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亳州市2019年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開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召開。
新聞發布會現場
市委宣傳部四級調研員韓勁夫主持發布會
亳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廷林作主題發布
亳州市 2019年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開展情況
一、總體工作情況
2019年以來,我市不斷健全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推進和完善農民工實名制登記及工資支付監管信息化平台應用,全面落實農民工工資專戶制度,健全失信企業聯合懲戒機制,打造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長效機制,積極化解存量,全面遏制增量,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形勢基本穩定。
截止到11月底,全市共受理欠薪投訴489起,立案查處欠薪案件70件,以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移交公安機關18起,追發2183名勞動者工資待遇2278.7萬元。全市公安機關立案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22起,採取刑事強制措施29人,移送審查起訴28人。拖欠農民工工資投訴與去年相比有大幅下降,欠薪人數和欠薪金額分別下降21%、24.6%,沒有發生一起因政府投資工程拖欠工程款導致的欠薪問題,因欠薪引發的群體性信訪事件明顯減少。
1.領導高度重視,強化組織調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根治欠薪工作,將其列入黨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議事日程。近期,市委書記汪一光和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延安先後對根治欠薪工作作出批示。今年以來,市政府負責人已召開3次專題會議,對治欠保支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11月26日,市委常委、副市長李勝輝主持召開全市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工作部署視頻會議,市預防解決企業拖欠工資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在主會場參會,各縣(區)政府分管負責人、成員單位負責人在分會場參會,市委常委、副市長李勝輝對全市春節前的根治欠薪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要求各縣區、市直有關部門要提高站位,加強組織,壓實責任,強化措施,紮實開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確保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2.抓好工作考核,壓實監管責任。一是組織對縣區政府2018年度考核工作。根據《亳州市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辦法》和《亳州市2018年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考核工作方案》要求,從人社、住建、公安、信訪、交通、水利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2個考核組,於2019年3月分赴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和譙城區等地實地考核。根據各地的自查資料及實地核驗情況,結合各部門掌握的工作情況,對各地進行綜合評議,考核結果為:渦陽縣、利辛縣為A級,譙城區、蒙城縣、亳蕪現代產業園區、亳州市高新區為B級,考核等級無C級。考核情況通報各縣區政府,同時報送市委組織部。二是開展中期檢查評估工作。根據《關於開展2019年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中期檢查評估的通知》,從人社、住建、公安、財政、交通、水利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2個考核檢查組,於2019年8月對各縣區開展了中期檢查評估工作。考核檢查組通過聽取工作彙報、查閱台帳資料、「一查二問三對照」隨機實地抽查在建項目,了解各縣區工作開展情況,當場反饋發現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工作要求。三是落實對市直機關的效能考核工作。把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納入市直機關效能考核體系指標,並組織實施了單項效能考核工作。
3.根治欠薪百日攻堅,促欠薪陳案解決。按照省百日攻堅行動部署要求,結合我市開展的拖欠農民工工資歷史遺留問題專項整治行動,認真開展夏季攻堅、考核問題整改、中期檢查評估工作。行動開展以來,各級各部門共檢查在建工程項目432個,協調處理欠薪投訴57起,補發492名農民工工資402.5萬元,立案查處欠薪案件6件,移交公安機關3件。共梳理出歷史欠薪案件8件,其中已解決2起,達成協議2起,支付工資160萬元,移送公安1起、公訴1起。
4.實時動態監管,推進智慧監察。為完善和健全實時動態預警處置機制,2019年7月我市出台《亳州市建設領域農民工實名制登記及工資支付監管信息化平台預警處置制度》,進一步明確平台預警監控處置流程,力爭將欠薪行為消除在萌芽狀態。9月底,完成監管平台第四次功能提升和伺服器存儲擴容,農民工用工考勤升級至面部識別方式。目前,全市累計937個工程項目納入了平台管理,農民工實名制登記20.84萬人,專戶累計入帳65.03億元,通過監管平台發放工資45.74億元,其中2019年專戶入帳38.65億元,通過監管平台發放工資61.55億元。
