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說到熊孩子,大家都恨得牙根痒痒,當有人在網上發起如何對付熊孩子的話題時,討論度居然高達12.5萬以上,可見熊孩子現在已經成為了眾人心中人人得而誅之的對象,但其實,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有個更可惡的熊家長,熊孩子就是被熊家長一天一天慣出來的。
熊孩子在超市捏泡麵玩,工作人員索賠,父母展現什麼叫「熊家長」
王女士是一家超市裡的工作人員,她有一天像往常一樣整理貨架,突然發現一個小男孩正在方便麵區將方便麵捏來玩,王女士上去以後立馬上前阻止,看對方是個孩子麼就好聲好氣的對對方說「孩子,這樣捏方便麵它們也是會疼的,這麼做是不對的哦,方便麵碎了就不會有人買了」沒想到這個孩子居然說「方便麵又沒有生命,怎麼可能會疼,你腦子是不是有病呀!」
這時孩子的媽媽也走過來了,王女士和對方說明事情的請過以後,沒想到對方卻說「他還是是個孩子懂什麼,你這樣對我兒子說話,我要要求你賠償我們的精神損失費」孩子的媽媽聲音越來越大,圍觀的人越來越多,王女士看對方如此不講理,於是聯繫了經理報警,在警方調取監控發現了真相以後,警察對王女士說「你縱容孩子在公共場合破壞公共財物,你不但沒有教育孩子,還企圖用撒潑來矇混過關,你這樣做母親不覺得當得很慚愧嗎?」。
王女士在證據下就像泄了氣的皮球,只好賠償了超市的損失之後帶著孩子灰溜溜的走了。
家長們平時應該注意什麼,才不會變成別人口中的「熊家長」呢
首先家長要認清自我,凡事不要過於偏激和護犢子
古人留下過經典訓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孩子最初學習和模仿得最多的就是父母,如果父母在做一些違背良心、坑蒙拐騙、無理取鬧的事情的時候都還能理直氣壯,那孩子自然會是有樣學樣。要麼就是有些父母明明知道是自己犯錯了,但是出於面子和護犢子的心理,死活不肯認錯,寧可和對方胡攪蠻纏,這樣孩子會覺得反正有天大的事情發生都會有父母兜著,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這種不成熟的想法會容易使他今後走上犯罪的道路。
所以,家長有的時候需要多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這麼做了真的無愧於心,或者面子真的那麼重要,如果是自己的孩子真的犯錯了,那認錯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而是你自己和孩子認清了你們在這件事情中所處的位置。
然後,明確的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做得好的就要表揚,做錯了就要批評
孩子在心智尚未成熟的時候是需要父母多去引導的,當孩子沒心沒肺的去玩耍的時候,父母要明確告訴孩子和別人開玩笑和玩耍的界限,因為要是起衝突了,自己和對方都沒有好處。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也要認真仔細的表揚到孩子的每一處做得好的細節,讓孩子知道家長是在認可和真心讚揚他的,孩子就會受到鼓勵,以後越做越好;但是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也要制止孩子,問清原因之後給孩子一定程度的懲罰,但是不建議打罵,然後告誡孩子下一次不允許再翻同樣的錯誤。
最後,當孩子犯錯需要彌補的時候要注意方式
在電影《老炮兒》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兒子犯的錯先由他自己圓,他圓不了的話再讓他老子圓。也就是說,當孩子犯錯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要告訴孩子做人一定要該做敢當,犯錯不可怕,承擔責任也不可怕,可怕是是犯錯以後一直逃避,最後帶著這種心理過了一段時間就會淡忘,接著再犯一個新的錯誤,當錯誤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會想雪球越滾越在,最後壓死的還是自己,如果害怕某某一件事情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去面對他,這樣做人才能活得坦坦蕩蕩。
今日互動話題:你最不能忍受熊孩子的什麼行為?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我是一名三歲寶寶的媽媽,育兒是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寶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細緻的關懷。大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共同探討,一起解決。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