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提起緬北,首先想到的必然是詐騙、賭博、割腰子以及各種草菅人命的事件。
而隨著電影《孤注一擲》的爆火,緬北這個「孫悟空去了都要去耍猴戲」的地方,也被更多人關注。
很多人對這裡有許多疑問:為什麼緬北如此混亂,詐騙分子這樣猖狂,政府卻管不了呢?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講一講這背後真正的掌控者——果敢四大家族。
「果敢王」彭家聲
提到四大家族,首先要說起一個人——「果敢王」彭家聲。
果敢位於緬甸東北邊境,與中國雲南臨滄相鄰,屬於緬甸撣邦——一個地盤最大、人口最多、與緬甸中央政府矛盾很深的地方。
撣邦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擁有眾多少數民族。
其中一些勢力強大的少數民族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經常與政府軍發生衝突。
而果敢的全稱是「緬甸撣邦第一特區」,可以說是撣邦境內實力最強的少數民族地區。
撣邦本就在緬甸享有自治權,果敢地區又是撣邦境內具有極高自治地位的地區。
也就是說,這裡是自治區中的自治區。
1959年,為了強化中央集權,緬甸政府廢除了在果敢沿襲了一個世紀之久的世襲土司制。
在廢除土司制度後,緬族軍官團採取了強硬的民族政策,最終通過兵變將末代土司楊振才趕下台。
彭家聲在1965年起兵反抗政府軍,但最終被迫投降,不得不撤退到中國。
然而在1967年6月,緬甸國內爆發了大規模的反華排華事件。
果敢地區是一個以華人為主的行政區,嚴重的種族歧視威脅,讓果敢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都岌岌可危。
彭家聲因此與緬共建立了聯繫,並表示願意接受他們的領導,繼續進行武裝鬥爭,以保衛果敢地區的華人社群免受威脅。
彭家聲
在1989年,彭家聲與緬甸政府達成了協議,允許果敢地區擁有高度自治權。
彭家聲則被選為主席,被稱為「果敢王」。
果敢麻粟壩地區的鴉片,曾一度在金三角地區聞名。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90年,曾是金三角毒梟之一的彭家聲,卻正式提出了禁毒的口號。
然而包括果敢在內的緬北地區,早在鴉片戰爭之前就有種植、販賣鴉片的歷史。
長期且規模龐大的鴉片貿易,也導致了地方家族勢力的興起。
彭家聲的禁毒行動,觸及了果敢地區部分權貴的利益,其中就包括果敢同盟軍總部的副參謀長楊茂良。
楊茂良
1992年11月,楊茂良在果敢發動兵變。
由於當時情況的突然變化,再加上彭家聲患重疾,最終彭家聲的部隊戰敗,被迫退出果敢。
本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態度,緬甸政府很快就任命楊茂良為新一任果敢地區的領導人。
楊茂良雖然也有一些政績,但他任人唯親引發內部分歧,又縱容毒品生意惹來鄰國不滿。
果敢地區的內憂外患,最終導致了1995年8月1日的兵變分裂,大大削弱了楊茂良的力量。
眾叛親離的楊茂良被迫下台,彭家聲則率部歸來,重新掌控了果敢。
這一次重新上台,沒有了那些反對禁毒勢力的阻礙,彭家聲很快就頒布了果敢第一部禁毒法律——《禁毒法》。
彭家聲
彭家聲執政期間,還算是為果敢做了一些貢獻。
他效仿中國的改革開放,對果敢實施經濟改革。
短短几年內,果敢的經濟迅速騰飛,首府老街更是成為緬北最富裕的地區,甚至有「小澳門」之稱。
可惜,好景不長。
2008年,緬甸通過新憲法後,開始推動「民族和解和民主進程」。
