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以勤快為美,偷懶為恥。
生物學家達爾文說:「我相信我沒偷過半小時的懶。」
哲學家伏爾泰說:「無論人類的哪個屬類,都比懶惰的種族好。」
其實,凡事都有尺度,若是無限制地誇大其詞,就進入了物極必反的套路了。
農村有句俗語:「懶人懶命。」
當一個人適度慵懶的時候,人生的空間更大了,生活節奏也會慢一些,更重要的是,自己身邊的人,也能自強自立。
女人是家庭的女主角,也是職場的半邊天,學會懶一點,反而更命好。
01
太能幹的女人,活得很累。
不管是家庭,還是職場,有一個不好的現象:「誰能幹,就誰干;誰提議,誰落實;誰聰明,誰思考......」
在小說《半生緣》里,顧曼璐是一個長相不錯,心地善良,積極工作,對家庭負責的女人。
十七歲的時候,父親過世了,她成為了家庭的頂樑柱,母親、弟弟妹妹等人都指望著。
為了謀生,她放棄了學業,做了一個舞女。
書里這樣描述:「她穿著一件蘋果綠軟緞長旗袍,倒有八成新,只是腰際有一個黑隱隱的手印,那是跳舞的時候人家手汗印上去的......頭髮亂蓬蓬的還沒梳過,臉上卻已經是全部舞台化妝,紅的鮮紅,黑的墨黑,眼圈上抹著藍色的油膏。」
費盡周折養活了家人,可是沒有人理解顧曼璐。家人認為,她這是傷風敗俗。
弟弟用她的錢,去讀書,卻還大聲質問:「你做錯了事情,誰都可以管。」
弟弟還說:「我知道,全家就靠你養活,你很了不起......你賺兩個臭錢,就很了不起。」
很多讀者評價,的確是她「自己掘的活埋的坑」。
琢磨一番就會知道,在舊社會,一個女人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像樣的工作,要養活一家人是很難的,走了一些不太好的路,也實屬無奈。
可是誰能理解呢?不理解也罷了,還用道德綁架的方式、世俗的標準,去剖析她的賺錢方式。
回到當下,太多的女人,做了扶弟魔,當了娘家的供養人,或者努力賺錢養著丈夫,拉扯孩子。所有的辛苦,一旦持續的時間長了,就變成了理所當然。
更可怕的是,女人越俎代庖,把不是自己的事情也做了,麻煩就來了。
知乎上,網友「一隻貝塔」分享了自己離婚的經歷。
結婚之後,她的婆婆就多番幫助,然後介入了她和丈夫的很多小事。
久而久之,婆婆變成了管家,讓大家都不愉快。
比方說,她要帶著孩子睡,婆婆會夜裡起來,在房間裡走來走去,幫忙 哄孩子睡著,也會看孩子是否蓋好了被子。
婆婆的舉動,顯然干涉到了她和丈夫的日常。
最終,她離婚了,不是婆婆不好,而是太能幹了,家庭因此一地雞毛。
一個人撐起一個家庭,這是不合常理的,女人做到了,不是榮耀,而是忽視了齊心協力的作用。
一個人撐起一個單位,這是女人很難辦到的,只會心有餘而力不足,還做得多,錯的多,把別人的錯誤也帶上了。
02
真正命好的女人,懂得偷懶。
好的生活,一定是大家一起分擔的,不管在任何一個團隊。
詩人說:「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為什麼詩句里,說的都是男人如何「半日閒」,女人不能嗎?這肯定是偏見的。
在封建時代,男尊女卑,女人只能待在家裡,男人拋頭露面。因此,很多古詩,都描繪男人 的生活方式,是可以理解的。
在現代,人人平等,女人不僅要持家,還要工作,讀書,同樣應該有男人的權利——偷得浮生半日閒。
聰明的女人,會自己騰時間,調整心靈的空間,讓自己懶一點。
做不完的家務,她懶,他就勤快。
女人總是抱怨回家後,像個陀螺,但是抱怨之後還是幹起來了。
男人翹起二郎腿,抽煙喝酒,還嫌棄女人的飯做得不好。
若是女人給自己放假,出去遊玩幾天,家裡的活,男人還是會幹。
太邋遢的地方,男人看不過去了,也會想辦法。
煩惱的瑣事,懶得去說,過去就算了。
女人就喜歡婆婆媽媽,這是不好的習慣。
煩惱天天有,不撿自然無。把昨天的難事說出來,是沒有好處的。
任何時候,不翻舊帳,今天就會好很多。吃虧上當,都沒有關係。
子女的教育,少一些束縛,自由快樂。
照顧子女,是女人應該做的,但是男人也要承擔。
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無為而治,放手也是愛。孩子有了很多自由的空間,只要不走歪路,女人偷懶就成功了。
把自己捆綁在孩子身上,女人就寸步難行,自己的中年,都難熬。學會放養,就是偷懶,也是對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工作的壓力,忙裡偷閒,才有出路。
職場上,女人不要太強勢了,也不要總是加班熬夜,學會勞逸結合。
工作是做不完的,就是你退休了,工作還有一堆一堆。
03
小說家卡夫卡說過:「光勤勞是不夠的,螞蟻也非常勤勞。你在勤勞些什麼呢?有兩種過錯是基本的,其他一切過錯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懶惰。」
真正改變命運的,不是勤勞,還要加上智慧。讓自己的工作有效率,生活有節奏,也能信息節食,命運才會真正好起來。
你有三頭六臂,但是撐不起天下,唯有統籌安排大家,才能天下無敵。
好女人是家庭和工作的定海神針,一切都能從容,加減乘除都能用。
慢一點,讓幸福跟上來。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