5.加大案件查辦,打擊惡意行為。進一步強化勞動保障監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健全協同工作機制,建立起高效、暢通的銜接機制。各級人社部門加大案件查辦力度,認定欠薪責任主體後快速督促整改,快速組卷,快速移交。公安機關依法及時處置,提前介入。檢察院、法院等部門主動作為,密切與各部門的配合,力爭快立、快審、快結。今年全市公安機關立案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22起,採取刑事強制措施29人,移送審查起訴28人。
6.加大對欠薪失信的聯合懲戒。完善企業失信懲戒機制,加大對失信企業的懲處力度,對無故拖欠工資的企業和個人,一律從嚴處理,記入不良記錄,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推送至各信用信息平台,對其市場准入、招投標和信貸等進行限制,使欠薪企業「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今年以來,2家施工單位和1名自然人被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10家施工單位被記不良記錄,通報批評了3家施工單位和4家建設單位,向社會公布拖欠工資典型案件3批10起,其中「亳州市鑫元建築勞務有限公司拖欠勞動報酬案」典型案件被人社部在全國公示。
二、下步工作打算
臨近元旦春節,我市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國務院出台《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為契機,堅持標本兼治,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努力做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實現各項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
1.深入開展排查。各級人社、住建、公安、房產等部門將強化風險研判,抽調專門執法人員,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重點對建設領域用工和工資支付情況進行集中排查。各縣區及時組織鄉鎮(街道)、社區勞動監察力量對轄區內生產加工、商業服務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工資支付情況進行排查,做到事要明、底要清。同時,加強欠薪預警監測,緊盯重點領域和重點問題,建立預警清單台帳。
2.加大化解力度。加強統籌協調,建立健全工作檯帳,實時掌握欠薪企業、欠薪人數、欠薪金額。同時,進一步加大欠薪問題化解力度,集中力量清理化解歷史存量欠薪問題,重點實施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和國企項目欠薪清零攻堅行動,堅決做到「兩清零」。
3.嚴厲打擊欠薪。各級人社、公安等部門將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快查快辦。對於惡意欠薪的,快速組卷,立即移交。人社部門將強化與公安等司法機關的聯動配合,形成打擊合力。對無故拖欠工資的企業和個人,一律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向社會公布,並推送至各信用信息平台,實施聯合失信懲戒。
4.快速應急處置。健全欠薪應急處置機制,完善工作預案,明確處置措施和責任分工。遇到因欠薪引發的緊急情況,將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防止事態蔓延擴大。對企業一時難以解決拖欠工資或企業主欠薪逃匿的,將通過動用工資保證金、應急周轉金或其他渠道籌措資金,清償欠薪或墊付部分工資。
答記者問:
問:2019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的內容和工作重點是什麼?時間上是怎麼安排的?
答:行動內容和工作重點:
一是工程建設領域實名登記、用工考勤和工資專用帳戶、工資保證金制度落實情況;
二是勞動密集型生產加工企業工資支付情況;
三是政府投資項目和國企項目審批監管、資金落實和工程款按期結算情況;
四是依法處置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嚴厲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情況;
五是對欠薪違法行為依法依規實施信用懲戒情況。
行動分三個階段:
一是集中宣傳和自查階段(2019年11月15日至11月30日),目前已結束。通過宣傳手冊、微信、媒體等途徑宣傳根治欠薪問題的重要意義,普及勞動保障、勞動監察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同時,組織動員用人單位開展自查自糾。
二是執法檢查階段(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春節前)。從人社、住建、公安、房產、交通、水利等部門抽調執法人員,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重點對建設領域用工實名登記、考勤考核、工資支付等情況集中排查。同時,要求各地組織鄉鎮(街道)、社區勞動監察力量對勞動密集型企業工資支付情況進行排查。此階段將加強欠薪預警監測,集中力量清理化解歷史欠薪問題,重點實施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和國企項目欠薪清零攻堅行動,堅決做到「兩清零」,即2019年10月底前發生的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和國企項目欠薪案件在2019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欠薪案件在2020年春節前動態清零及時。
三是應急處置階段(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春節前)。啟動聯合辦公機制,抽調人社、住建、房產、司法等部門集中接待信訪投訴,聯合處置,做好信訪維穩和應對可能出現的群體性事件。
問:春節臨近,請問春節前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是怎麼安排的?
