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日擒雕到藍天競鴿,他不僅叱吒商海,還為這項體育運動留下「溫州體系」

2020-09-19     溫州古道

原標題:從白日擒雕到藍天競鴿,他不僅叱吒商海,還為這項體育運動留下「溫州體系」

溫州三十六坊 昨天

由溫州市圖書館編輯出版的《溫州歷史文獻集刊》第五輯中,收錄有民族企業家吳百亨(1894~1973)的205通來往書信,涉及當時的政要及社會名流,從中可窺他的生意經和為人處世之道。據說,新中國成立後,人們寄給吳百亨的信,不用寫上××路××號,只要寫「溫州吳百亨收」就行了。

吳百亨肖像

吳百亨是著名企業家,他針對當時傾銷國際市場的舶來品「飛鷹」牌煉乳,於1926年註冊了「白日擒雕」商標,生產高質量煉乳。為此他花巨資從荷蘭進口100頭種公牛和奶牛,使「擒雕」煉乳暢銷國內市場。上世紀初,擒雕乳品先後獲得中華國貨展覽會一等獎和西湖博覽會特等獎。其實,除廣為人知的實業報國外、熱心地方醫療教育慈善事業外,吳百亨還推動了如今已成為群眾體育運動之一的信鴿比賽發展。

除了積極引入優良品種,吳百亨還十分熱心支持溫州信鴿協會工作,出錢出力支持信鴿競翔活動,為溫州信鴿水平的提高作出貢獻,鴿友們對他都十分崇敬。有一次,吳百亨家「蘭州第一名」的信鴿丟失後,被人在鴿攤出售。溫州鴿友認出這是吳家信鴿,就買下送還。

吳百亨培育出來的優秀信鴿被稱為「吳種」。隨著溫州信鴿競翔活動頻繁開展,信鴿愛好者逐漸增多,「吳種」除了受溫州鴿迷喜愛,還逐漸擴散到福建省的福安、福鼎等地。

去年國慶放飛的"閱兵鴿"

「吳種」信鴿體小、機靈,早熟,適應山區、丘陵地帶飛翔,超遠程耐力強,被稱為「溫州鴿體系」。

1973年,溫州鴿首飛濟南,獲得第三、四、五、六、七名的均為「吳種」後代信鴿。1976年,吳種信鴿還獲得北京飛溫州的第一名、第二名。

由於溫州鴿體系的發展,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溫州在參加全省的比賽中先後多次獲得優秀成績。1989年,還有一批信鴿被送往內蒙古二連浩特飛翔(2000公里)。這些成績的取得,吳百亨先生功不可沒。

信鴿競飛,如今是我國正式的體育競賽項目之一,特別是去年國慶閱兵儀式上放飛了七萬隻信鴿,讓這項活動再次受到人們關注。目前,溫州的信鴿競飛活動蓬勃發展,成績斐然。

參考資料

《溫州一怪——吳百亨》葉正積 陳起 《中華信鴿》

《溫州歷史文獻集刊》第五輯 盧禮陽主編 黃山書社新版

編 輯 陳 復

美 編 陳 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hg-MsHQBd8y1i3sJ0jk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