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誰欺負你,你就打他!打壞了家裡拿錢治!」

2019-12-10     家長會了麼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01

面對校園暴力,以暴制暴是最優解嗎?

知乎有個熱議話題:「在學校里誰欺負你,你就打誰,往死里打,打壞了爸爸給你拿錢治。」跟帖評論中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各有立場各有見解。

最近電影《少年的你》強勢刷屏如火如荼;禹州女孩眼睛裡強塞紙片事件也是甚囂塵上,這些黑暗中的校園霸凌又一次堂而皇之地躍入公眾視野。

每一個家長都無法逃避校園霸凌這個問題,從孩子脫離我們保護,進入幼兒園開始,我們的心就揪得緊緊的。

我的兒子讀小班時,有一天放學回來眼淚汪汪的。原來班裡有個女孩經常欺負他,打他後背,擰他的臉,藏起他的水杯,每天都喊他「鼻涕蟲」(那段時間孩子感冒,經常流鼻涕,自己也擦不幹凈)。

當時兒子的臉有些微微紅腫,他說是快放學的時候女孩使勁揪的。從孩子的敘述中來看,女孩欺負他已經有一段日子了,他很苦惱,但是並沒有告訴我們,也沒有向老師反應。

他覺得對方是小女孩,作為男孩他應該謙讓,而且也都不是大事兒。我們平時教育他要心眼寬點,和小朋友相處磕了碰了,別往心裡去,男孩子皮實點,不要玻璃心。

大約兒子受我們影響至深,一直覺得女孩是和他鬧著玩呢,一直到人家把他的臉揪腫了,他才意識到對方在傷害他。面對傷害,他毫無準備,除了默默承受就是回家哭。

這也怪我們,並沒有告訴他要如何去辨別與人相處時對方是否存在惡意,如果被欺負了,他要怎樣做。

當晚,我給老師打了電話,老師答應第二天會處理。後來女孩果然被老師批評了,也給我的孩子道歉了。

但是沒過幾天,女孩更加變本加厲,忽然把我兒子推倒撞在桌子上;在他的書包上用水彩筆畫得亂七八糟;撕掉他的圖畫本拿走他的油畫棒。

女孩不僅欺負我兒子,也欺負其他孩子,家長們開始在班級群里投訴,一起找老師解決,老師也將女孩的家長請到了幼兒園。

開始,女孩的父母還算客氣禮貌,答應回家教育孩子。後來就翻臉了,表示一個巴掌拍不響,孩子們打鬧而已,他女兒也受傷了,並不是他女兒一個人的錯。

老師也很無奈,她也知道女孩十分頑劣,也盡力盯著她,隔三差五地批評她,可是女孩就是愛動手,挨了批評消停兩天就又開始鬧騰。

後來女孩的父母乾脆不吭聲了,用他們的話說:小孩子打打鬧鬧,就你們養得金貴,我們孩子野大的,就那麼個性子,是和你們鬧著玩呢。

當時我們幾個家長特別無奈,較真吧顯得咱小氣,孩子之間推一把打一下也算不得太出格,但是心裡挺膈應,孩子每天回來都不開心,吵著不想去幼兒園了。

實在沒辦法了,我們只能教孩子反擊。女孩經常欺負的幾個孩子其實都是高大健壯的男孩,而她本人瘦瘦小小的,男孩們一但被批准了可以反擊,幾天下來,女孩就不敢再動手了。

這次,換女孩的家長不淡定了,幾次找老師反應,班裡的男孩合夥欺負他女兒……


02

孩子被欺負時,儘量別找對方家長理論

經歷了幼兒園的事以後,我們在教育孩子如何與同伴相處時就加上了一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們的孩子不能欺負別人,但是別人找茬時,也不能認慫

小孩子的世界更加相信叢林法則,勝者為王,弱者很少有人去同情。

當一個孩子被欺負時,其他孩子通常選擇明哲保身,很少有孩子願意去幫助弱者擺脫困境,甚至在從眾心理的驅使下,其他孩子也開始追隨作惡的孩子一起欺負弱者。

對於被孤立和群欺的弱者來說,要麼尋求老師庇護,要麼請家長撐腰,要麼就只能單挑「惡勢力」正面硬剛。

第一條路:給老師打報告,老師能如何處理呢?無非是批評警告,罰站面壁,叫家長來對質。在現行教育環境下,學校和老師能做的也僅止於此了。

第二條路:雙方家長介入。「惡孩子」背後的家長必然是存在問題的,不然也不會把孩子縱容得無法無天。他們習慣於推卸責任胡攪蠻纏,他們的孩子打了別人就是鬧著玩,自己被回擊了就是受欺負,嚴重的雙標讓這些熊家長像滾刀肉一樣不可理喻。

