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如何精心養育?爸媽重點做好這些細節,孩子聰明又長得好

2020-01-15     雨媽說育兒

寶貝,不要走這麼快!小心摔著哦!"豆豆奶奶著急地說。

不說還行,這一說豆豆居然快得幾乎跑起來了,嘴裡還減著:「球!球!」他要追上前面滾走的小球。心急可要不得!隨著」啪「的一聲,豆豆摔了個狗啃泥,隨之,」哇哇哇「的哭聲響徹全屋。

「乖乖寶貝,現在你一歲了,是個小男子漢了,可以自己站起來!」 豆豆奶奶鼓勵著。豆豆奶奶一直記住豆豆媽的囑咐:「孩子摔跤了讓他自己站起來,讓他學會堅強!」

1歲以後的寶寶,運動能力快速發展,已經在站立的基礎上實現了大步向前走,而且逐漸能跑會跳。活潑的小傢伙活動範圍不斷擴大,自由度也隨之增加,認知能力也逐漸增加。

這個階段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胸圍的正常值如下,供爸爸媽媽們參考對比。

一歲男寶寶:體重平均10.2千克;身長平均為76.1厘米;頭圍平均為46.2厘米;胸圍平均為46.2厘米

一歲女寶寶:體重平均9.50千克;身長平均為74.3厘米;頭圍平均為45.2厘米;胸圍平均為45.1厘米

溫馨提示:10個月~1歲的寶寶,身長、體重等生長發育速度較之前又有所減慢。1歲時的寶寶胸圍與頭圍接近。寶寶在周歲以後,體格生長速度明顯較以前減緩。體重平均每月增長200克左右,身長平均每月增長1.0厘米左右。

寶寶一過周歲,就結束了他的嬰兒期,進入到幼兒期。一歲寶寶如何精心養育?爸媽重點做好這些細節,孩子聰明又長得好

01.科學喂養:

這個階段的寶寶乳牙還沒有長齊,所以,咀嚼的能力還是比較差的,並且消化吸收的功能也沒發育完全,雖然可以咀嚼一些成形的固體食物,但依舊還要吃些細、軟、爛的食物。爸爸媽媽要根據自己寶寶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安排飲食,保證熱能和蛋白質的供應。

給寶寶吃的膳食要營養均衡,葷素搭配,訓練寶寶不挑食偏食,樣樣都吃。這個月齡的寶寶每天應該喝400毫升以上的配方奶,因為乳製品是鈣質的主要來源。

02.正確安全護理:

這個年齡段寶寶喜歡周圍亂爬亂走,家裡危險的安全隱患要通通除掉,把家裡可能傷害到寶寶的物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同時,還要給寶寶提供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幫助改善寶寶的睡眠情況。

03.遊戲引導:

德國幼兒教育之父福祿貝爾認為,寶寶是通過遊戲認識這個世界的。父母可以在遊戲中正確誘導寶寶的好奇心。這個階段的寶寶要繼續訓練寶寶站立和行走的能力,通過親子遊戲訓練寶寶的認知能力。父母可以結合具體事物來訓練孩子的發音,寶寶在父母的協助下可以看圖畫書,並指認物體。

04.良好習慣的培養:

要注意培養寶寶生活有規律和良好的睡眠、飲食、活動和大小便等生活習慣。

05.溝通能力培養

多給寶寶與同齡人接觸的機會,教他禮貌文明動作手勢,如「謝謝」、「再見」。在有陌生人或去到陌生地方時,爸爸媽媽要陪在寶寶身邊,幫寶寶慢慢消除恐懼。

溫馨提示:

寶寶一歲的時候,如果還不能協調地爬行;還不能用拇食指對捏取物;不會使用動作手勢向大人表達自己的需求;不能發出不同的連續的音;仍然不會歡迎、再見等手勢。這時候,爸爸媽媽要引起重視,可能寶寶發育有些落後了。

1周歲的寶寶,正處於迅速成長的階段,無論在體格和神經發育上,還是在心理和智能發育上,都有了新的發展。那麼,如何對一歲的寶寶進行智能發育能力訓練呢?我分別整理了四個能力的遊戲訓練方法,供爸媽們參考。

(1)大動作發展遊戲訓練

一周歲後,幼兒的全身動作能力迅速發展,逐漸掌握蹲、跑、跳、踢、鑽爬、攀登、平衡等基本動作。爸爸媽媽可以通過這樣的遊戲進行大動作訓練。

撿玩具遊戲

具體玩法:媽媽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到距離寶寶一定距離的地方,鼓勵寶寶把地上的玩具撿起來,撿起來後,媽媽跟寶寶要,讓寶寶走過來把玩具給自己,當寶寶把玩具給媽媽時,媽媽要說「謝謝寶貝,寶貝真棒」。寶寶受到媽媽的表揚,興趣就會更高,自信心也會增加。

