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越是想成為富人,沒錢沒人脈時,越應該做好三件事,錯不了

2019-12-09     陸水新知

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很多人都希望商界大佬們能透露一些自己的成功秘訣,而不少大佬也的確給過人們一些建議。

任正非就曾勸告年輕人不要急著買房,不要被房子束縛住,應該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地產大佬王石也曾發表過類似的觀點,不過最近,王石給出的建議卻遭到了「吐槽」。

王石說,年輕人別老想著賺錢,別被一些東西困住。現在的年輕人太急躁了,沒想好自己的目標之前應該先去做公益或是去探險。

不少網友因此吐槽道:「你一年退休金就上千萬,當然『站著說話不腰疼』。」

其實靜下心來想想,至少王石有一點說對了——現在的人太急躁。而越是急於求成,就越容易「欲速則不達」,所以一個人越窮,越不要急著掙錢,先做好這三件事,早晚飛黃騰達。

1、分段治事,好謀而成

「分段治事,好謀而成」是李嘉誠回顧自己的成功經歷總結出的「秘訣」。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樹立一個大的目標,然後將它劃分為若干個小的階段,並且經過深思熟慮,一個個地去實現它。

李嘉誠在創業之前曾經當過幾年推銷員,初進公司時他就給自己定下了目標,要超過另外幾名推銷員,並且制定了階段性的計劃:用3個月來趕上他們,用6個月來超越他們。

有了目標之後,李嘉誠也有了努力的方向,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終於超額完成了自己的目標,在一年後成為了部門經理,然後又開始了下一個目標。

其實樹立目標、制定規劃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之所以有的人成功了、富有了,有的人卻依然一事無成,正是因為前者懂了也做了,而後者僅限於懂了。

2、廣交朋友,拓展眼界

正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左右逢源的人往往更加容易成功,因為更多的朋友有可能會給他帶來更多的機會。

馬雲就曾表示,自己有很多從事著各種職業的朋友。而他也正是因為結識了澳大利亞的肯·莫利一家,才接觸到了更為廣闊的世界,有了創立阿里的想法。

3、量入為出,理性消費

現在很多人都有著超前消費的習慣,工資還沒到手就先花了;有的是「月光族」,每個月不多不少,正好花光;還有的人是先花了再說,剩多少是多少。真正給自己定下目標每個月要攢下多少錢,並嚴格執行的人少之又少。

正因如此,有數據顯示,有5.6億中國人存款為0,而且90後人均負債超10萬。

​作為本身就沒有多少家底的普通人,一旦背上沉重的負債,只會離「富有」越來越遠。

巴菲特曾經說過,不要在消費之後再儲蓄,要在儲蓄之後再消費。也就是說,我們每個月工資到手後首先要存下一定的錢,剩下的錢才是用來花的。這樣我們才能存下第一桶金,用它去創造更多的財富。

以上三點都是富人們的經驗之談,窮人越是想成為富人,沒錢沒人脈時,越應該做好這3件事,錯不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gGGs7G4BMH2_cNUgdZW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