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繪
出品:全球財說
4月,A股主要指數多數下跌。截止4月28日,上證綜指收報3323.27點,全月上漲1.54%;深證成指收報11338.67點,全月下跌3.31%;創業板指收報2324.72點,全月下跌3.12%;滬深300收報4029.09點,全月下跌0.54%。
最新數據顯示,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49.2%、56.4%和54.4%,較3月下降2.7個百分點、1.8個百分點和2.6個百分點,均呈現不同程度回落。
與此同時,「穩」「促」的政策信號也相繼出現。
4月14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3年第一季度例會,對於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會議明確,要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搞好跨周期調節,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全力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著力支持擴大內需,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貸合理增長、節奏平穩,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4月21日,央行有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國不存在長期通縮或通脹的基礎,全年CPI將呈「U」形走勢。當前住戶部門的消費和投資意願回升,儲蓄意願在下降。近期部分銀行調整存款利率是正常現象。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當前國內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的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難挑戰。並強調,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形成擴大需求的合力。
進入5月,受小長假出遊熱帶動,居民消費意願增強。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五一」期間,全國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4.4%。其中,服務消費和商品消費同比分別增長28.7%和19.5%。
5月4日,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大盤受外圍影響低開,隨後出現顯著分化,近3000股上漲,連續2日上演百股漲停;5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近3500股下跌,漲跌停比幾乎為1比1。
對於後市展望,大部分機構保持較為樂觀的預期。光大證券、銀河證券等認為,一季度整體經濟與盈利仍然處於修復的初期,二季度將進一步改善,消費的提升將帶動加快經濟修復的節奏,樂觀預期不斷提振市場信心,有望支撐市場在震盪中向上。申萬宏源、國泰君安、平安證券、銀河證券等均認為市場存在結構性機會。
當前的客觀環境對於主題投資具有一定支撐,預計未來主題投資還會繼續活躍,但國泰君安同樣認為需要注意迴避純主題炒作的股票。
在具體配置上,兼具成長性及政策支持背景「中特估」是機構共識的投資主線。此外,以TMT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在5月再創新高的預期也較為強烈。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申萬宏源:有結構性機會的震盪市
策略觀點:近期市場有所回調,背後的原因是:(1)4月以來居民支出意願偏弱,包括房地產銷售、汽車等大宗消費,經濟預期下修;(2)政策側重於推動經濟轉型,市場對於中期復甦的預期出現動搖;(3)關於中美摩擦短期加劇的擔憂增加,風險偏好下降,北上資金持續流出,存量博弈格局延續。
總體而言,經濟強復甦的預期被證偽,有效向上突破的基礎尚不牢固。但在改革轉型的政策催化下,主題投資思維有望進一步強化,市場仍將是一個有結構性機會的震盪市。
配置建議:投資主線不變,主題思維仍將占優。具體上:(1)數字經濟延續強動量,依然是長期主線,關注TMT;(2)一帶一路密集催化下,央企價值重估仍將持續;(3)一季報後,尋找消費中格局有優化的方向。
