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境內發債的華為,這次揭開了「神秘」的家底。
作者:債市觀察
中國民企一哥、全球通訊巨頭華為要在境內發債了,這個消息一夜之間「刷屏」朋友圈,連平日裡相對高冷的債券市場也跟著火了一把。
據9月11日晚交易商協會系統顯示,華為旗下的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提交了2019年度第一期和第二期中期票據的註冊材料,兩期中票各募集30億元,共60億元,而華為擬註冊的中期票據規模為200億元。
這是華為第一次在境內債券市場「借錢」,在此之前,華為在資本市場上融資主要集中在境外,包括兩期人民幣點心債和四期美元債券。其中四筆存續的境外美元債券共計45億美元。而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華為應付債券餘額為307.82億元。
關於華為發債,小債看到了一個段子:
對小債來說,華為在境內市場發債也有些突然,民企一哥還會差錢嗎?
據募集說明書顯示,這60億「借款」的用途均為補充公司本部及下屬子公司營運資金,發債原因主要是「預計公司各項業務未來保持穩定增長態勢,資金支持也將進一步增加」。
其實,一直堅持不上市的華為,其運營所需要的資金主要來自於兩個部分:企業自身經營積累和外部融資,其中以企業自身經營積累為主(過去5年占比約90%),外部融資作為補充(過去5年占比約10%)。
針對此次外部融資,華為公開回應稱,公司一直堅持通過合理的融資布局,持續優化資本架構,以確保公司財務穩健。中國境內債券市場快速發展,目前市場容量全球第二,債券融資已成為中國境內重要的融資渠道之一,公司通過境內發債打開境內債券市場,將進一步豐富融資渠道,優化整體融資布局。
看到華為給中國債券市場點贊,小債備受鼓舞。而從詳細披露的華為的財務數據來看,民企一哥確實「不差錢」。小債覺得,此次華為發債最大的價值,就是讓外界詳細了解到華為的「家底」到底有多厚。
據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底,華為凈資產、總資產分別為2454億元和7057億元。2016年-2019年上半年四個期間的營業收入則分別為5181億元、5985億元、7152億元和3965億元;同期的凈利潤則分別為371億元、475億元、593億元和349億元。
在流動資產中,華為的貨幣資金在2019年6月末達到了2497億元,比2018年末增加了656億元,增幅超過35%。帳上趴著近2500億現金,華為還要發債融資,難怪有網友對此評論,「是首富找我借十塊錢的意思」。
評級機構對華為也十分看好,對主體長期信用等級和債項評級,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都給出了AAA。這家評級機構表示,近年來華為公司核心的運營商業務經營穩健,消費者及企業業務快速拓展,具備很強的整體盈利能力、現金獲取能力和再投入能力;資產、權益規模持續增長,現金類資產充裕,債務負擔較輕。
當然,對於眾所周知的事情,聯合資信也提到,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複雜多變、貿易壁壘凸顯、外匯市場波動以及外匯管制等均對公司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但「總體看,公司主體償債風險極低,本期中期票據的償還能力極強,違約風險極低。」
「極低!極強!」聯合資信對華為的信心似乎要爆棚了。你對華為的信心呢?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