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劉超然
不知是規範投資市場還是引流股市,原本作為普通投資者重要的一種投資標的可轉債,近期被調高了投資門檻。
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公告,發布《可轉換公司債券交易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交易細則》),並於6月17日起向市場公開徵求意見。同時,發布《關於可轉換公司債券適當性管理相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適當性通知》)。
兩個文件一方面對單日首日漲幅進行了限制,「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可轉債」上市次日起設置20%漲跌幅價格限制;另一方面對新進投資者提出了「2年交易經驗+10萬元資產量」的准入門檻。
可轉債市場炒作亂象
可轉換公司債券,對投資者而言是一種「攻守兼備」的重要投資標的,其兼有「股」和「債」兩種風格而「聞名」,而對上市公司來講是向公眾融資的重要方式。
近些年,可轉債市場發展良好。根據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21日,市場存續可轉債有438隻,存量餘額為7608.31億元,較年初增加602.44億元,近年來增長快速,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對比2018年,滬深兩市可轉債存量總規模僅有1898.20億元,4年多的時間裡增長了三倍。
隨著市場規模的高速增長,市場監管無疑也將逐漸完善。
而且最近部分可轉債上市之後大幅波動也引起證監會和市場的廣泛關注,比如永吉轉債在5月17日上市當天單日暴漲276%,該可轉債在開盤前集中競價的漲幅就達到了50%,在尾盤的最後3分鐘,繼續爆漲276.16%收盤。以當日收盤的376.16元估算,中籤者單日即可獲利約3000元。永吉轉債上市後前兩個交易日成交量巨大,上市第二天的成交額高達89.9億元,超過當天任何一隻A股股票的成交額,首兩日的累計換手率高達1602.61%,意味著兩天時間籌碼換了16遍。
對於可轉債的暴漲,市場觀點偏向由於流通盤較小,其發行規模僅有1.46億元,同時疊加大股東限售,最終市場的流通盤可能僅達到8000多萬,極容易被大資金控盤。
該可轉債的單日漲幅也創下近幾年以來轉債上市首日的最高漲幅記錄。而轉債價格與公司股票價格產生了較大偏離也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監管機構也對部分證券帳戶異常交易等違規行為也作出了處罰。
永吉轉債不過是可轉債市場炒作的縮影罷了。
了解期貨市場的同學應該知道,期貨市場主要風險首先是保證金制度即高槓桿,次要風險就在於T+0的交易規則。而可轉債市場也是T+0的交易規則(當日買入後即可當日賣出),可見可轉債的風險絕非權益類市場可比,T+0帶來的超高換手率就是投資投機套利的證明,也是波動性風險的關鍵指標之一。
2020年可以說是可轉債市場最瘋狂的一年。據統計,當年深市存量上市的有一百多只可轉債,而成交易量最大的十隻轉債日均成交額可以達到300億元,占深市可轉債總成交額的56%,投機、炒作的熱度高漲。據統計,這十隻交易量最大的可轉債平均換手率高達1112%,相當於平均每天換手11次,其中風險可想而知。
由於投機者的瘋狂炒作,暴漲暴跌的超高波動率逐漸變成可轉債的特點,高回報率吸引來了更多的投機客。一些遊資、莊家利用可轉債流通盤較小、T+0的交易特點進行炒作,瘋狂收割韭菜。由於發現可轉債融資的大股東有6個月的鎖定期,因此這段時間是遊資瘋狂炒作的窗口期,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炒到極致,將債券價格堆出泡沫後,找散戶接盤後收割「韭菜」。
是機遇還是風險
目前來看可轉債的整體投資機遇還是大於風險。
受到可轉債新規的影響,雖然近期的小盤高溢價率轉債的表現有所回落,但市場整體的炒作情緒仍在。6月23日,仍然有可轉債在盤中因漲幅過大而停牌,中長期來看,新規落地一定程度會限制超短期投機炒作,引導優質的長期投資資金關注基本面穩定、業績支撐性較強且正股具有反彈空間的可轉債標的。
那麼可轉債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表現如何呢?
由於新冠疫情對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較大,因此筆者將近2-3年的市場暫且分為四個階段,首先從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中旬,整體市場處於上升區間的小「牛市」,整體來看權益類市場表現優於可轉債和債券市場,創業板和大市值白馬股表現出色。
接著從2021年2月至2021年年底,市場進入震盪盤整區間,可以看到在震盪行情中,可轉債市場表現出色,明顯跑贏權益類和債券市場,區間漲幅可以達到18%以上。
然後從2021年年底至今年4月底,由於全球通脹及局部地緣衝突,市場進入了階段性「熊市」,在這期間,債券市場作為抗通脹的防禦型資產大類,大幅跑贏權益類市場,而由於可轉債受到債底保護等特性,跌幅相對較窄很多,展現出了一定的防禦性。
最後在二級市場於4月底觸底後大盤進入反彈,可轉債表現雖然不及權益類市場。但拉長時間,跨越整個市場周期來看,可轉債的確配得上「攻守兼備」。
當前可轉債市場整體價格處於較高水平。根據券商數據,截至6月17日,存量可轉債共414隻,餘額為7405.01億元,可轉債的平均價格為123.61元,分位值為92.78%,處於近五年的較高水平,平均轉股的溢價率為38.65%,分位值為96.76%,也處於近五年的較高水平。
其實強監管一方面可以規範化投資市場,個別可轉債被遊資炒作的情況將會減小,有利於對公司債券的合理定價,以發揮可轉債融資的初衷;另一方面在新規後可轉債的門檻提高、單日波動率下降也是在保護中小投資者。
由此中長期看,在一個早期尚未成熟的市場野蠻炒作和投機後逐步得到強監管抑制,引導優質的長期資金多關注基本面穩定或業績快速成長的正股發行的可轉債,才有助於國內投資市場的理性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