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永建 陳塏侖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就以「把青春和生命獻給脫貧事業的黃文秀,為救火而捐軀的四川木里31名勇士,用自己身體保護戰友的杜富國,以十一連勝奪取世界盃冠軍的中國女排」,激勵包括青年在內的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只爭朝夕,不負韶華」。3月6日,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又充分肯定了脫貧攻堅中「青年幹部了解了基層,學會了做群眾工作,在實踐鍛鍊中快速成長」,強調「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頑強奮鬥,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堅決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中,提出「希望你們努力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鬥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繼續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拼搏奮戰,帶動廣大青年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在五四運動101年之際,廣大青年應該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和青年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特別是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大力弘揚五四精神,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實現黨中央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中勇往直前,彰顯青春的蓬勃力量。
繼承五四精神
就是要繼承愛國主義精神
「五四運動,爆發於民族危難之際,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只要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核和標識。愛國主義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土壤中,鑄造於抗拒外族侵略、尋求國家強盛的歷史長河中,升華於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拯救民族危亡而慷慨獻身的民族英烈事跡中,特別是近代以來,愛國主義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文化內核、凝聚中華民族意志的價值旗幟。進入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仍然是我們黨和全社會要大力宣傳和弘揚的民族精神,仍然是中國青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要賡續和傳承的民族精神。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人類是伴隨無數的戰爭和災害而艱難走來。中華民族及其文明之所以歷經苦難而不亡不絕,正是因為千千萬萬具有家國情懷、以救國救民為己任的民族英雄,敢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們精誠報國、至死不渝,雖死猶生、光耀萬代,彰顯崇高的愛國主義品質和人格操守,給後人留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財富。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近代以來,腐朽落後的晚清王朝被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打開國門,割地賠款,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中國共產黨立下「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團結和帶領人民群眾浴血奮戰,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繼承五四精神
就是要繼承勇於革命的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通過五四運動,中國青年發現了自己的力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現了自己的力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鬥爭實踐中懂得,中國社會發展,中華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幸福,必須依靠自己的英勇奮鬥來實現,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
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是中華民族長盛不衰的根本所在,是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征程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中華民族是艱苦奮鬥、勇於革命的偉大民族,五四運動中的廣大青年和工農群眾,向世人展示出艱苦奮鬥、勇於革命的偉大精神。五四運動在中華大地掀起了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激發了無數有志青年追求進步和傳播真理的自覺,催生了中國共產黨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從此,中華民族找到了實現獨立的正確道路,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和解放事業煥然一新。
今天,中國人民正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前進的道路上布滿荊棘。我們必須大力弘揚五四運動的愛國主義和革命精神,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難困苦,勇於拼搏奮鬥。
青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踐充分證明,中國青年是有遠大理想抱負的青年!中國青年是有深厚家國情懷的青年!中國青年是有偉大創造力的青年!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全社會要關心關愛青年,只有青年在學習中健康成長起來,在實踐中成熟起來,在創新中獲得成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才能得到先鋒力量的支撐,才能真正變為現實。
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偉大事業興旺發達的希望。青年具有許多特殊的優勢,他們充滿夢想,充滿探索未知的創新品質,充滿勇於革命的大無畏精神。無數青年人在中華文明史上書寫了光彩奪目、永垂史冊的華章,護佑著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依然文脈賡續,依然生機勃勃。新時代的青年,必定為中華民族世代繁榮昌盛提供強大的生命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注入不竭的新鮮血液。
青年要以青春之我
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深刻表明,只要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勇於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奮鬥犧牲,我們的國家就一定能夠走向富強,我們的民族就一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交匯期,新時代的青年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升繼承五四精神、弘揚革命傳統的自覺性和責任感,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
青年要增強遵循社會發展大勢、勇立前進潮頭的理論自覺。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呈現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正在構建和平安全、繁榮包容、團結合作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正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華兒女勠力同心,正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新時代青年要清醒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脈搏,爭當時代的領跑者、改革的弄潮兒、創新的主力軍。
青年要增強與祖國和民族共命運的精神自覺。新時代青年要像五四運動時期的青年人那樣,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民族核心利益而拋開小我和私利,用青春和智慧譜寫祖國和民族新的輝煌篇章。
青年要增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自覺。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偉大社會革命運動、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以磅礴之力鼓動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志向和信心。新時代青年既要做勇於創新的改革派,又要做雷厲風行的行動派。要像面對肆虐的新冠肺炎病毒而勇敢「逆行」的白衣天使那樣,把職責和義務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換來大地回春、守得花兒開放,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要像舍小家為大家的黨員幹部那樣,駐紮在高寒山區貧困農村,與貧困群眾交流交心交友,用無悔青春澆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希望,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確保貧困群眾如期實現脫貧。要像艱苦奮鬥、追求卓越的航天人那樣,用自己的青春換來祖國航天事業的輝煌,以傲立世界科技前列的美麗姿態,彰顯報國情懷。
理想永遠是青春的靈魂,愛國永遠是青春的底色,奮鬥永遠是青春的氣質。讓我們不忘五四運動那段激情燃燒、奮勇抗爭的歲月,接過五四運動的愛國主義旗幟,繼承五四運動的英勇奮鬥精神,積極投身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譜寫一曲恢弘壯麗的青春之歌。
(作者單位分別為雲南農業大學外語學院、雲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 耿嘉 從永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t9X7XEBnkjnB-0zJfT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