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青睞「核定徵收」?
這你就不曉得了吧!
小編來幫大家分析一波
個人所得稅核定徵收範圍
個體工商戶、合夥企業以及雖未取得經營證照,但辦理了臨時稅務登記證、有固定經營場所從事持續生產經營的個人納稅人屬於核定徵收範圍。
不能核定徵收的行業
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及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明確的特殊行業、特殊類型的納稅人,原則上不得採取定期定額、事先核定應稅所得率等方式徵收個人所得稅。比如,影視行業、律師事務所。
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方式
包括定期定額徵收、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定率徵收。
即直接根據納稅人的收入額,乘以核定的徵收率進行徵收,具體徵收率隨地區和行業不同而不同。
核定徵收企業,需要建帳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或者發生納稅義務之日起15日內,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帳簿。
你可能會說,我沒有建帳能力,規模太小。
《細則》第二十三條補充到:生產、經營規模小又卻無建帳能力的納稅人,可以聘請經批准從事會計代理記帳業務的專業機構或者財會人員代為建帳和辦理帳務。
1、企業所得稅目前有兩種徵收方式:
查帳徵收與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查帳徵收:適用財務會計核算規範的企業,按收入減成本費用後的利潤找適用稅率,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是對能夠正確核算收入而不能正確核算成本費用的企業適用。
2、查帳徵收與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
關鍵是看企業的利潤率與核定應稅所得率誰高,如果是利潤率高,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就會少繳稅,否則就會多繳稅。比如:企業經營收入100萬元,成本費用50萬元,流轉環節稅金10萬元,利潤率為40%,假如核定應稅所得率為25%。
查帳徵收的企業所得稅=(收入-成本費用-流轉環節稅金)×稅率=(100-50-10)×25%=10萬元。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的企業所得稅=收入×核定應稅所得率×稅率=100×25%×25%=6.25萬元;兩者相差3.75萬元,主要就是取決於你的利潤率40%高於核定應稅所得率25%的原因。
3、如果企業財務核算制度不鍵全
不能正確核算成本費用的,稅務部門肯定是要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方式徵收。如果企業的利潤率低於核定應稅所得率的話,建議按規定做好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爭取查帳徵收(可以少繳稅),否則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方式徵收對有利。
4、2019,企業如何享受核定徵收政策?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台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稅收優惠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我工業園區為例【Tel:156-8317-4870】。
經營所得稅率表
查帳徵收能夠根據企業實際經營情況進行徵收,實行多得多繳公平徵收。實行查帳徵收的企業,應按時參加所得稅彙算清繳,及時補繳稅款。
而核定帳徵收企業可以不必參加彙算清繳,減少查帳的費用和麻煩;增值稅享受年開票<120萬免增值稅,個稅可以核定徵收。
因此,哪一種徵收方式更適合企業,是需要通過專業財稅籌劃和分析的。
只要業務手續齊全真實發生,完全可以放心利用個體戶籌稅,畢竟25%的企業所得稅、20%的分紅個稅不是誰都能吃得消的,就連蘋果、星巴克這樣的跨國公司都在絞盡腦汁的做稅籌,更何況我們中小企業!
適用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