答:春節前,務必確保農民工兄弟拿到足額工資回家過年。
1.深入開展排查。從各級人社、住建、公安、房產、等部門抽調專門執法人員,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重點對建設領域用工和工資支付情況進行集中排查,做到事明、底清,發現問題及時處置,確保農民工及時拿到足額工資。
2.快速應急處置。啟動部門聯合辦公機制,健全應急處置機制,集中接待欠薪投訴和信訪,聯合處置,提升辦理效率。出現因欠薪引發的緊急情況,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防止事態蔓延擴大。
3.加大打擊力度。人社部門將強化與公安等司法機關的聯動配合,對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予以堅決打擊,形成打擊合力。同時,加大失信聯合懲戒力度,對無故拖欠工資的企業和個人,一律列入「黑名單」,一律向社會公布,一律推送至各信用信息平台,從而在全社會形成不敢欠薪、不能欠薪、不想欠薪的社會正能量,讓失信者無處立足,讓拒不支付勞動者報酬者受到懲罰。
問:我市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制度目前的實施的情況怎麼樣?
答:2017年9月,人社部出台了《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暫定辦法》,並會同發改委簽訂了相關的聯合懲戒備忘錄,對拖欠農民工的用人單位及其相關責任人實行「黑名單」管理。這兩個文件頒布實施以來,我市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嚴格落實「黑名單」管理各項制度,對於剋扣、無故拖欠農民工工資數額達到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數額標準的,或因拖欠農民工工資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本著應列盡列的原則,一律列入「黑名單」,實施多部門聯合懲戒。
目前,我市已將10家施工裝飾企業和14名自然人記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納入了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由所有相關部門在其職責範圍內依法實施聯合懲戒,比如說其限制其參與工程項目招投標,比如說信貸融資方面予以限制,比如說相關責任人按照有關規定,不得乘高鐵高檔座位出行等。
同時,近幾年來,我市人社和住建部門通過將嚴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施工企業清出我市建築市場、記不良記錄、通報批評等方式對失信企業進行懲戒。今年,我市有10家施工單位被記不良記錄,對3家施工單位和4家建設單位通報批評。
問:目前,我市對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的查處情況如何?
答:據不完全統計,從2011年拒不支付勞動報酬行為入罪以來,我市各級人社部門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280多件,公安機關立案160餘件。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立案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22起,採取刑事強制措施29人,移送審查起訴28人。總體情況看,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移交公安機關後,欠薪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解決。
取得這一成績和社會效果,主要得益於:
1.高度重視。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對打擊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違法犯罪工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安排工作。各級人社、公安、法院和檢察院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密切分工協作,查辦惡意欠薪案件,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行為,維護法律權威,形成打擊欠薪犯罪的強大輿論壓力和法治氛圍。
2.強化工作協作。公安機關、法院、檢察院等部門主動開展工作,早部署,提前介入處置。我市每年定期不定期召集公安機關、法院、檢察院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工作座談和研討,統一認識,推動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查辦工作;同時,「兩節」期間抽調公安機關等單位工作人員集中辦案,保障案件的快速查辦。
3.完善案件查辦銜接工作。為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制度,統一案件查處標準,方便實際操作,我市人社局、公安局、法院和檢察院聯合出台了2個規範性文件,進一步把部門責任明確化、移送標準具體化、銜接工作規範化,提高移送效率,促進欠薪入罪規定落到實處。
--End--
文圖:汝平 編輯:丁靜
審校:張珍 審核:鄧傳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