金股組合:美的集團、中國中車、中國建築、華發股份、茂萊光學、陽光電源、蘇州銀行、申能股份、福昕軟體、中國東方教育(港股)。
國泰君安:把握結構性做多的核心
策略觀點:上證指數的3400點不會一蹴而就,需要反覆和充分地換籌。短期快速風險釋放有助於市場在調整後企穩,本輪市場結構性做多的邏輯並非來自於外部,而是國內經濟與政治環境穩定、社會利率下降、政策發力科技轉型與國有經濟改革,持有貨幣的收益及意義不大,這是一個找資產或找機會的時期。
因此,把握結構性做多的核心,在調整中逆向布局,疾風方知勁草。
當下投資者對政策預期、地緣預期均不高且較充分,因此指數調整空間不大,但風險事件的出現仍然會改變預期的態度、分布與加劇觀望情緒。要迴避純主題炒作的股票,並逐漸過渡到預期有望上修、風險特徵不高的成長股。
大象也能跳舞,繼續看好中特估+類債重疊資產的重估。當前國內相對穩定的風險環境,對於投資者而言更多要考慮的是如何做多,如何把握節奏。貨幣資產收益偏低,類債(高股息)股票資產相對優勢上升,當前紅利指數股息率接近7%,已明顯高於AA信用債收益率,更是大幅好於貨幣收益。
更重要的是,中國A股高分紅領域更多集中於資源、建築與金融,這意味著經濟周期的改善、一帶一路的推進尤其與中特估相重疊(隱含國改與整合的預期)的領域,其投資邏輯同期在改善。
因此,社會利率預期的下降與中特估/國改正在令這部分低估值、高分紅、具有整合預期的資產具備估值彈性與新的成長性。
配置建議:看好風險特徵不高的成長股:中特估/數字經濟/創新藥&半導體。
(1)繼續看好股價調整充分、盈利預期見底,微觀交易結構較優,且中期維度受益周期性復甦和技術創新板塊,美元緊縮周期的尾聲也有利於長久期資產,繼續看好低位成長,如創新藥、半導體;(2)在傳統領域中關注受益於復甦、一季報有望超預期的成長性的細分,如啤酒/食品,以及受益於中特估+類債資產的重估,如建築/石化/金融;(3)看好中期空間大、產業政策不斷催化的TMT成長股,下一階段重點關注數據要素及經濟相關子板塊,如運營商/雲服務/算力/數據安全等。
金股組合:電子:中微公司/中芯國際;通信:中國移動/威勝信息;計算機:淳中科技/恒生電子;機械:紐威股份;中小盤:華特氣體;醫藥:恆瑞醫藥/華潤三九;食品飲料:青島啤酒/迎駕貢酒;社服零售:老鳳祥;家電:美的集團/海爾智家;銀行:江蘇銀行;非銀:中國太保;建築:中國中鐵/陝西建工。
光大證券:市場或將重回上行軌道
策略觀點:經濟與盈利數據的同比回升將是市場上行的核心動力。一季度整體經濟與盈利仍然處於修復的初期,尤其是盈利數據的改善才剛剛開始。二季度有望看到經濟與盈利的進一步好轉,市場或將重回上行軌道。
配置建議:全年角度來看,景氣仍然是最為重要的主線。建議關注消費復甦以及製造業投資兩條主線。今年消費板塊將會是經濟修復彈性的來源,二季度開始,消費與收入的正循環值得關注。從海外經驗來看,即使疫情有所反覆,消費的修復進程也整體穩定,建議關注食品飲料、酒店餐飲、旅遊、體育服裝、製藥、醫療服務等。
製造業投資可能同樣會伴隨信心的修復而出現顯著的好轉,建議關注電子、計算機、機械、通信等行業。
當前的客觀環境對於主題投資具有一定支撐,重點關注科技創新及國企重估。
當前經濟正處於復甦初期、貨幣環境較為寬鬆,疊加市場情緒較為樂觀,預計未來主題投資還會繼續活躍。科創類的主題在今年可能會有密集的輪動,相關的事件與業績將會決定輪動的節奏與方向。「國企行情」則會受益於政策與經濟修復的共振,具有一定的持續性。
金股組合:三七互娛、金山辦公、重慶啤酒、捨得酒業、中國聯通、普蕊斯、鐵科軌道、長城汽車、中微公司、中國石化。
平安證券:建議把握結構性市場機會
策略觀點:目前國內經濟復甦仍在延續,整體市場估值水平仍處於中低分位水平。
配置建議:仍然建議把握結構性市場機會,關注數字經濟浪潮下的TMT和中特估兩條共識投資主線。
金股組合:青島啤酒、康辰藥業、九典製藥、天合光能、北方華創、海光信息、中國移動、三七互娛、中國中鐵、中國太保。
興業證券:關注「中特估」及「數字經濟」
策略觀點:從機構持倉看,一季度大幅加倉後,當前TMT也才剛從低配轉向小幅超配,且超配比例仍在歷史低位。
往後看,從時間上TMT的加倉通常具有較強的持續性。
2018年-2019年的行情中,計算機板塊從2018年一季度開始持續5個季度加倉;而在2013年-2015年TMT大牛市中,計算機板塊更是持續加倉8個季度,直至2015年一季度倉位見到20.12%的歷史高點。而本輪計算機板塊倉位從去年三季度開始回升,至今僅過去3個季度。
「數字經濟」的行情範式是聯動式上漲、輪動式調整,因此很難深調本輪「數字經濟」行情從2022年10月啟動以來,每當「數字經濟」內部輪動收斂、主線形成後,板塊往往會迎來整體上行。而當板塊開始波動調整時,則都伴隨著「數字經濟」主線發散、輪動加快,而非系統性板塊調整。