緬甸政府計劃將緬甸北部的民間地方武裝,併入緬甸軍隊。
然而,彭家聲對這一計劃極為反感,導致雙方劍拔弩張,局勢十分緊張。
最終軍政府決定採取軍事施壓,引發了「八八事件」。
2009年8月8日,緬甸警察前往同盟軍的一處武器製造廠,聲稱這是一處毒品製造窩點。
8月22日,緬甸中央政府向特區政府發出公文,指控一家機械廠是彭家聲等人非法製造武器的地點,並表示將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
第二天,雙方爆發了武裝衝突。
而在當時,緬甸軍隊的實力也顯著增強,不容小覷,導致果敢地區的領導層也分裂成了主戰和主和兩派。
隨後,主和派領導人得到了緬甸中央政府的任命。
而被剝奪了權力的彭家聲等人,被迫離開了果敢。
彭家聲
百勝集團——白家
如今,作為果敢四大家族之首的白家,其家主白所成曾是彭家聲的親信和副手。
白所成差不多二十歲的年紀,就跟著隨彭家聲和緬甸政府軍參與戰鬥,因此深受彭家聲的賞識。
在彭家聲的支持和幫助下,白所成逐漸嶄露頭角,成為了果敢地區的一位重要人物。
或許是受到利慾的驅使,隨著權力的增加,白所成漸漸不安分起來。
在2009年的緬甸政府軍和彭家聲的衝突中,白所成背叛了同盟軍,與彭家聲徹底決裂,分道揚鑣。
彭家聲被迫逃離果敢後,白所成則成為了果敢地區的首位政府主席。
白所成
雖然白所成被任命為果敢地區的領導人,但緬甸政府對他也沒有信任可言。
後來,彭家聲的軍隊重新對果敢地區發動進攻,這時緬甸政府便趁機罷免了白所成的職務。
可儘管白所成失去了官職,但白家在果敢地區的影響力依然相當強大。
白所成本人並未親自涉足灰色產業,但是他的子女卻都子承父業。
長子白應能是果敢鞏發黨黨委書記,百勝集團的董事長。
白應能
果敢老街百勝集團規模龐大,包羅萬象,是一家集酒店餐飲、商業貿易、股權投資、旅遊發展等為一體的大型連鎖經營企業。
儘管在表面上從事著正當產業,但背地裡卻涉及到色情、詐騙等灰色產業。
其中最有名的,當然是位於老街的百勝賭場。
白所成的次子白應倉,擔任果敢財政局副局長、果敢民兵大隊大隊長,同時還擔任蒼勝科技園區的董事長。
白應倉
在緬北,這些所謂的「科技」園區,和「科技」一點關係都沒有。
蒼勝科技園區位於鳳麟城白鶴片區,實際就是一個電信詐騙園區。
緬北非常有名的兩家電詐公司,凱利國際和白鶴公館就坐落於此。
這些園區到處都設有鐵絲網,大門也有武裝人員把守,一旦被誘騙進去就很難逃脫。
抽血、割腰子、販賣人口,在園區里是常事。
白應蒼在果敢創辦了愛民醫院,為當地的居民提供醫療服務。
然而作為蒼勝的董事長,白應蒼詐騙、殺害的中國人不計其數。
他的這些產業,無不是通過草菅人命換來的。
而白所成的幾個女兒,也都各自管理著白家的企業。
白所成的大女兒白應香曾擔任果敢婦女會主任,並在外樹立了良好的名聲,實際上她還擔任著果敢格勝公司的董事長。
二女兒白應蘭是鑫百利公司的董事長,被稱為「果敢女魔頭」。
亨利集團——魏家
白家二姐有一個關係很好的閨蜜,就是魏家現如今的當家人魏榕。
魏榕的父親魏超仁,祖籍在雲南保山。
抗日戰爭時,他的父親作為遠征軍在緬北和日本人作戰,戰爭結束後就留在了緬北。
魏超仁和白所成一樣,一直追隨彭家聲,曾是他的心腹。
然而在危難時刻,魏超仁也背叛了彭家聲。
2009年,彭家聲被趕離果敢時,果敢同盟軍分為了兩部分。
一部分跟隨彭家聲離開,另一部分則被改編成了緬甸邊防軍。
儘管白所成那時被任命為果敢主席,但他的手下主要是一些民兵,缺乏正規軍的支持。
而魏超仁的手裡卻是掌握著一個邊防營,是當時果敢地區唯一一個掌握正規軍的本地人。
魏超仁
魏超仁曾任緬甸聯邦議會議員,果敢自治區委員會委員,主管政法系統。
魏家一度被認為是緬北四大家族中實力最強大的一家。
