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里 ,11月中旬的浙江應該是深秋接近尾聲,冬季一步步靠近。從往年來看,一般「雙11」之後,浙江就逐步開啟入冬進程了。
不過今年有點特別,本周,我省的氣溫將會坐上「過山車」,最高氣溫有望逼近30℃。
暖濕氣流「發威」
本周氣溫將有大幅上升
2020年只剩下最後一個半月了,但是最近一段時間,我省的氣溫卻連點冬天的影子都沒有。
今天,全省各地都在20℃以上,杭州預計有23℃。很多浙江人行走在室外,一件長袖就足以。
浙江平均入冬的時間一般在11月下旬,但是眼看著下旬已經不遠了,本周氣溫卻將有大幅上升。
浙江省氣象台說,在副熱帶高壓增強的引導下,17-19日暖濕氣流將要「發威」,暖氣團勢力從西南、華南一直向北延伸到華北、東北區域。
「副熱帶高壓」這個詞在夏季耳熟能詳,往往能給我們帶來高溫酷暑。秋冬季節的副高沒有那麼強大,但是升溫確實難以避免。
浙江省氣象台說,由於受到暖濕氣流影響,17-19日我省氣溫回升明顯,除沿海地區外,其他大部地區最高氣溫直衝30℃。
杭州17-19日的最高氣溫也有27℃-28℃。
急劇升溫後有兩波冷空氣
雖降溫但不會特別冷
11月出現這麼高的氣溫還是頗為少見的。不過,從歷史上看,杭州11月也是出現過30℃以上天氣的。
比如,1952年11月最高氣溫31.2℃,2003年11月最高氣溫30.6℃。
浙江省氣象台說,這次雖然杭州的氣溫逼近30℃,但是想破紀錄還是很有難度的。
那麼這次的升溫之後,是否會出現急劇的降溫,甚至一夜入冬呢?
以往情況看,深秋回暖,往往會迎來更劇烈的降溫。但這次不一樣,這次暖濕氣流有副熱帶高壓撐腰,所以它的強度、覆蓋範圍、持續時間都超預期,北方冷空氣短期內還無法與之抗爭。
浙江省氣象台說,19日後期到20日以及22日,分別有兩波冷空氣抵達我省。儘管屆時降溫幅度比較大,但是因為前期氣溫較高,所以也不至於特別冷。
西湖邊秋意濃。時報記者 方成吉 攝
比如說杭州,19日最高氣溫預計有28℃,而20日就會降溫8℃,但是20℃的最高氣溫在這個季節還算不上寒冷。
從目前來看,雙休日杭州的氣溫依然有18℃-20℃。
其實,不止是浙江,近期南方不少地方氣溫都會偏暖。中國天氣網說,17日至18日,南方不少地區氣溫都將達到近期高點,出現常年11月中旬少見的溫暖,江南多地有望衝擊30℃。
以湖南長沙為例,18日這天最高氣溫有望達到31℃,從歷史資料來看,當地在11月中旬還沒有過最高氣溫達到30℃的情況,如果真像預報里的那樣,將刷新長沙歷史同期最暖紀錄。
今天杭州東部
可能有霧能見度低
本周除了升溫以外,雨水也會來襲。
截至13日,11月以來,浙江平均累計降水量為0.8毫米,歷史同期累計降水量為28.2毫米,平均降水偏少97.2%。全省平均氣溫為16.7℃,較歷史同期偏高1.2℃。
而具體到杭州,截至昨天,杭州只在11月初下了點雨,累積雨量2.7毫米,而歷史平均降水量48.1毫米,降雨排在歷史第八少。
為何「晴暖」成為近期天氣主角?
11月以來海上颱風頻繁活動,抽掉了大量的水汽。另外,副熱帶高壓也阻擋一部分,使得進入到陸地上的暖濕氣流明顯不足,再加上冷空氣不作為,所以在陸地上很難成雲致雨,這就使得最近一段時間晴暖天氣一家獨大。
雖然冷空氣不會讓浙江一夜入冬,不過,由於暖濕氣流和冷空氣先後抵達我省,在冷熱碰撞之下,19日後期到20日,全省範圍會普遍出現降水,部分地區雨量中到大。預計雨水會陸陸續續持續到本周末,以小雨量級為主。
18日之前,杭州依然還是多雲到陰的天氣,19日開始到22日會有一些小雨。
雖然雨勢不算大,但是頗有幾分「久旱逢甘霖」的感覺,有望緩解我省的秋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今天杭州東部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霧,能見度較低,請注意交通安全。
*中國氣象局2020年11月16日7:30發布
【生活提醒】
秋冬季節怎樣防霧霾
在霧霾方面,預計一直到17日白天,華北中南部、黃淮中西部、汾渭平原等地有輕至中度霾,天津、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將有重度霾。
秋冬季節,防霾很重要。那麼,有什麼好辦法嗎?
專家表示,霧霾天少開窗,可減少霧霾向室內擴散,等霧霾散去或者有太陽的時候再開窗,必要時可使用空氣凈化器凈化室內空氣。
霧霾天風力較小,空氣流動不暢,空氣中含有很多有害病菌及粉塵顆粒,從健康方面考慮,最好少在戶外活動。外出的時候最好戴上口罩,這樣可有效防止粉塵顆粒進入體內。
外出回來後要勤洗臉、勤洗手。洗臉最好用溫水,可以將附著在皮膚上的霧霾顆粒清潔乾淨。
室內可多養些綠色植物,既凈化了空氣也裝飾了空間。
霧霾天要少吃辛辣或過熱的食物,避免其破壞呼吸道黏膜,從而失去抵禦污染顆粒入侵的「天然屏障」。
多喝水,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僅有清肺功效,還可以補充維生素,增強抵抗力。另外,多喝銀耳、雪梨、荸薺、百合等清咽利肺食物熬制的羹湯,可使人體保持濕潤,津液充足,有利肺部的排毒。
來源:時報記者 張鵬、中國天氣網、浙江天氣、杭州發布、市園文局
編輯:孟泓穎
轉載須申請授權並註明出處:
青年時報公眾號(qnsb-guanfang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