蹲、站遊戲

具體玩法:媽媽拿兩塊積木,一塊積木遞給寶寶,讓寶寶把積木扔到地上,並示範給寶寶看,讓寶寶模仿。寶寶扔出去後,讓寶寶把積木撿起來,媽媽蹲下撿起積木示範給寶寶看,寶寶也會蹲下把積木撿起來,如此反覆,訓練寶寶的蹲下和站起的能力,慢慢的可以把積木換成沙包。因為寶寶如果學走路,需要腿部肌肉有足夠的力量,這樣蹲下站起,正是鍛鍊走路的最好方法。

(2)精細動作發展遊戲訓練

科學研究證明:正處於大腦快速成長期的寶寶,長期堅持做手指運動能有效地促進其大腦與手指間的信息傳遞,均衡左右腦的發育,有助於開發孩子大腦的潛能,對視覺、聽覺、觸覺、語言等功能的發展也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插鎖眼遊戲

媽媽準備一把容易插鑰匙的鎖,先給寶寶示範把鑰匙插到鎖眼裡,然後讓寶寶拿著鑰匙往鎖眼插,鎖可以由媽媽拿著。鑰匙一旦插入,媽媽就要把鎖打開,讓寶寶開心,讓寶寶理解鑰匙與鎖的關係。

翻書遊戲

媽媽將書攤開在寶寶的雙腿上,一頁一頁幫寶寶翻,一邊指著書裡面的彩色圖片告訴寶寶「這個是什麼,在做什麼」。媽媽要教寶寶用拇指和食指捏著書頁,將書頁輕輕提起來、翻過去,而且要教寶寶順著翻。

溫馨提示:有時寶寶可能會扯書頁,媽媽不要指責,但要讓寶寶明白自己的行為會讓媽媽不高興。寶寶會迫不及待地自己動手翻動,但可能是滿手去抓,或者用手掌推書頁。

(3)語言能力遊戲

一周歲的時候,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更快,不僅表現出驚人的語言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已經開始有意識地表達自己的意願了,主動語言誕生了,表達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認圖遊戲

媽媽購買一些有水果、動物、常用物品、交通工具的畫冊或者卡片,教寶寶認識圖片,並經常重複。看到動物要模仿動物叫,看到水果,可以拿實物給寶寶看。一段時間後,寶寶就能把名字、叫聲、實物等相聯繫在一起。例如:玩動物來時,媽媽可以學某個動物叫,當媽媽學小狗叫「汪汪汪」,讓寶寶找出小狗這個卡片。寶寶找到相應的卡片後,媽媽一定要鼓勵寶寶。

情境說話遊戲

媽媽要訓練寶寶學會在不同的情境下說出恰當的語言。例如:寶寶要睡覺了,睡覺前應該跟媽媽說什麼呢?媽媽可以引導寶寶說出「晚安」;爸爸要出門去上班了,可以引導寶寶說出「爸爸再見」;小區玩遇到熟悉的阿姨,引導寶寶說出「阿姨好」等。讓寶寶一步步把語言和具體事物、具體情境結合起來,開始說出許多有意義的詞句。

(4)社會交往能力遊戲

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是寶寶以後與人相處不可缺少的能力。

和小朋友玩

媽媽要帶寶寶到戶外,要鼓勵寶寶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互相認識,然後在一起活動。媽媽把寶寶帶到新的環境時,要儘量讓寶寶接觸更多的人,媽媽要以身作則,跟每一位熟悉的人熱情地打招呼,在媽媽的影響下,寶寶也會慢慢喜歡人際交往。

適當的引導遊戲

當家裡面有客人來的時候,媽媽可以把寶寶抱到客廳當中去,讓寶寶看到這些來的客人,媽媽可以一邊抱著寶寶, 一邊向寶寶介紹這些客人,還可以抓住寶寶的小手向客人打招呼,客人也要向寶寶打招呼,或者跟寶寶一起玩耍。 通過這樣的方式,寶寶也會慢慢不怕生了。

雨媽溫馨提示:

遊戲是寶寶與周圍世界交流的方式,而遊戲的過程也正是寶寶對大千世界中的萬事萬物進行探索和最初體驗的過程。寶寶在遊戲中除了可以獲得快樂之外,還學會了遵守規則、與人交往、獨立思考,在遊戲中他們的心智得到了充分發展。因此,爸爸媽媽在養育過程中,注意這些重點細節,寶寶會越養越健康、聰明伶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g0TQv28BjYh_GJGVEwY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