第三條路:以暴制暴,你打我,我就打你,甚至十倍奉還,拳頭落在誰身上誰才知道疼,知道疼了才能有所收斂。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支持孩子在受欺負的時候進行強烈反擊,但是要注意分寸,不要把對方打壞了。嚇退施暴者或者能夠保護自己就可以了,我們的目的是在集體里安靜地學習和生活,並不是為了和「惡孩子」一爭高低。

我們沒有辦法時刻守在孩子身邊,也不能過多地寄希望於老師來主持正義,更不敢奢求對方家長能夠幡然醒悟約束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們只能教會孩子反擊和自衛,這是無奈之舉,卻也行之有效。


03

別讓孩子成為邊緣弱者,不給施暴者提供溫床

在孩子的集體生活中,能夠和諧共處只是理想狀態,總會有那麼一些孩子被邊緣化,受到另一些孩子的孤立和攻擊。

與其事後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讓孩子鍛鍊出保護自己的能力,擁有讓熊孩子望而卻步的氣場:

第一類:學霸天團,這部分孩子總是受到老師的特別青睞,和老師的關係更為密切,無形中就震懾了一批熊孩子,學霸是不能惹的,因為他們有老師撐腰。

第二類:朋友眾多一呼百應的孩子,在集體生活中也具有碾壓熊孩子的強大優勢,挑釁他們的下場很可能被群毆,熊孩子雖然熊但不傻。

第三類:父母悉心照料的孩子,一般不會遭遇霸凌。這樣的孩子一但被欺負,身上有點小傷,情緒有點變化,父母就會及時察覺並立刻採取措施。

第四類:身體強壯武力值爆棚的孩子,誰敢挑釁當時就給你打得滿地找牙。

我們努力讓自己的孩子成長為那些「惡孩子」不敢挑釁的「強大孩子」,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讓自己的孩子遠離霸凌。

當然,這仍然是無奈之舉,如果校園裡不再有霸凌,那我們也不必殫精竭慮,更不必讓尚且年幼的孩子被迫使用暴力解決問題。

我們希望還校園一片凈土,希望那些熊孩子和熊家長得到應有的處罰,希望學校和老師的腰板可以硬起來,必要時可以動用懲戒權震懾做惡者。

04

萬一遭遇暴力,如果實力懸殊,教孩子學會智斗

當我們拼拳頭拼不贏的時候,就要用智慧去保護自己和反擊對方。

比如體力上處於弱勢的女孩子,面對一幫男孩欺負時,硬拼是不可行的,很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

人民日報曾經給出面對霸凌的解決方法,還是非常實用的。

這幾條解決辦法都充滿著智慧,以擺脫困境為目的,以人身安全為第一要務,保持鎮定,並及時求助,最重要一定要告知家長,不要獨自承受。

作為家長,我們要成為孩子最堅實的依靠,讓孩子明白,不論發生怎樣的惡劣情況,不論誰傷害了他,他的父母都會千方百計地給他討回公道。父母的支持和理解才能讓孩子有底氣,才能在面對霸凌時有勇有謀而不至孤立無援。

05

每一個被欺負的孩子,最終都要依靠自己過了這個坎兒

我讀小學六年級時,後桌是個調皮的男孩,總是無緣無故踹我的椅子,只要我站起來,他就會立馬把我的椅子踢倒。

我和他吵過,也找過老師,老師批評他,他就消停兩天,過後又揪我頭髮摔我書包,那段日子裡我經常偷偷哭。後來我忽然想通了,不就是打架嘛,我打不過他又怎樣,起碼得讓他知道我也不是好惹的。

一天放學,他又跑來揪我的頭髮,我把椅子舉起來砸在了他的後背上,還把他的數學課本撕成了兩半,從此以後,男孩沒有再欺負過我。

以暴制暴雖非良策,卻可以成為一個弱者自我救贖的有效途徑,願有一天我們的孩子不必再使用暴力自衛,願校園裡不再有霸凌,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快樂成長。

【粉絲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賦究竟是什麼,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在對話框輸入「測試」,答案就在那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hmaX8G4BMH2_cNUghmB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