魏超仁也充分利用這樣的背景,在果敢地區經營著賭場、毒品、礦山等生意。
後來魏超仁自覺年事已高,就把手裡的軍權交給了自己的三弟魏懷仁,把家業交給了大女兒魏榕。
魏榕是受過良好教育的高材生,在果敢當地也是有名的愛心人士,經常參加慈善活動。
然而她手裡的亨利集團,卻是臭名昭著。
和白家的百勝集團類似,亨利集團主要經營的是東南亞酒店娛樂旅遊、地產礦產開發等項目。
坐落在果敢老街錦江商業區核心腹地的亨利大酒店,是一家五星級酒店,是當地最大的標誌性建築。
表面上看,亨利集團也是經營酒店和娛樂場所的正規企業,還在當地建立了亨利醫院來服務當地百姓。
可背地裡,亨利集團最賺錢的還是賭場、電信詐騙這些灰色業務。
果敢老街有名的新錦江賭場,就是亨利集團旗下的。
把一個不法集團包裝成當地頗有聲望的大企業,再以各種高薪水等福利條件為誘餌,騙人過來行非法之事。
這也是他們慣用的套路。
亨利集團最早被中國網民熟知,就是因為他們經常在短視頻平台上吸睛做宣傳,吸引中國人到果敢去打工、消費。
魏榕漂亮、精明,是果敢當地最有權勢的女性。
再加上他三叔魏懷仁手裡還有兵權,魏家在果敢可以說是標準的地頭蛇,權勢滔天。
礦山經營——劉國璽
劉國璽出生於1944年,老家雲南。
初中畢業後,他到緬甸參加了緬共,曾經也是彭家聲的舊部下。
1967年,他加入了彭家聲的隊伍,在果敢擔任副區長。
後來彭家聲兩次下台,劉國璽卻一路升遷,曾任緬共北方局財政部長,特區管委會委員、特區政府秘書長,可以說是果敢政壇的常青樹。
2009年彭家聲被緬甸政府軍趕下台,白所成擔任果敢臨時管理委員會主席,劉國璽則是當時的副主席。
2010年,劉國璽又被推選成為了緬甸聯邦民族院議員。
劉國璽家族在四大家族中算是勢力最小的,在果敢主要控制著礦山開發的項目。
2020年劉國璽去世,近幾年他的後人也開始進軍賭博行業。
老街首富——劉正祥
老街首富劉阿寶,大名叫劉正祥。
劉正祥家族是四大家族裡,唯一一個和曾經的「果敢王」彭家聲沒什麼關係的,但是卻和緬甸中央政府關係親密。
劉正祥曾任紅岩學校校長,紅星區副區長,臨時委員會財政部部長,後又擔任了果敢工商協會會長,一直主管財政工作。
緬甸國家總理敏昂萊大將,還親自為他頒發了「國家最高弘法傑出貢獻獎」。
劉阿寶早年,是靠著毒品生意起家的。
當時,果敢地區最大的毒梟是劉明。
可在一次販毒行動中,劉明死在了緬甸警察手裡。
劉阿寶因此就接管了劉明的地盤,直接控制了果敢老街東部的毒品交易市場。
1992年,劉阿寶成立了福利來集團。
集團涉足多個領域,企業規模很大,分布在緬甸撣邦、孟邦、若開邦和克倫邦。
而其中最盈利的當然還是賭場業務、房地產開發和一些灰色行業。
相比於白家、魏家的企業,福利來集團規模更大,經營方向也更多元。
果敢地區的局勢經歷過多次動盪,劉阿寶不比魏家手握兵權。
但他的企業仍然能在果敢正常運營發展,足見他與政府穩定的關係網。
講完四大家族,再說回開篇的問題:為什麼政府管不了緬北?
以果敢為例,就可以小見大。
在緬甸這個「散裝」的多民族國家,長期以來存在著複雜的民族矛盾。
在緬北,各種武裝勢力的盤踞,使緬甸政府難以對這一地區實施真正有效的控制。
派系鬥爭永無休止,軍閥混戰屢見不鮮,亂成一鍋粥才是緬北的常態。
所以實際上,比起那些猖獗的詐騙分子,更恐怖的是他們背後的「保護傘」。
是那些同流合污、有求必應的軍閥,是與中央勢力相互依賴,權勢滔天的家族……
比起電詐集團,這些才是緬北最難剷除的毒根。
參考資料
[1] 緬甸撣邦《果敢志》編纂委員會:《果敢志》[M].天馬出版有限責任公司.2012年
[2] 緬北果敢地區家族政治現象略議[J].梅英.楚雄師範學院學報. 2020,35(04)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