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銀金科財報解讀:高效轉型無礙持續盈利,三大戰略驅動長遠增長

2019年,嘉銀金科撮合交易金額190.53億元人民幣,營業收入22.30億元人民幣,凈利潤5.27億元人民幣。

2020年4月1日,美股上市公司嘉銀金科發布2019年四季度財報及2019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2019年,嘉銀金科撮合交易金額190.53億元人民幣,營業收入22.30億元人民幣,凈利潤5.27億元人民幣。面對宏觀經濟放緩、行業性困境,嘉銀金科依然保持盈利,並且按照戰略規劃,穩步推進長遠可持續增長。

持續盈利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實現高效轉型

自2018年網貸行業嚴格執行「三降」開始,網貸的業務規模便開始進入下降周期。2020年年初,央行在金融市場工作會議中更是明確,「徹底化解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建立完善網際網路金融監管長效機制」——網貸行業進入了全面轉型的倒計時。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登記披露的信息顯示,嘉銀金科旗下網貸平台你我貸的借貸餘額由2019年初的163億左右開始,逐月降低;三季度末以來,明顯提速;自2019年9月,你我貸即停止新增網貸業務,至最新一期2020年2月末的數據,較2019年初已下降43%。

主動收縮原始業務規模使嘉銀金科2019年的撮合交易金額、營業收入、凈利潤均較2018年有所回落。儘管如此,嘉銀金科各季度及全年依然保持盈利,全年營收22.30億元人民幣,凈利潤5.27億元人民幣。雖然嘉銀金科短期內的盈利水平受到了影響,但結合當前的監管環境和行業形勢,嘉銀金科更加嚴格審慎的戰略規劃則有助於完成出清網際網路信貸風險的目標,加快向金融科技轉型的效率。

在營收規模降低的情況下,嘉銀金科一方面科學壓縮成本,營銷費用降低16.59%至6.06億元,另一方面維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以強化金融科技核心競爭力,研發費用增加9.3%至2.014億元,達到營收的9%。科技研發方面的持續投入,顯示嘉銀金科希望通過完善系統架構、加強技術能力作為深化金融科技服務的主要驅動力。

機構資金占比提升顯著,新增長點顯現

嘉銀金科董事長嚴定貴在財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中透露,嘉銀金科自IPO以後即啟動了轉型步伐,積極開展機構合作業務,引入機構資金。2020年3月機構資金占比已達45%,與十餘家金融機構展開了合作,並有二十餘家金融機構處於前期準備狀態。根據此前公開信息,嘉銀金科的機構資金占比,9月末為10%,11月末為25%。儘管近期受到疫情影響,可以看出機構資金占比的提升還是非常顯著的。

嘉銀金科的機構合作業務主要依靠另一金融科技品牌「極融」展開。資料顯示,極融是2016年由嘉銀金科內部孵化的金融科技公司,致力於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消費場景內連接消費者與金融機構。極融包括極融中國和極融海外兩大業務線,其中極融中國業務主要是為持牌金融機構挖掘和推薦借款用戶,並幫助其為借款用戶提供全流程的網際網路信貸解決方案,極融海外業務目前已經覆蓋越南、印尼、菲律賓、印度、墨西哥等多個國家。

依託嘉銀金科9年的金融科技研發積累,以及累計交易金額超過1600億的運營經驗,極融在流量分發、資金路由、大數據風控等方面培育了三大核心能力。通過構建金融科技開放平台,一方面幫助網際網路流量場景方獲得金融服務能力,提升用戶綜合價值,另一方面將有助於解決中小持牌金融機構網際網路經驗不足、IT基礎設施薄弱、人才梯隊建設滯後等痛點,助推機構向零售化、網際網路化轉型。極融模式有效簡化運營流程,並加速推進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極融與機構合作業務,已經成為嘉銀金科戰略轉型後新的增長點。

尋求小貸牌照,三大戰略驅動長遠發展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經濟活動持續低迷。國內付出巨大代價控制疫情後,國外疫情卻出現爆發趨勢。嘉銀金科稱,由於用戶區域的多樣性,大多數用戶不在重點疫區,疫情的影響相對有限。預計一季度放款量環比持平,逾期率受到輕微影響,目前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針對疫情爆發、宏觀經濟放緩,監管形勢趨嚴的2020年,嘉銀金科董事長嚴定貴稱將制定三大戰略予以應對。首先是尋求業務增長,擴大平台規模,嘉銀金科在尋求獲取全國網絡小貸牌照的同時,繼續專注於向機構資金轉型。其次是與持牌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包括引入戰略投資。嘉銀金科稱已確定了一些潛在投資機構及合作夥伴。最後是繼續尋求海外擴張,尤其是印度、菲律賓、印尼、墨西哥。嘉銀金科相信憑藉成熟的風險管理系統、基於人工智慧的消費者行為分析及豐富的運營經驗的優勢,可以在前述海外市場中快速運用。

嘉銀金科認為,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消費者信心將在數月內恢復,消費者需求將出現反彈,公司對行業前景保持樂觀。

4月1日,廈門市地方金融協會發布了《關於廈門市小額貸款公司與合作機構開展貸款業務工作指引》。這是年初央行提出「徹底化解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建立完善網際網路金融監管長效機制」後,地方首次出台的金融科技助貸備案指引。隨著監管形勢的逐漸明朗,行業細則的不斷出台,金融科技的發展前路也將更加清晰,完成轉型後的嘉銀金科能否迎來新的爆發,值得期待。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出處。

柒財經(qi_caijing)國內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最早的新媒體平台和專業服務機構之一,專注金融創新報道。

中心出品

必屬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