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有纜車卻不運貨,至今仍用挑山工,這是為何?當地人說出答案

2020-05-04     歷史雜貨鋪

如今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交通越來越發達,在假期的時候,人們往往會選擇出門旅遊,相信肯定有不少人去過泰山遊玩。

泰山被譽為是五嶽之首,同時泰山也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泰山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高,不僅是因為風景好,更是因為古代人一直將泰山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

古時候泰山是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自古以來便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

共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從古至今在泰山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泰山完全可以被稱之為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

如果有人去過泰山,一定會發現在當地有這樣一個現象,有不少的物資都是挑山工運上去的,也有人將其稱之為挑山夫。

實際上這種現象不僅僅是泰山有,幾乎所有名山都是這樣,挑山工不僅僅是運物資,如果遊客有需要他們也可以將人運上去。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的景點基本都已經通纜車了,在沒有纜車的年代,物資由挑山工來運,這是很正常的,當時的東西也只能靠他們來運送。

可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泰山便開始建設纜車、索道等大型工程,現代設施逐漸在完善,為什麼挑山工這個職業依舊在,按理來說隨著運送設施的完善,挑山工這個職業應該逐漸消失才對。

關於這個問題,當地的旅遊部門和當地人早已給出答案,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就業問題,不少當地人都要依託泰山來掙錢養家。

其中很多人都只能靠賣力氣來掙錢,所以他們去當挑山工,這也是他們的就業機會,出門旅遊過的人應該知道,在這些名山上的東西幾乎都很貴。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是挑山工們用人力一步一步運上去的,所以挑山工雖然很累,但是他們也會得到豐厚的報酬。

第二個原因,挑山工已經成為了泰山的一種特色,也算是泰山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標誌,所以他們的存在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挑山工還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所以只要還有人願意挑,泰山就會一直允許他們的存在。

第三個原因是很多纜車設計之初,壓根沒有想過來運貨物,只考慮到了運人,如果運來拉貨物或許會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

除此之外,纜車基本都是點到點的運送,根本無法保證物資能夠運到山上的每一個地方,即便是用了纜車,依舊需要挑山工來把貨物送去具體的位置。

很多遊客來到泰山之後,都會選擇徒步上去,而不是乘坐纜車,一步一個腳印,挑戰自我,學習挑山工的這種精神。

總而言之,存在即是合理,如果真的取消了挑山工,那就意味著不少人失業,意味著他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生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gjJH4HEBiuFnsJQVVT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