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發燒不怕,就怕肺炎」,這是每屆爸媽的心聲,包括小南本人。
畢竟,感冒發燒相當於升級打怪,能提高寶寶免疫力,肺炎卻狡猾又兇狠,披著感冒發燒的皮,幹著「5歲以下兒童頭號殺手」的事。
為啥肺炎感冒傻傻分不清?
因為,很多爸媽以為發燒了才是肺炎,其實很多肺炎並沒有明顯的發燒跡象。有新聞為證:
如果,你對肺炎也有類似的誤會,現在重新認識它也不晚。
傳說中的肺炎症狀,哪些靠譜?
發燒——
1、發燒了才是肺炎?
答案:未必。
確實,很多寶寶得肺炎了會發燒,還多在38.5℃以上並持續兩三天,退燒藥也只是暫時有效,藥效過了又燒上去。
所以,很多爸媽就被蒙蔽了「量過體溫了,沒發燒/低燒,沒事「。
真沒事嗎?有些肺炎的寶寶不發燒,甚至低於正常低溫。具體請移步第二條。
2、為什麼有的肺炎不發燒?
沒發燒=免疫功能還沒有被調動起來=爸媽以為是普通感冒還眼巴巴等著自愈=感染不和咽喉糾結,抓緊時間深入肺部,於無聲無息中讓寶寶的肺中招。
不光爸媽被蒙蔽,醫生診斷起來也相對困難——喉嚨不太紅,聽診器也聽不出啥——拍個胸片才能讓它現原形,但發現時已經連累了一大片肺葉。
特別是這2種情況,爸媽一定要注意:
3、肺炎發燒時間長?
答案:未必。
發燒時長並不是依據,可能寶寶發燒沒兩天就發展成肺炎了,也可能遲遲不退燒但並不是肺炎引起的。
總之,發燒只是一個參考,不能直接和肺炎划上等號。
呼吸——
1、肺炎了就會呼吸急促?
答案:正確。
肺部被感染後,肺的正常功能受到影響,人體就會增加呼吸次數來獲取足夠的氧氣,所以,最明顯的表現之一,就是呼吸急促。
那麼,怎樣算呼吸急促?來看看 WHO 的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規劃標準:
1、<2 月齡,呼吸 ≥60 次 / 分鐘;
2、2~12 月齡,呼吸 ≥50 次 / 分鐘;
3、1~5 歲,呼吸 ≥40 次 / 分鐘;
4、≥5 歲:呼吸頻率 >30 次 / 分鐘。
次數知道了,呼吸頻率怎麼看?
最好在寶寶安靜/睡著時數,如果天氣暖和/環境溫度溫和,可以掀開衣服,看胸廓/肚子起伏,一起一伏算1次。
可以同時配合秒表,以完整的60秒來數比較準確。
2、肺炎了就會有喘音?
答案:未必。
感冒/支氣管炎也會有喘音,但多是陣發性+沒有呼吸困難。
肺炎可能沒有喘音,也可能喘音很重,但呼吸急促才是最根本的症狀。
精神狀態——
答案:大部分。
普通的感冒發燒,根本不影響寶寶拆家好嘛?
肺炎的小寶寶基本上都精神不佳,看似乖巧實則呆滯/嗜睡,反而更讓爸媽擔心「拆家不可怕,不拆家才可怕」。
去醫院怎麼判斷?
這裡也簡單說說。一般來說,醫生除了聽診,還會配合這些方式:
好了,爸媽這下該知道要關注什麼症狀了吧?也祝寶寶們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