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
由於氣候變化、空氣乾燥、室內空氣不流通等原因
呼吸道疾病傳染風險提高
近期
全國多地進入流感高發季
同時還伴有細菌、支原體的感染
我們在關注流感的同時
也不能忽略呼吸道傳染病界的一位「老人」——肺結核
因和其他呼吸道疾病有相似的呼吸道症狀
肺結核很容易被忽略
那我們又該如何區分呢?
01
肺結核與流感同屬呼吸道疾病,主要有哪些區別呢?
特徵 | 肺結核 | 流感 |
致病源 | 結核分枝桿菌 | 流感病毒 |
傳染性 | 較強 | 強 |
發病季節性 | 有明顯季節性 | 有明顯季節性 |
發熱程度 | 以低熱為主 | 多高燒(39-40℃),可伴寒顫 |
發熱持續時間 | 持續低熱,於午後、傍晚出現,次日降至正常,不具特異性 | 3~5天 |
病程 | 普通肺結核6-9個月 | 5-10天 |
全身症狀 | 盜汗、乏力、食欲不振 | 頭痛、全身肌肉酸痛、咽喉痛、乾咳等 |
咳嗽程度 | 咳嗽、咳痰一般持續兩周以上,少量伴有痰中帶血 | 一般持續5~7天,極少有咳血情況 |
易感人群 | 兒童、老年人、愛滋病感染者、糖尿病患者等 | 以學齡兒童為主 |
02
懷疑感染了肺結核該怎麼辦?
如果有以上肺結核症狀,應及時到專業的肺結核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相關檢查,一旦確診,需接受系統規範的抗結核治療,大部分肺結核是可以治癒的。
03
哪些人群更容易感染肺結核?
不同於流感,肺結核為全人群可感染,但兒童、老年人、愛滋病感染者、糖尿病患者等患者因其免疫力相對較低,結核分枝桿菌更容易在肺部繁殖。家人更應該關注其健康狀況,及時發現並帶他們去醫院就診。
04
肺結核是怎麼傳播的?
肺結核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患者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或吐痰時,將帶有結核桿菌的飛沫排出體外、形成帶菌微滴漂浮在空氣中,被他人吸入後造成感染。與結核病人有長期密切接觸的人感染的可能性非常高,如有接觸史,應及時排查肺結核感染。
05
應該如何預防肺結核?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呼吸道疾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在流感季節,人們更容易感染肺結核,因此,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幾點措施來預防肺結核的發生。
1.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在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以減少病源菌的傳播。
2. 增強免疫力:均衡飲食,經常鍛鍊身體,增強免疫力,可以有效地預防肺結核的發生。
3. 避免接觸感染源:儘量避免接觸肺結核患者,如果必須接觸,應該做好防護措施,如戴口罩等。
4.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在咳嗽、打噴嚏時用手紙巾捂住嘴巴和鼻子,避免結核桿菌通過飛沫傳染其他人。
總之
在秋冬季節
我們應該更加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及時發現並治療呼吸道疾病
特別是對於那些容易感染的人群
更應該加強預防措施
以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來源:河南疾控
編輯:劉婉如 李熠(實習)
主編:韓曉丹
主管:馬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