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肇源縣茂興鎮以「老」促「新」助推農業經濟發展

2020-08-12     大慶熱門資訊

原標題:大慶市肇源縣茂興鎮以「老」促「新」助推農業經濟發展

肇源縣茂興鎮是肇源縣花生等經濟作物種植的大鎮。特別是近兩年來,該鎮穩定「老牌」經濟作物花生等種植面積的基礎上,也在不斷探索新的經濟作物,「菇娘、板藍根」等致富新品的種植。通過以「老」促「新」的方式不斷提升全鎮經濟作物的種植效益,助農增收。

在肇源縣茂興鎮輝煌村張孝剛家的菇娘地里,他正帶領著村民們採摘今年第十二茬已經成熟的菇娘。張孝剛告訴記者,每茬成熟的菇娘都在兩千斤左右,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每茬銷售額都在1萬元左右。張孝剛說:這是第二年種植菇娘了。菇娘不僅吃著甜,種植收益的甜頭他也嘗到了。

種植戶張孝剛說:我去年種了9畝地菇娘,純收入達到了6萬多元。去年開園的時候價格就不好,四塊多錢每斤,到後期還可以。今年是一晌半的地,今年的批發價好,開園是12元每斤批發的,到現在是四元每斤,平均價格也在7、8元每斤吧,今年到現在已經摘了12茬,到現在賣了10萬多元,純收入也快到了6萬元,今年我這塊地純收入也要在14萬左右。

與張孝剛同村的郭志才,今年,他還是堅持種植經濟作物。但是與張孝剛不同的是,郭志才不僅種植了菇娘,還種了花生、地瓜,還有今年新引進的板藍根。其中,板藍根是他家經濟作物中種植面積最大的,有1000畝地的面積。老郭說;「經濟作物已經種植了20幾年,這些年的經濟效益還是比較穩定的」。說到這些年種植經濟作物的感觸,他說,現在種地不能太守舊,要有創新思想,要跟著市場走。這兩年板藍根、菇娘的經濟效益是一年比一年好,所以今年的種植還是以「新品」為主,大面積的種植了板藍根,還有幾十畝地的菇娘。菇娘現在就見到效益了,板藍根大賺一筆也不是問題。

種植戶郭志才說:我這麼多年一直種植花生,在種植花生的基礎上,我又種了其他的經濟作物,板藍根還有地瓜、菇娘。能比種植花生的效益高一點,現在來看板藍根的純效益在幾十萬塊錢不成問題,還得是價格低的時候計算。

據了解,肇源縣茂興鎮耕地多以沙土地居多。多年來,花生種植都是該鎮的第一種植品種,特別是近兩年花生的市場行情較為穩定,種植戶們都獲取了較高的經濟效益,花生的種植面積也在逐年增加。當地政府通過結合全鎮實際,也在不斷的幫助種植戶們拓寬銷售渠道來提高種植戶的收入。同時,還在積極探索引進新的種植品種,讓經濟作物種植帶動全鎮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肇源縣茂興鎮副鎮長王洪亮說:近兩年,我鎮一直不斷探索經濟作物的種植方向,圍繞經濟作物打造強鎮農業產業和特色產業。

第一,深挖「老牌」種植品種「花生」、「地瓜」從品種選用、種植模式、市場銷售等等,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種植和銷售體系。2019年,全鎮光花生這一項收入就達到了1.5億元。按照市場前景,今年又繼續擴大了種植規模,從7.5萬畝擴大到了8萬畝。

第二、就是在「老牌」花生、地瓜的種植基礎上,還要向「新」的經濟作物上發展。果蔬、藥材都在不斷的探索。2019年我們試種了板藍根和菇娘,從效果看非常好。今年我們擴大了種植規模,地瓜、菇娘、板藍根種植面積到了1萬餘畝。現在全鎮16萬畝耕地,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就達到了9萬畝,可以說經濟作物的種植已經占到了全鎮農業種植的半壁江山以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uyZ4XMBd8y1i3sJ3c3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