言笑晏晏,她在廣場的噴泉里淋濕身體,在巴黎的酒吧、里維埃拉的海灘、地中海沿岸的豪華酒店,菲茨傑拉德夫婦作為新一代美國夢的代表、爵士樂時代的寵兒,為歐美各大報紙留下頭版頭條。然而,由於揮霍無度,他的帳戶危機始終沒有解決。

30歲,儘管中途遭遇澤爾達出軌的影響,菲茨傑拉德依然完成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這個書名是最後才定下來的,他一度在《特里馬喬》《戴金帽的蓋茨比》《在灰堆與百萬富翁之間》《跳得高的愛人》等標題上猶豫不決,出版商在《西卵的特里馬喬》與《了不起的蓋茨比》間選擇了後者,理由是「儘管這個(《西卵的特里馬喬》)具有藝術性,但是卻不具備營銷價值」,但菲茨傑拉德似乎很喜歡前者,他告訴對方:「我不想用《了不起的蓋茨比》……」但對方告訴他,書已經出版了。

菲茨傑拉德覺得這是他最棒的小說,一定能大獲成功,可他錯了。這本小說收穫評論界的好評,卻得不到市場的熱烈反應,小說銷量一般,再版時只有 3000本,到1940年菲茨傑拉德去世時還賣不完,這讓他甚至一度想在30歲前死去。

1929年的大蕭條結束了一代人的美國夢,也終止了菲茨傑拉德的黃金歲月,一生的最後十年,菲茨傑拉德從聚光燈中離開,走向漫長的低谷。他依然「像奴隸一樣對每句話都進行艱苦的推敲」,但市場已經淡忘了這位作家。

寫作上收穫寥寥,失意的菲茨傑拉德借酒消愁,導致酒精中毒。他寫信給醫生:「酒精過度或許會讓我遭受痛苦甚至死亡,但我卻沒有辦法不去喝酒」。他曾經嘗試戒酒,可惜為時已晚。1940年12月21日,他因酗酒引起的心臟病突發死去,年僅44歲。他的葬禮只有零星友人參加,有明確記載的是:他的女兒、他的編輯兼好友珀金斯、詩人多羅茜·帕克。澤爾達被鎖在精神病院,無法參加。4年後,48歲的她死於一場火災。

只有了解了菲茨傑拉德和澤爾達的生平,再讀《了不起的蓋茨比》你才會瞬間通透。

名著太多,時間太少;

經典太長,人生太短。

「青年文摘·好課幫」幫你輕鬆入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iptt5G8Bgx9BqZZIVc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