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中國真正的顏色

2019-10-02     抖創意

1949-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回望曾經的巨大的變化

心中不時一陣陣被強烈感動著

。。。


在這70年中,中國經歷了很多很多,如果我們能常常回望歷史,一本由偉大紀錄攝影大師布魯諾·巴貝拍攝,真實記錄過去40多年中國樣子、中國人的生活的彩色記憶冊——《中國的顏色》,用顏色的變化見證中國的發展歷程。



提起布魯諾·巴貝的大名,喜歡攝影的人一定陌生,法蘭西院士、瑪格南著名攝影師,在1992到1995年間,還擔任過瑪格南的全球主席,今年已經78歲了,略大於新中國的年紀,也正因此,布魯諾·巴貝用自己的鏡頭給一代中國人,留下一抹彩色記憶,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了一份大禮。

布魯諾·巴貝和他的夫人卡羅琳


僅僅2019這一年,巴貝就已經跑來中國4趟,回想一下,他第一次來中國時,是1973年。


1973年天安門的破曉時分


1973年天安門 廣場邊前

三輛送貨的三輪車



天安門廣場上

學生們身穿「統一」性質的裙子

歡迎法國總統蓬皮杜


北京機場寫著

「中法人民友誼萬歲」的標語


身穿藍布衣服的工人

準備迎接蓬皮杜總統的車隊


拍攝解放軍陸軍南京步兵第179 師團的廚房



巴貝回憶說:「我走過去拍,然後不知不覺地越走越近,突然身邊的紅衛兵非常憤怒地大喊:『你!趕緊回來!』」我抬起頭,看見在遠遠的黃埔江面,一艘中國海軍的艦艇緩緩開了過去」。

女民兵在訓練


淮海路上的商店


在公園裡拍照


鐘錶廠工人


友好的環境,讓巴貝在隨後多年的時間裡,記錄了當時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那些如火如荼的搞生產建設的人,那些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的人,那些在市場裡做買賣的人,那些正在學習文化和知識的人,也有那些帶有政治色彩的人和事,當然最少不了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就像吳為山先生在對巴貝的評價中說:「巴貝院士將供銷社、自來水站、議價雜糧專櫃這些打折時代烙印的名詞再次帶回我們的視線,他所記錄的不只是中國過往的歲月,更是通過多年觀察捕捉到的傳統文明向現代化進程邁進的巨大變革。」


燙頭髮開始變得越來越流行


芳芳高級人參霜廣告


著名的錫繡


廣西賣竹筐的人


上海少年宮的青少年們




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


幼兒園(上海,1980 年)



上海幼兒園的孩子們


在故宮小憩的年輕母親


在南京路買冰棍的老奶奶


三菱汽車廣告下來去匆匆的人



滬東造船廠附近碼頭的工人


「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努力奮鬥」


小麥豐收


在問及巴貝最喜歡書中的哪張照片時,本來以為他會說都差不多的時候,他思考了一下,說:「喜歡這張,因為現在再也不能有悠閒的大把時間,更不能像這樣坐在樂山大佛上了。」


坐在樂山大佛的腳趾上 樂山(1980 年)


巴貝說自己並沒有刻意的保存國家記憶或者個人的記憶,只是一切都改變得太快,一些東西消失,一些東西出現,對於自己而言,只是出於攝影師本職的忠實記錄。



北大學者董強教授評論說:「巴貝院士的鏡頭是沒有被各種APP粉飾過的真實,是客觀的真實。巴貝就用自己的一本畫冊,把中國幾十年來的本色深度還原。「這是一種珍貴的記憶,翻開這本影集的時候,我們總有一種感觸:是自己國家的歷史被真實地保留在面前。從中我們看到父輩,看到難以忘懷的記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iDYlm20BMH2_cNUgR7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