配置建議:「中特估」應提升關注度,「數字經濟」輪動中蓄力。(1)「中特估」包括能源鏈、「一帶一路」、運營商;(2)「數字經濟」五朵金花、60大細分行業內部輪動,當前關注半導體、運營商、伺服器、光模塊、信創;(3)關注業績確定性強且擁擠度低的方向:出行鏈+創新藥。
金股組合:科達利、寶新能源、中航光電、中國中鐵、京滬高鐵、恆瑞醫藥、浪潮信息、中際旭創、深桑達A、中國太保。
安信證券:維持2月至今的區間震盪格局
策略觀點:通過對重要會議通稿核心觀察,經濟維持弱復甦判斷,政策預期主要在消費內需,結構上對於人工智慧的重視是亮點。
5月的A股市場,對大盤指數的判斷依然維持「山腰處歇腳」,仍處於2月至今的區間震盪格局。對於當前市場是否轉入「強現實」交易(市場上漲,低PEG景氣投資和順周期投資回歸),對於經濟進入強現實還需要跟蹤觀察:不急於承認強現實,當前依然維持「相對的強預期、弱現實」交易環境。
對於5月A股結構,傾向認為是TMT+消費內需。在存量資金+經濟弱復甦的定價環境中,AI數字經濟TMT在4月高位震盪後有望開啟第二波上漲行情。
配置建議:短期超配行業:消費(食飲、家電、消費建材、醫藥)、以計算機(信創)、傳媒(AI)、通信(光模塊)、半導體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地產、有色(金)。主題投資:關注國企改革以及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下的國企央企:通信運營商、建築、石化三大主線已經清晰。
金股組合:美的集團、中礦資源、金誠信、長川科技、美亞柏科、中國電影、伊力特、千禾味業、中國平安、中國交建。
天風證券:板塊可能會開始調整
策略觀點:從3月下旬TMT板塊成交額占比大幅上漲以後,板塊就進入了1個月左右的亢奮階段,內部開始補漲、輪動。4月中下旬開始,成交額占比會逐步回落,板塊也可能會開始調整。關鍵是下半年是否有基本面兌現,關乎科創板為代表的TMT板塊能否再創新高。
金股組合:完美世界、愷英網絡、大華股份、亨通光電、中興通訊、中國中鐵、國投電力、國際醫學、海信視像、申昊科技。
中銀證券:A股延續震盪修復格局
策略觀點:風格上消費、科技有序輪動。海外風險緩釋,但擾動仍在。一季度經濟數據及政策定調落地,分子端預期修正告一段落。國內貨幣政策進入觀望期,市場流動性環境面臨常態化回歸。
配置建議:行業配置上,消費低預期與強現實的組合,預期交易繼續,消費有望修復。科技板塊需等待業績的出清,震盪消化過高的擁擠度。貴金屬表現強勢。主題上關注中特估和AIGC科技帶來的投資機會。
金股組合:中遠海特、衛星化學、寧德時代、山西汾酒、報喜鳥、嶺南控股、三七互娛、芒果超媒。
銀河證券:市場有望震盪向上
策略觀點:近期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均超出預期。伴隨內生力的不斷釋放,預計國內消費在未來幾個月將持續向好,有望帶動消費板塊行情。
5月以結構性機會為主。國內方面,消費將帶動加快經濟修復的節奏,給A股奠定良好的投資環境,同時也給資本市場注入強催化劑。二季度的樂觀預期不斷提振市場信心,有望支撐市場在震盪中上行。
配置建議:5月受經濟持續復甦預期向好的驅動,市場有望震盪向上,仍以結構性機會為主,已充分調整+基本面紮實的高景氣板塊是配置主要方向。投資策略應當聚焦風險已充分釋放+低估值的龍頭個股。5月建議戰略性布局大消費、科技、「中特估」等板塊里的價值股。
金股組合:深科技、國能日新、寧德時代、中國移動、中金黃金、珀萊雅、邦彥技術、格力電器、完美世界、中國神華。
中泰證券:市場整體或仍以調整為主
策略觀點:5月仍應相對謹慎。短期而言,不建議投資者盲目按照過去幾個月指數高位震盪的邏輯「線性外推」而盲目抄底,特別是對於AI相關的板塊而言,要注意其調整風險。
站在未來一年半這一更長的視角,二季度的調整亦是最重要的中期布局階段,預計年中後伴隨國內消費刺激等政策的進一步轉向以及美聯儲趨勢性「轉鴿」,或在復甦預期以及全球流動性預期的雙重驅動下迎來反彈。二季度海內外風險猶存,市場整體或仍以調整為主。
配置建議:建議關注醫藥板塊,軍工、半導體等國家安全板塊,以及央企公用事業等主線。
具體來看:(1)疫情對於社會的長期複雜性影響,居民看病需求的提升及國家後續對於醫療資源的投入加速,使得包括中藥、醫療器械、OTC、藥店等在內的醫藥板塊的景氣度將貫穿全年,甚至更長的周期,中藥、OTC等醫藥品種逢調整可逐步布局;(2)今年軍費增速保持穩定增長,疊加供應鏈安全和軍工集團國企改革的催化,軍工板塊或存在較大的結構性機會;對於中國半導體等行業的封鎖加強,半導體等安全板塊或有更大力度政策支持,倒逼國產化率進一步提升;(3)新一輪國企改革拉開序幕,低估值高分紅的央企龍頭仍是A股估值「窪地」,價值實現有望重塑央企估值。
金股組合:廈門國貿、恆瑞醫藥、華潤三九、中航重機、大華股份、芯碁微裝、李子園、五糧液、中國巨石、農業ETF。
敬告讀者:本文基於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